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724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4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均套设有凸轮,每个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蜗轮,所述罩体内水平设有横架,且横架的上方与两个凸轮啮合,所述横架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每个所述支柱远离横架的一端均贯穿罩体的下方并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每个所述支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周期短,菌棒打孔时便于固定,打孔时操作简单。

A device for drilling holes on the surface of bacterium rod protective film containing Chinese medicinal pow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le-pricking device for the surface of bacterium rod protective film containing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worktable. The upper end of the worktable is symmetrical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wo brackets,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brackets is symmetrical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cover body. There are cams, and worm gears are also sleeved on each rotating axle. The horizontal frame in the housing body is provided,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housing is meshed with two cams. The lower end of the cross frame is symmetrical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pillars. The end of each pillar far from the cross frame runs through the lower part of the housing body and extend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worktable. The lower end of each pilla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lamp 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short production cycle, easy fixing when the bacterium stick is punched, and simple operation when pun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菌棒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用菌培养过程中,前期必须在食用菌的菌棒上进行覆膜,而在覆膜后为了可以更好的时候菌棒可以更好的生长,需要对敷好的膜进行打孔,传统的打孔都是由人工利用带有数枚铁钉的木板对菌棒进行拍打完成的,这样的打孔不仅效率低,而且费事费力;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现有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结构复杂,菌棒打孔时不便于固定,打孔时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中结构复杂,菌棒打孔时不便于固定,打孔时操作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均套设有凸轮,每个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蜗轮,所述罩体内水平设有横架,且横架的上方与两个凸轮啮合,所述横架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每个所述支柱远离横架的一端均贯穿罩体的下方并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每个所述支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每个所述卡环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扎孔针,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对称设有多个放置架,每个放置架均与卡环相对设置,所述横架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且每个弹簧均对称设置在多个支柱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设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罩体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蜗杆与两个蜗轮啮合。优选地,所述罩体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罩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贯穿罩体的侧壁并延伸至罩体的外侧,所述罩体外侧设有转盘,且转盘固定在蜗杆上,蜗杆与两个蜗轮啮合。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下方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每个支柱的均位于通孔内并与通孔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罩体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套设在蜗杆上并与蜗杆转动连接。优选地,每个所述放置架上均设有保护垫。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在罩体内的转轴、蜗轮与蜗杆、凸轮、横架、支柱、弹簧、卡环、扎孔针、转盘,可以更加稳定的对菌棒保护膜进行打孔。2、本技术中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周期短,菌棒打孔时便于固定,打孔时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的卡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工作台、3支架、4罩体、5放置架、6扎孔针、7卡环、8电机、9横架、10支柱、11弹簧、12固定块、13凸轮、14蜗杆、15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3,两个支架3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罩体4,罩体4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便于凸轮13的转动,每个转轴上均套设有凸轮13,每个转轴上还套设有蜗轮,罩体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8,通过电机8可以更加省时省力的对菌棒保护膜进行打孔,电机8的驱动端设有蜗杆14,罩体4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套设在蜗杆14上并与蜗杆14转动连接;蜗杆14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罩体4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蜗杆14与两个蜗轮啮合;罩体4内水平设有横架9,且横架9的上方与两个凸轮13啮合。横架9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10,罩体4的下方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每个支柱10的均位于通孔内并与通孔滑动连接;每个支柱10远离横架9的一端均贯穿罩体4的下方并延伸至工作台2的上方,每个支柱1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7,在打孔时可以对菌棒进行稳定的固定,每个卡环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扎孔针6,工作台2的上端对称设有多个放置架5,每个放置架5上均设有保护垫;每个放置架5均与卡环7相对设置,横架9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1,且每个弹簧11均对称设置在多个支柱10的两侧。实施例二罩体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蜗杆14,蜗杆14的一端与罩体4的侧壁转动连接,蜗杆14的另一端贯穿罩体4的侧壁并延伸至罩体4的外侧,罩体4外侧设有转盘15,且转盘15固定在蜗杆14上,蜗杆14与两个蜗轮啮合,早保留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把电机8替换成手动转动的转盘15们可以更根据需求来进行更加准确的打孔。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技术中,把需要打孔的物料放置到放置架5上,在由动力源带动设置蜗杆14在固定块12上进行转动,由于固定块12与设置在转轴上的蜗轮啮合,继而可以使得转轴上的凸轮13进行转动,当凸轮13直径大的一端转动到横架9上时,会压动支柱10下端的扎孔针6对物料进行打孔,当凸轮13继续转动时,会在弹簧11的作用下使得扎孔针6进行复位,使得物料打孔完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3),两个所述支架(3)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罩体(4),所述罩体(4)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均套设有凸轮(13),每个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蜗轮,所述罩体(4)内水平设有横架(9),且横架(9)的上方与两个凸轮(13)啮合,所述横架(9)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10),每个所述支柱(10)远离横架(9)的一端均贯穿罩体(4)的下方并延伸至工作台(2)的上方,每个所述支柱(1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7),每个所述卡环(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扎孔针(6),所述工作台(2)的上端对称设有多个放置架(5),每个放置架(5)均与卡环(7)相对设置,所述横架(9)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1),且每个弹簧(11)均对称设置在多个支柱(10)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3),两个所述支架(3)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罩体(4),所述罩体(4)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均套设有凸轮(13),每个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蜗轮,所述罩体(4)内水平设有横架(9),且横架(9)的上方与两个凸轮(13)啮合,所述横架(9)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10),每个所述支柱(10)远离横架(9)的一端均贯穿罩体(4)的下方并延伸至工作台(2)的上方,每个所述支柱(1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7),每个所述卡环(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扎孔针(6),所述工作台(2)的上端对称设有多个放置架(5),每个放置架(5)均与卡环(7)相对设置,所述横架(9)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1),且每个弹簧(11)均对称设置在多个支柱(10)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中药材粉末的菌棒保护膜表面扎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红瑞于婷婷魏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