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661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背景图和加密通道,将背景图的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色彩模式;(2)、设置加网参数进行加网处理;(3)、选择防伪标识,在C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4)、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5)、合并处理得到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图像在印刷输出前需要进行半色调处理的原理,在半色调过程中隐藏防伪标识,由于防伪标识的隐藏形成于数字加网输出的过程中且基于网点的位移运动,这样的防伪方法,抗攻击性强,伪造者很难破译四个通道上的加网角度以及加网线数。

A Method of Embedding Anti-counterfeiting Identity Based on Double Encryption Chan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embedding anti-counterfeiting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double encryption channel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lecting background image and encryption channel, transforming the color mode of background image into CMYK color mode; (2) setting screening parameters for screening processing; (3) selecting anti-counterfeiting identification, setting anti-counterfeiting identification in C channel, and obtaining encrypted image of C channel; (4) in M channel. Set up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s to get encrypted M-channel images; (5) merge processing to get the background image with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s hidden. The invent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the image needs halftone processing before printing output, and hides anti-counterfeiting marks in halftone process. Because the hiding of anti-counterfeiting marks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digital screening output and is based on the displacement movement of dots, such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s have strong anti-aggression,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forgers to decipher the screening angles and the number of screening lines on four chann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防伪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假乱象丛生,防伪印刷技术已经成为印刷业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基于半色调加网技术的图文信息隐藏防伪方法简单易行,不改变传统印刷的生产设备及工艺,且不会增加生产成本,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速的一种防伪方法。防伪信息(如防伪标识)的隐藏通过偏移网点位置实现,将相应的显隐(如检验光栅)工具叠加后便可显现出防伪信息。陕西科技大学的郭凌华等人在《基于网点式光栅的半色调图像防伪技术研究》中,基于莫尔纹形成的几何光学原理,对半色调图像的网点进行一定路径的偏移,嵌入隐藏信息,再根据网点式解码光栅与含有隐藏信息的编码光栅参数的匹配关系,制作对应的网点式解码光栅,提取隐藏信息。在该防伪技术中隐藏信息达到了较好的隐藏效果,叠加相应的网点式解码光栅之后,隐藏信息能够清晰显现。此技术可应用到印刷品的防伪中,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虽然该研究开创性的实现了网点式解码光栅提取隐藏信息,但是其只在单色通道中隐藏信息并提取,防伪参数过于简单。《包装工程》第36卷第5期的《分通道相位调制潜像法防伪效果的评价》的研究中,以半色调加网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相位调制潜像技术实现一种光栅防伪方法。设计原图与潜像,对其设置加网参数进行数字加网,在C、M、Y、K通道分别嵌入潜像作为防伪母版,根据加网线数的不同,设计具有对应周期的数字光栅,而后与防伪母版进行适当角度覆合完成防伪信息的提取,得到的实验结果显示,M和C通道中潜像的提取效果最好,是防伪的适用通道。但是该研究中,只是以C、M、Y、K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作为防伪母版,嵌入的防伪信息比较单一。公告号为CN0485932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了一种基于直线光栅的莫尔纹防伪方法,将隐形图文嵌入到经直线加网的某一通道上,其他通道用常规的网点加网,最后借助匹配的直线光栅提取隐形图文。虽然该方法实现了信息隐藏,但是隐形图文只隐藏在一个通道上,抗攻击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有被反向破译防伪参数的可能性。综上,现有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在单通道中设置防伪信息或者防伪标识,并以此提高防伪性能,但是尚未有多层加密的防伪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具有双层加密的防伪标识,隐蔽性高,防复制且抗攻击性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背景图,将背景图的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色彩模式,分解得到C通道的图像、M通道的图像、Y通道的图像和K通道的图像;C通道和M通道为加密通道;步骤(2)、设置加网线数和各个通道的加网角度,进行加网处理,得到C通道加网图、M通道加网图、Y通道加网图和K通道加网图,加网图均由间隔排列的网线构成,网线由圆形网点排列形成,网线之间的距离通过加网处理时设置的加网线数确定;步骤(3)、选择防伪标识,在C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步骤(4)、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步骤(5)、将步骤(3)得到的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步骤(4)得到的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以及步骤(2)得到的Y通道加网图和K通道加网图合并,得到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3)中,在C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的方法为:在C通道加网图上获取防伪标识的轮廓区域,记为A1,根据加密算法移动A1内的网点,加密算法为:其中,X1为A1内的网点水平方向移动距离,Y1为A1内的网点垂直方向移动距离,D为网线间的间距,D=25.4/L,单位为mm;L为加网线数,单位为lpi;α1为C通道的加网角度;A1内的网点移动后,得到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3)中,轮廓区域A1的获取方法为:(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以图层方式打开C通道加网图,记为第一图层;(2)、新建第二图层,第二图层位于第一图层上方,在第二图层中放入防伪标识,并使用选择工具,勾选出防伪标识的轮廓;(3)、保留勾选出的防伪标识的轮廓,删除第二图层,此时在第一图层的相同位置获得轮廓区域A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4)中,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的方法为:在M通道加网图上获取防伪标识的轮廓区域,记为A2;根据加密算法移动A2内的网点,加密算法为:其中,X2为A2内的网点水平方向移动距离,Y2为A2内的网点垂直方向移动距离,α2为M通道的加网角度;A2内的网点移动后,得到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4)中,轮廓区域A2的获取方法为:(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以图层方式重新打开M通道加网图,记为第三图层;(2)、新建第四图层,第四图层位于第三图层上方,在第三图层中放入防伪标识,并使用选择工具,勾选出防伪标识的轮廓;(3)、保留勾选出的防伪标识的轮廓,删除第四图层,此时在第三图层的相同位置获得轮廓区域A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α2=15°,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时的加密算法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2)中,加网处理时,C通道的图像、M通道的图像、Y通道的图像和K通道的图像均采用相同的加网线数进行加网,加网线数为72~200lpi;C通道的图像、M通道的图像、Y通道的图像和K通道的图像对应采用4个不同的加网角度,Y通道的图像和K通道的图像分别采用45°和7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括步骤(5)中还包括制作匹配的检验光栅,用于提取防伪标识,将制作的检验光栅叠加于所述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检验光栅为点阵结构且可完全覆盖防伪标识,检验光栅为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新建与背景图的尺寸和输入分辨率相一致的灰度模式的数字文件,设置填充色为20~60%进行填色,然后进行加网处理,加网线数与背景图的加网线数相同,加网角度为0°或者90°,加网完成后得到所述检验光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检验光栅为矩形结构且可完全覆盖防伪标识,检验光栅为由黑色条纹和透明条纹间隔排列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得具有防伪造性能的背景图中携带的防伪标识为双层加密,隐蔽性高,防复制且抗攻击性强,具体在于:(1)、本专利技术防伪标识的嵌入方法,基于图像在印刷输出前需要进行半色调处理的原理,在半色调过程中隐藏防伪标识,由于防伪标识的隐藏形成于数字加网输出的过程中且基于网点的位移运动,这样的防伪方法,抗攻击性强,伪造者很难破译四个通道上的加网角度以及加网线数,另外,当伪造者复制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时,由于复制过程中的二次加网,会使得原有的网点结构遭到破坏;(2)、本专利技术防伪标识的嵌入方法,采用双层加密的方式,优选C通道和M通道为加密通道,在这两个通道中均设置防伪标识,且轮廓区域A1和轮廓区域A2在合并后得到的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中互不重叠,即两个通道上的防伪标识互不重叠,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背景图中两个通道上均具有防伪标识的潜像,其通过两次隐藏操作完成,该过程中设置双重防伪参数,伪造者破译防伪参数的难度提高;(3)、本专利技术在防伪标识的提取中,根据对应的双层加密的加网角度,使得提取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背景图,将背景图的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色彩模式,分解得到C通道的图像、M通道的图像、Y通道的图像和K通道的图像;C通道和M通道为加密通道;步骤(2)、设置加网线数和各个通道的加网角度,进行加网处理,得到C通道加网图、M通道加网图、Y通道加网图和K通道加网图,加网图均由间隔排列的网线构成,网线由圆形网点排列形成,网线之间的距离通过加网处理时设置的加网线数确定;步骤(3)、选择防伪标识,在C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步骤(4)、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步骤(5)、将步骤(3)得到的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步骤(4)得到的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以及步骤(2)得到的Y通道加网图和K通道加网图合并,得到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背景图,将背景图的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色彩模式,分解得到C通道的图像、M通道的图像、Y通道的图像和K通道的图像;C通道和M通道为加密通道;步骤(2)、设置加网线数和各个通道的加网角度,进行加网处理,得到C通道加网图、M通道加网图、Y通道加网图和K通道加网图,加网图均由间隔排列的网线构成,网线由圆形网点排列形成,网线之间的距离通过加网处理时设置的加网线数确定;步骤(3)、选择防伪标识,在C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步骤(4)、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得到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步骤(5)、将步骤(3)得到的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步骤(4)得到的加密的M通道的图像以及步骤(2)得到的Y通道加网图和K通道加网图合并,得到隐藏有防伪标识的背景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C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的方法为:在C通道加网图上获取防伪标识的轮廓区域,记为A1,根据加密算法移动A1内的网点,加密算法为:其中,X1为A1内的网点水平方向移动距离,Y1为A1内的网点垂直方向移动距离,D为网线间的间距,D=25.4/L,单位为mm;L为加网线数,单位为lpi;α1为C通道的加网角度;A1内的网点移动后,得到加密的C通道的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轮廓区域A1的获取方法为:(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以图层方式打开C通道加网图,记为第一图层;(2)、新建第二图层,第二图层位于第一图层上方,在第二图层中放入防伪标识,并使用选择工具,勾选出防伪标识的轮廓;(3)、保留勾选出的防伪标识的轮廓,删除第二图层,此时在第一图层的相同位置获得轮廓区域A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加密通道的防伪标识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M通道中设置防伪标识的方法为:在M通道加网图上获取防伪标识的轮廓区域,记为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慧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东恒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