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7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根据环境光源的照射强度动态调节画面的亮度,以使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其中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依次层叠设置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液晶层、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导光板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液晶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和发光二极管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用于显示画面;液晶层用于使透过的光线呈现常白透光态或高雾透光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保证画面的亮度为稳定的预设范围,使画面看起来更均匀靓丽,长期观看不容易视觉疲劳。

A Display Device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Transparent Backligh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splay device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transparent backlight, which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brightness of the screen according to the illumination intensity of the ambient light source, so as to stabilize the brightness value of the screen in a preset range. The display device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transparent backlight includes: light emitting diod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yer,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so on. The acquisition layer, the light guide layer, the variable light transmission film layer of the ambient brightness module,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are connected, and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yer,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he light guide plate layer, the variable light transmission film layer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yer is used to display the screen, and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is used to make the transmitted light present normal white transparent state or high fog transparent state. The display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at the brightness of the picture is a stable preset range, make the picture look more uniform and beautiful, and is not easy to visual fatigue for long-term vie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环境光源的照射强度动态调节画面的亮度,以使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的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透明显示在飞机、高铁、汽车、居家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现有技术的透明显示技术因其技术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激光投影透明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LCD)透明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透明显示技术。在这三类透明显示技术中,激光投影透明显示技术属于投影的方法实现,而液晶显示器(LCD)透明显示技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透明显示技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透明显示。但是由于液晶显示器(LCD)透明显示技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透明显示技术所使用的透明显示器具有一定程度的光穿透性,透明显示器后侧的背景会干扰透明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例如是当后侧的背景所具有的图案与透明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重叠或是呈现相似的颜色时,易造成透明显示器显示的画面不清晰及对比度低的问题,并且还会引起人眼视觉疲劳等负面影响。另外,液晶显示器(LCD)透明显示技术依靠背景光作为显示背光源,在某些场景如汽车或高铁上,随着时间地点不同环境背景光强度不一致造成显示画面亮度忽明忽暗,造成画质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根据环境光源的照射强度动态调节画面的亮度,以使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其中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依次层叠设置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液晶层、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导光板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液晶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和发光二极管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用于显示画面;液晶层用于使透过的光线呈现常白透光态或高雾透光态;导光板层用于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扩散成平板状并经液晶层照亮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中的画面;可变透光膜层用于调节环境光源的照射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及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用于获取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值。当亮度值小于预设范围时,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一讯号,控制电子控制单元调节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照射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当亮度值大于预设范围时,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二讯号,控制电子控制单元而控制发光二极管停止发出光源,及控制可变透光膜层调节环境光源的照射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触控面板层和内保护玻璃层,触控面板层通过一体化触控工艺将其触控功能制作在内保护玻璃层上,内保护玻璃层叠设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外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内保护玻璃层为物理化学钢化玻璃,且物理化学钢化玻璃的厚度为2-10mm;和/或内保护玻璃层和触控面板层均为常白透明态,其透过率80%-9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外保护玻璃层,叠设于可变透光膜层的外侧,外保护玻璃层的内表面还设有透明防紫外线涂层,透明防紫外线涂层用于防止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中的薄膜晶体管受紫外线照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保护玻璃层的厚度为4-20mm;和/或外保护玻璃层常白透明态,透过率80%-9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或聚合物网络液晶层;和/或当液晶层未加电时,液晶层为常白透光模式,其透过率为85%-95%,光线呈现常白透光态,当液晶层加电时,液晶层为高雾透光模式,其雾度为80%-95%,光透过率为65%-85%,光线呈现高雾透光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光板的材质为无机玻璃或有机塑料;和/或导光板层表面设有多个导光板网点;和/或发光二极管为线性条状二极管;和/或当导光板层未加电时,导光板层为常白透明模式,其透过率为80%-90%,当导光板层加电时,导光板层为透明面光源模式,其用于照亮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显示的画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是包含前偏振光片和后偏振光片的组合阵列基板结构;和/或当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未加电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为常白透明模式,其光学透过率为8%-80%,当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加电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为显像模式并显示画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变透光膜层内部为复合染料液晶结构,并且当可变透光膜层未加电时,可变透光膜层为常白透明模式,其透过率为75%-85%,当可变透光膜层加电时,可变透光膜层为可变透明模式,其透过率在0.01%-85%之间可调。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环境光源的照射强度微弱或无照射时,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三讯号,控制电子控制单元调节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照射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并控制可变透光膜层为不透明状态,防止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穿过可变透光膜层照射到外部环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1、本专利技术采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层、液晶层、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这种顺序设置形成的动态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可变透光膜层可通过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及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控制动态调节环境光源入射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层内部的强度,保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层显示的画面的亮度为稳定的预设范围,使画面看起来更均匀靓丽,长期观看不容易视觉疲劳;2、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层通过一体化触控(Oneglasssolution,OGS)工艺将其触控功能制作在所述内保护玻璃层上,可实现用户触控需求;3、本专利技术的外保护玻璃层通过在其内表面涂布透明防紫外线涂层,可实现防紫外线及防鸟石撞击;4、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或聚合物网络液晶(PolymerNetworkLiquidCrystal,PNLC)层,当其通电时,聚合物液晶微粒的光轴平行于薄膜表面排列,微粒折射率与聚合物的折射率完全不同,发生漫反射,构成了一不透明可透光高雾材料,可遮蔽背后的环境画面投影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层,避免导致画面的重影问题;5、本专利技术的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在给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层通电时,(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层提供视频图像源,即显示画面;导光板层作为装置的辅助光源,当环境光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根据环境光源的照射强度动态调节画面的亮度,以使所述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依次层叠设置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液晶层、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所述导光板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所述液晶层、所述导光板层、所述可变透光膜层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用于显示所述画面;所述液晶层用于使透过的光线呈现常白透光态或高雾透光态;所述导光板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扩散成平板状并经所述液晶层照亮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中的所述画面;所述可变透光膜层用于调节所述环境光源的照射至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及所述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用于获取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所述亮度值,当所述亮度值小于所述预设范围时,所述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一讯号,控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照射在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所述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当所述亮度值大于所述预设范围时,所述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二讯号,控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而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停止发出光源,及控制所述可变透光膜层调节所述环境光源的照射至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所述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根据环境光源的照射强度动态调节画面的亮度,以使所述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依次层叠设置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液晶层、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导光板层、可变透光膜层,所述导光板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所述液晶层、所述导光板层、所述可变透光膜层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用于显示所述画面;所述液晶层用于使透过的光线呈现常白透光态或高雾透光态;所述导光板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扩散成平板状并经所述液晶层照亮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中的所述画面;所述可变透光膜层用于调节所述环境光源的照射至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及所述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用于获取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所述亮度值,当所述亮度值小于所述预设范围时,所述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一讯号,控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照射在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所述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当所述亮度值大于所述预设范围时,所述环境亮度模块获取层发送第二讯号,控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而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停止发出光源,及控制所述可变透光膜层调节所述环境光源的照射至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亮度,以使所述画面的亮度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面板层和内保护玻璃层,所述触控面板层通过一体化触控工艺将其触控功能制作在所述内保护玻璃层上,所述内保护玻璃层叠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玻璃层为物理化学钢化玻璃,且所述物理化学钢化玻璃的厚度为2-10mm;和/或所述内保护玻璃层和所述触控面板层均为常白透明态,其透过率80%-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调节透明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保护玻璃层,叠设于所述可变透光膜层的外侧,所述外保护玻璃层的内表面还设有透明防紫外线涂层,所述透明防紫外线涂层用于防止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贲华路林王亮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