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分散环绕式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52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芯片和动态二维码的分散环绕式防伪标签,包括环状保护壳,其上表面与商品的外表面平齐;动态二维码显示单元,包括纵向插入商品内部的圆筒状支架,支架的顶部与保护壳一体式连接,支架的外侧沿周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前者上下设置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后者沿周向划分为若干个内嵌RFID芯片的小块,每个小块上分别设置一显示屏,每个显示屏的底端分别设有输入端;以及动态二维码生成单元,包括埋设于商品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支架的外侧,并与显示屏的位置相适应,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各个输入端连接的运算器;其中,指纹传感器和运算器分别与服务器无线通信,服务器还与识别NFC芯片、各个RFID芯片以及动态二维码的手持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

A Decentralized Enclosure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Based on Dynamic Two-Dimensional Co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centralized surround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based on RFID chip and dynamic two-dimensional code, which comprises a ring protective shell, the upper surface of which is even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mmodity; a dynamic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unit, including a cylindrical bracket longitudinally inserted into the commodity interior, an integ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op of the bracket and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bracket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A fingerprint sensor and an NFC chip are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latter is circumferentially divided into several small blocks embedded with RFID chips, each of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display screen with input terminals at the bottom of each display screen, and a dynamic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unit, including a shell embedd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mmodity, which is located outside the bracket and adapt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display screen. There are internal arithmetic units connected with each input terminal, in which the fingerprint sensor and the arithmetic communicate with the server separately, and the server communicates with the handheld client devices that recognize NFC chips, RFID chips and dynamic two-dimensional c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分散环绕式防伪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分散环绕式防伪标签。属于防伪

技术介绍
防伪标签是能粘贴和印刷在标的物的表面或标的物外包装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自我防护措施。防伪标签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其防伪特征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识别简单和极难仿制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方能称之为有效的防伪,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作用。传统防伪技术可以大体分为两类:材料防伪和数码防伪。材料防伪是最原始的防伪手段,依靠肉眼和经验进行识别防伪,主要包括激光防伪、温变油墨、防伪版文和滴水消失等。数码防伪是在防伪标签上设置一个刮开式或揭开式涂层,涂层内留有一串防伪数码,消费者根据厂家提供的信息通过短信、电话或者上网方式进行查询验证。但是,上述的防伪标签往往不容易被消费者识别,且极易被不法分子复制,导致产品的仿制和复制现象特别严重,进而扰乱了正当市场的竞争机制,给所有权人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动态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分散环绕式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保护壳,其上表面与商品的外表面平齐;动态二维码显示单元,包括纵向插入商品内部的圆筒状支架,支架的顶部与保护壳一体式连接,支架的外侧沿周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前者上下设置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后者沿周向划分为若干个内嵌RFID芯片的小块,每个小块上分别设置一显示屏,每个显示屏的底端分别设有输入端;以及动态二维码生成单元,包括埋设于商品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支架的外侧,并与显示屏的位置相适应,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各个输入端连接的运算器,运算器能够将动态密码编译成与之唯一对应的动态二维码;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和运算器分别与服务器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分散环绕式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保护壳,其上表面与商品的外表面平齐;动态二维码显示单元,包括纵向插入商品内部的圆筒状支架,支架的顶部与保护壳一体式连接,支架的外侧沿周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前者上下设置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后者沿周向划分为若干个内嵌RFID芯片的小块,每个小块上分别设置一显示屏,每个显示屏的底端分别设有输入端;以及动态二维码生成单元,包括埋设于商品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支架的外侧,并与显示屏的位置相适应,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各个输入端连接的运算器,运算器能够将动态密码编译成与之唯一对应的动态二维码;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和运算器分别与服务器无线通信,所述服务器还与识别NFC芯片、各个RFID芯片以及动态二维码的手持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手持客户端设备能够识别防伪,手持客户端设备与RFID芯片对接通信后,运算器开始运算生成动态密码然后将动态密码编译成动态二维码码,手持客户端将识别到的动态条形码与远程服务器进行对比,实现对防伪标签的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式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商品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薄层,所述保护壳的上表面设有拉环,所述RFID芯片记载有被事先赋予的标签身份信息(ID),该ID具有唯一性,即每个标签只有唯一对应的ID;所述动态二维码显示单元能够显示动态二维码,避免了静态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情况;所述运算器能够计算动态密码,动态密码转化为动态二维码输出至显示屏上加以显示,计算动态密码的算法与服务器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绕式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保护壳采用PES、TPX、HEMA、EFP、PVF、EP、PF、AS、BS其中至少一种材料加工制成;所述标签ID的显示界面与显示屏处于平行的两个水平面、或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保护壳所采用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低于11kgf/mm2,优选的,保护壳所采用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低于14kgf/mm2;保护壳所采用材料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50kgf/mm2,优选的,保护壳所采用材料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60kgf/mm2;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凹陷,标签ID和无线通信器分别固定于该凹陷中;所述保护壳与商品之间通过易碎纸粘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绕式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密码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生成,防伪标签中包含一个关联服务器和防伪标签的种子文件,动态密码按照以下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计算:手持客户端设备在识别标签ID后,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频随机数,并将第一频随机数发送到运算器;种子文件中记载了时间数据、标签ID,在运算器接收到第一频随机数的同时,种子文件中增加了采用以下一种或任意多种算法的组合算法生成的、并且与第一频随机数无关的第二频随机数:SM3杂凑算法、和/或RC4算法、和/或B-M算法、和/或MD5算法、和/或A5算法、和/或SEAL算法;运算器将第一频随机数、第二频随机数、时间数据、标签ID作为计算因子,利用计算因子生成动态密码后,将动态密码编译成动态二维码从显示屏输出;或手持客户端设备在识别标签ID后,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频随机数,并将第一频随机数发送到运算器;种子文件中记载了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在运算器接收到第一频随机数的同时,种子文件中增加了采用以下一种或任意多种算法的组合算法生成的、并且与第一频随机数无关的第二频随机数:SM3杂凑算法、和/或RC4算法、和/或B-M算法、和/或MD5算法、和/或A5算法、和/或SEAL算法;运算器将第一频随机数、第二频随机数、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作为计算因子,利用计算因子生成动态密码后,将动态密码编译成动态二维码从显示屏输出;或手持客户端设备在识别标签ID后,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频随机数,并将第一频随机数发送到运算器;种子文件中记载了时间数据、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在运算器接收到第一频随机数的同时,种子文件中增加了采用以下一种或任意多种算法的组合算法生成的、并且与第一频随机数无关的第二频随机数:SM3杂凑算法、和/或RC4算法、和/或B-M算法、和/或MD5算法、和/或A5算法、和/或SEAL算法;运算器将第一频随机数、第二频随机数、时间数据、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作为计算因子,利用计算因子生成动态密码后,将动态密码编译成动态二维码从显示屏输出;或手持客户端设备在识别标签ID后,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频随机数,并将第一频随机数发送到运算器;种子文件中记载了时间数据、标签ID,运算器根据第一频随机数采用以下一种或任意多种算法的组合算法生成第二频随机数:SM3杂凑算法、和/或RC4算法、和/或B-M算法、和/或MD5算法、和/或A5算法、和/或SEAL算法;运算器将第一频随机数、第二频随机数、时间数据、标签ID作为计算因子,利用计算因子生成动态密码后,将动态密码编译成动态二维码从显示屏输出;或手持客户端设备在识别标签ID后,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频随机数,并将第一频随机数发送到运算器;种子文件中记载了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运算器根据第一频随机数采用以下一种或任意多种算法的组合算法生成第二频随机数:SM3杂凑算法、和/或RC4算法、和/或B-M算法、和/或MD5算法、和/或A5算法、和/或SEAL算法;运算器将第一频随机数、第二频随机数、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作为计算因子,利用计算因子生成动态密码后,将动态密码编译成动态二维码从显示屏输出;或手持客户端设备在识别标签ID后,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频随机数,并将第一频随机数发送到运算器;种子文件中记载了时间数据、运算器触发次数、标签ID,运算器根据第一频随机数采用以下一种或任意多种算法的组合算法生成第二频随机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涌耀樊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