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iver estuary pollutant inflow measurement system, including a collection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on device, and a mobile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on device and the reception device respectively. The coll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RFID module, the rece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second RFID module, and the mobile device respectively relates to the first RFID module and the said mobile device. The second RFID module communicates with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RFID data identification, which can realize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afe transmission of water quality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口区污染物入河量计量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质参数采集,尤其是涉及河口区污染物入河量计量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更好地研究水污染问题,总是希望观察水下的情况获得更多的水体信息,例如水下絮凝物的分布。传统的水质监测采用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进行,科研人员乘调查船到达采样点后,使用带有刻度绳的采水器获取指定深度的水样,然后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以获得水质数据。这种方法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数据的准确度比较依赖于采集的水样,而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水质的连续动态变化。随着电子信息、微处理器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已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科研人员可以直接在现场测量常规水质参数。同时,水质监测是保证水源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水源水质监测的常规数据主要包括深度、温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在进行水质采集时,需要尽可能确保采集不同深度的水质数据,这样才能对水质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现有的水质参数采集存在以下不足:采用的是单网通信的方式传输数据,通常是通过公网将数据传输到接收器或者处理器上,但是在通信不稳定时,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快速传输数据,而且也无法根 ...
【技术保护点】
1.河口区污染物入河量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的接收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通信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RFID模块,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第二RFID模块,所述移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RFID模块和所述第二RFID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RFID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所述采集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所述第一RFID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采集装置的通信识别信息,记所述采集装置的通信识别信息为第一通信信息;所述移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获取到的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采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RFID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 ...
【技术特征摘要】
1.河口区污染物入河量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的接收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通信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RFID模块,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第二RFID模块,所述移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RFID模块和所述第二RFID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RFID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所述采集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所述第一RFID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采集装置的通信识别信息,记所述采集装置的通信识别信息为第一通信信息;所述移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获取到的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采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RFID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所述接收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所述第二RFID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所述接收装置的通信识别信息,记所述接收装置的通信识别信息为第二通信信息;所述移动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获取到的第二通信信息与所述接收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电子水位计、第一微处理器、供电电源、电磁流量计、第一公网通信模块以及第一卫星通信模块;所述第一RFID模块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RFID模块与所述移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电子水位计的数据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数据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磁流量计的数据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公网通信模块的数据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三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公网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卫星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四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装置通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区污染物入河量计量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胜,谭超,邱静,洪昌红,刘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