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40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包括针筒和位于针筒前方的针头,针筒中心设有负压通道,针筒后端通过一个连接管与收集试管相连接,收集试管上还连接有一个负压吸管,负压吸管外端设有一个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器接头,针筒在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开有一个环形凹槽,针筒在位于环形凹槽的前端部形成一个固定内筒,固定内筒外转动套接有一个活动外筒,活动外筒后端敞口且设置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凸块,活动外筒通过两个凸块卡接在针筒的环形凹槽内,针头后端与活动外筒固定连接,针筒中心的负压通道的前端与针头的中心孔道相对接、后端与连接管相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实现针头的自由旋转而针筒后端的部件不受影响。

A Rotating Fetal Reduction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tire reducing needle, which comprises a needle barrel and a needle positioned in front of the needle barrel. The needle barrel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 negative pressure passage. The back end of the needl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test tube through a connecting tube. A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pipe is also connected on the collecting test tube. The outer end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aspirator joint for connecting the suction device. The needle barrel is opened on the outer wall near the front An annular groove is form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annular groove, the needle barrel forms a fixed inner barrel, the outer rotation sleeve of the fixed inner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a movable outer barrel, the rear end of the movable outer barrel is open and two protrusions are arranged inward. The movable outer barrel is clamped in the annular groove of the needle barrel through two protrusions,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needle barrel is fix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channel of the center of the needle bar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orifice of the needle and the back end with the connecting tub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free rotation of the needle can be realized while the components of the back end of the needle barrel are not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减胎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减胎针。
技术介绍
随着促排卵技术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为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了生儿育女的希望,但另一方面多胎妊娠也随之增多。由于多胎妊娠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儿等,难以保证胎儿成活,并且使孕妇并发症增多,严重影响了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以前对多胎妊娠一般采取流产或者任其发展的方式,而近几年来,运用减胎术能够安全而有效地控制胎儿分娩的数目,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大大减少多胎妊娠对母婴的损害。而减胎针是实施减胎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旋转减胎针的针头以达到绞杀的目的,然而这种旋转会造成后端所接软管的扭曲,管腔闭塞,负压消失,严重影响手术过程,增加孕妇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可实现针头的自由旋转而针筒后端的部件不受影响。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包括针筒和位于针筒前方的针头,所述针筒中心设有负压通道,所述针筒后端通过一个连接管与收集试管相连接,所述收集试管上还连接有一个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外端设有一个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器接头,所述针筒在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开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针筒在位于环形凹槽的前端部形成一个固定内筒,所述固定内筒外转动套接有一个活动外筒,所述活动外筒后端敞口且设置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凸块,所述活动外筒通过两个凸块卡接在针筒的环形凹槽内,所述针头后端与活动外筒固定连接,所述针筒中心的负压通道的前端与针头的中心孔道相对接、后端与连接管相对接。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外筒前端通过一个前挡板封闭,所述固定内筒外侧壁和活动外筒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固定内筒外侧壁、活动外筒内侧壁、前挡板和密封圈围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针头的中心孔道与所述密闭空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的长度为35m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其通过在针筒前部的固定内筒外转动套接有一个活动外筒,活动外筒通过两个凸块卡接在针筒的环形凹槽内,活动外筒可相对于固定内筒自由转动,而针头固定在活动外筒上,通过转动活动外筒即可实现针头的自由旋转,而针筒不动,与针筒后端相连接的连接管等部件不会受到针头旋转的影响,保证了负压的顺利供给,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了孕妇痛苦。且本技术在固定内筒外侧壁和活动外筒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可以保证负压不泄露,从而保证顺利减胎。且操作人员单手即可操作针头旋转,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内筒与活动外筒相连接的细节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内筒与活动外筒的拆分细节图。图中标号:1针头,2针筒,21固定内筒,22环形凹槽,23负压通道,3连接管,4收集试管,5负压吸管,6吸引器接头,7活动外筒,71凸块,8密封圈,9密闭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包括针筒2和位于针筒2前方的针头1,针头1的长度为35mm。针筒2中心设有负压通道23,针筒2后端通过一个连接管3与收集试管4相连接,收集试管4上还连接有一个负压吸管5,负压吸管5外端设有一个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器接头6,针筒2在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开有一个环形凹槽22,针筒2在位于环形凹槽22的前端部形成一个固定内筒21,固定内筒21外转动套接有一个活动外筒7,活动外筒7后端敞口且设置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凸块71,活动外筒7通过两个凸块71卡接在针筒2的环形凹槽22内,针头1后端与活动外筒7固定连接,针筒2中心的负压通道23的前端与针头1的中心孔道相对接、后端与连接管3相对接。其中,活动外筒7前端通过一个前挡板封闭,固定内筒21外侧壁和活动外筒7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使得固定内筒21外侧壁、活动外筒7内侧壁、前挡板和密封圈8围成一个密闭空腔9,针头1的中心孔道与密闭空腔9相连通,密封圈8的设置,可有效保证负压不泄露,保证顺利减胎。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握在针筒2上,通过大拇指和食指配合转动活动外筒7,即可实现针头1的自由旋转,单手即可操作,操作简单方便。而由于针筒2本身不转动,因此针筒2后端连接的部件不受转动的影响,不会导致管道扭曲,保证了负压的顺利供给,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了孕妇痛苦,保证了顺利减胎。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包括针筒和位于针筒前方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中心设有负压通道,所述针筒后端通过一个连接管与收集试管相连接,所述收集试管上还连接有一个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外端设有一个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器接头,所述针筒在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开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针筒在位于环形凹槽的前端部形成一个固定内筒,所述固定内筒外转动套接有一个活动外筒,所述活动外筒后端敞口且设置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凸块,所述活动外筒通过两个凸块卡接在针筒的环形凹槽内,所述针头后端与活动外筒固定连接,所述针筒中心的负压通道的前端与针头的中心孔道相对接、后端与连接管相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减胎针,包括针筒和位于针筒前方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中心设有负压通道,所述针筒后端通过一个连接管与收集试管相连接,所述收集试管上还连接有一个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外端设有一个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器接头,所述针筒在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开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针筒在位于环形凹槽的前端部形成一个固定内筒,所述固定内筒外转动套接有一个活动外筒,所述活动外筒后端敞口且设置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凸块,所述活动外筒通过两个凸块卡接在针筒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小进曹云霞汤冬冬吴欢周平魏兆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