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64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屏和显示装置,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前侧,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上基板之间,且所述下基板至少部分侧向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以及前框,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显示屏整体厚度更薄。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lay screen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display screen includes a backlight module, a liquid crystal panel,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The liquid crystal panel comprises a laminated upper and lower substrate, the lower substrat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upper substrate, and the lower substrate at least partially protrudes the upper substrate setting and the front.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lower substrat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at the overall thickness of the display screen is thi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例如平板电视、电脑显示器一类的显示装置,其显示屏愈加趋向于超薄化。由于超薄型的显示装置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且也便于用户携带,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通常,显示屏的液晶面板是通过前框抵压在胶框上的,以防止液晶面板掉落,即前框抵接在整个液晶面板的前表面。现有的由于前框抵接在整个液晶面板的前表面,如此相当于前框凸出在液晶面板的前表面,使得在设有前框的位置,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较大,而在未设置前框的位置,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较小,前框如此设置,不利于显示装置的整体变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屏,旨在实现显示装置整体厚度更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前侧,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上基板之间,且所述下基板至少部分侧向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以及,前框,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可选地,所述前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板和前板,所述前板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所述侧板朝后延伸,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可选地,所述前板的前表面与所述液晶面板的前表面平齐。可选地,所述前板与所述下基板粘接。可选地,所述前板的后表面设有绝缘层。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光学模片组,所述背板上且靠近侧缘处设有支撑凸台,所述光学模片组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光学模片组的前侧,且所述液晶面板设于所述支撑凸台。可选地,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支撑凸台粘接。可选地,所述支撑凸台上且对应所述液晶面板的侧缘设有限位凸台。可选地,所述支撑凸台由所述背板铣削加工成型。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主控箱以及显示屏,所述主控箱与所述显示屏无线或有线连接,所述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前侧,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上基板之间,且所述下基板至少部分侧向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以及,前框,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本技术中,由于上下两层基板错开设置,下基板相对于上基板朝侧向凸出,通过将前框抵接在下基板的前表面,使得前框的前表面与液晶面板的前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更小,如此能够减少甚至可避免前框在液晶面板前表面的凸出,从而使得在设有前框的位置,显示屏的厚度较小,且显示屏在设有前框的位置的厚度更为接近未设置前框位置处的厚度,如此有利于实现显示屏整体厚度更薄,各处厚度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显示屏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2中显示屏另一位置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图1中显示装置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显示屏14前框11液晶面板141侧板111上基板142前板112下基板143绝缘层12背板15缓冲垫121支撑凸台16覆晶薄膜122限位凸台20主控箱123限位台阶30墙壁13光学模片组40电视柜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考图1,该显示装置包括主控箱20和显示屏10,主控箱20和显示屏10可为分体设置的,通过有线或是无线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显示屏10仅包含显示部件,而显示屏10的驱动电路、电源板、信号板以及外接接口等部件均设置在主控箱20内,如此显示屏10由于减少了电控部件等,其整体厚度能够做得更小,使得显示屏10更加轻薄。当然,主控箱20和显示屏10也可为一体设置,即主控箱20和显示屏10为一个整体部件,并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以下具体以主控箱20和显示屏10可为分体设置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具体地,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显示屏10包括液晶面板11、背光模组和前框14等部件。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11包括液晶盒及设于液晶盒前后两表面的第一偏振片与第二偏振片,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基板,即上基板111和下基板112,上基板111与下基板112层叠设置,液晶面板11设于背光模组的前侧,即下基板112设于背光模组的前侧,且下基板112位于上基板111与背光模组之间。通常,上基板111和下基板112是通过粘结剂粘接在一起的。此处下基板112为阵列基板(即薄膜晶体管基板,TFT,Thinfilmtransistor),上基板111为彩色滤光片基板(CF,Colourfilter),两层基板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液晶层位于该空腔内,通电后的两基板可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运动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液晶盒中的上基板111一般由玻璃基板、遮光层、彩色层、保护膜及导电膜组成。在TFT液晶显示器中,玻璃基板需使用无碱玻璃。遮光层是在玻璃基板上制作防反射的黑色矩阵,防止画素间的漏光,以及增加色彩对比度,现通常使用的遮光层材质是金属膜,更便于制作。彩色层主要以彩色光阻作为滤光膜层,成分包括高透明性及高耐热性的高分子型树脂类结合剂与染料或颜料类的着色剂,使透明的高分子树脂具有颜色,一般需具备耐光、耐热性佳、色彩饱和度高与穿透性好等特点。保护膜是为了保护彩色滤光层以及增加表面的平滑性。下基板112是多层薄膜晶体管堆叠而成,与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电路板进行连接,用于控制IC控制电路上的电压,将其输送到液晶分子中,决定液晶分子偏转的大小。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液晶面板11于上基板111的两侧设有遮光部,可以有效减少液晶面板11两侧的漏光量,且该遮光部可直接由第一偏光片形成,或者可直接由上基板111形成,其制作更加方便,均不需要增加其他额外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前侧,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上基板之间,且所述下基板至少部分侧向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以及,前框,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前侧,所述液晶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上基板之间,且所述下基板至少部分侧向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以及,前框,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板和前板,所述前板与所述下基板的前表面抵接,所述侧板朝后延伸,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前表面与所述液晶面板的前表面平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所述下基板粘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加河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