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660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涉及建筑信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对基础设施建筑的建筑属性进行检测和分类,并与国家设计标准进行对比,在B/S架构的中心服务器中创建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创建构件树和创建飞行漫游模式,使工作人员能直观的了解到基础设施建筑的属性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对基础设施建筑进行定点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Method Based on BI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method based on BI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s include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the architectural attributes of infrastructure buildings, comparing with national design standards, creating virtual stereo models of infrastructure buildings, building component trees and creating flight roaming models in the central server of B/S architecture. The model enables staff to intuitively understand the attributes of infrastructure buildings, facilitates staff to carry out fixed-point detection of infrastructure buildings, and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信息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建筑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与广泛流通,作为建筑信息化推行的重要工具与产物,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以下简称BIM),成为“互联网+”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实现方式也决定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互联网+”的社会经济效益。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7909287A的中国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在B/S架构的中心服务器中创建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创建构件树和创建飞行漫游模式。工作人员在查看上述专利技术所建立的模型时,不能直观的了解到建筑尺寸、混凝土温度、湿度等建筑属性,当需要了解建筑的某一属性时还要重新查阅其它的资料,增加了工作流程,浪费了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能够在查看BIM模型时,直观的了解到建筑的建筑属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按照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建立国标数据库;步骤2:在基础设施建筑中设置数个数据采集系统,并建立中心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摄像头,所有数据采集系统均采集与其邻近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产生的实时数据,并将该实时数据传送给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记录所有传感器和所有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依据建筑属性进行分类,并创建历史数据库;步骤3:在中心服务器中,按照基础设施建筑的实际结构建立1:1的虚拟立体模型,并按照所有传感器的实际位置,在虚拟立体模型中插入所有的传感器模型;步骤4:在中心服务器中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国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基础设施建筑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按照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建立国标数据库;步骤2:在基础设施建筑中设置数个数据采集系统,并建立中心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摄像头,所有数据采集系统均采集与其邻近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产生的实时数据,并将该实时数据传送给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记录所有传感器和所有摄像头的实时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依据建筑属性进行分类,并创建历史数据库;步骤3:在中心服务器中,按照基础设施建筑的实际结构建立1:1的虚拟立体模型,并按照所有传感器的实际位置,在虚拟立体模型中插入所有的传感器模型;步骤4:在中心服务器中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国标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步骤5:步骤A:根据基础设施建筑的实际地理位置对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进行分段;步骤B:对每段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建立管理文件夹,并标定每一个管理文件夹的名称;步骤C:在每段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对应的管理文件夹中创建构件类型列表;构件类型列表包括构成该基础设施建筑的所有构件;所述构件包括该段基础设施建筑中的所有传感器、所有摄像头、所有管道和所有管道架;步骤6:在中心服务器中建立B/S架构,提供WEB页面;步骤7:为构件树建立搜索引擎,在WEB页面中提供搜索选项;步骤8:在中心服务器中创建飞行漫游模式,在基础设施建筑的虚拟立体模型中加入飞行漫游视角,并在WEB页面上提供飞行漫游查看窗口;步骤9:根据飞行漫游视角的位置,在WEB页面上显示该构件属性的国家标准和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岭徐少鹏庄郭鸿陈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栋森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