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49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包括侧壁和底板,在侧壁底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底板的平面形状和尺寸与侧壁内壁的平面净尺寸一致,底板可放置在侧壁内、架在底端的凸缘上;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成对的平行的凹槽,凹槽由侧壁顶端开始向侧壁底端延伸,成对的平行凹槽间的区域为拆模条,拆模条上端设置有拉环。该试件模具简单方便、易于拆模、制样成功率高。

A Simple Die for Rock-like Specime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rock-like specimen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side wall and a bottom plate. An inward flang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The planar shape and size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the same as the planar net siz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ide wall. The bottom plate can be placed inside the side wall and mounted on the flange at the bott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paired parallel grooves, and the grooves begin from the top of the side wall to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Extending, the area between the parallel grooves in pairs is the stripping strip,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tripping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pulling ring. The sample moul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easy to disassemble and has high success rate of sample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属于类岩石试件的制作技术。
技术介绍
岩石工程相似模型试验是研究复杂工程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的重要手段,而其类岩石相似材料的力学性质是量化相似模型试验数据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通常采用Ф50mm×100mm的圆柱形或100mm×100mm×100mm的正方形模具浇筑类岩石材料试件进行力学试验,而常用的试验模具一般为整体式塑料模具或拼装式金属材料模具。对于整体式模具而言,在后期拆模时需借助外力将浇筑试件从模具中顶出,容易造成试件端部掉块或崩落,甚至引起试件内部产生隐性裂纹,导致类岩石材料力学性质的劣化,影响模型实验分析结果;对于拼装式模具而言,拆模时需将多个固定螺丝松开,单个试件拆模试件约为10min,且脱模时也容易造成试件与模具粘黏部分的破坏。因此,传统的类岩石制样方法成功率不高、且模具笨重不利于操作和携带,金属模具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克服了现有类岩石试件模具存在的制样成功率低、模具笨重和成本高的问题,是一种简易、轻便、且操作方便的模具。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包括侧壁和底板,在侧壁底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底板的平面形状和尺寸与侧壁内壁的平面净尺寸一致,底板可放置在侧壁内、架在底端的凸缘上;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成对的平行的凹槽,凹槽由侧壁顶端开始向侧壁底端延伸,成对的平行凹槽间的区域为拆模条,拆模条上端设置有拉环。基于常用的试件尺寸和材料定型考虑,一般侧壁的厚度为1~5mm,向内凸缘的宽度为1~10mm,凹槽的深度为0.5~4mm,底板的厚度为1~5mm。凹槽的深度以便于撕拉平行凹槽间的拆模条、保证侧壁维持固定形状为原则,太深可能导致类岩石浆料的浇筑过程或类岩石浆料的硬化过程中撑裂试件或引起模具变形,太浅可能不便于斯拉动作的执行。该模具在使用时,先将底板放置在侧壁内,然后向侧壁内倒入类岩石浆料,待类岩石浆料硬化后,向外拉扯拆模条,由于凹槽位置壁面十分薄弱,其间的拆模条很容易撕下,这样侧壁就可以沿着撕下的豁口拆开,从而使得类岩石材料试件的脱模变得十分容易。凹槽由侧壁顶端开始向侧壁底端延伸,至于是否需要完全延伸至侧面底端或者延伸至侧面底端多少距离,可以根据待制试件的高度和等效直径确定。本案中,所述凹槽间的侧壁上端设置有拉环,以便于斯拉动作的执行;所述拆模条的两侧凹槽平行布置,避免倾斜或不平整曲线,以保证斯拉动作的执行。优选的,所述拆模条的数量为2,对称设置,便于单人操作。优选的,所述底板横截面外沿形状为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正多边形,其他形状也完全可以,常用的为Ф50mm的圆形(一般试件的高度为100mm)、100mm×100mm的正方形(一般试件的高度为100mm)。优选的,所述侧壁的高度为待制试件高度与底板厚度之和。优选的,所述侧壁的材质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比如为PVC、PP或PU,底板的材质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比如为PVC、PP、PU或金属。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试件浇筑、固结硬化后可通过撕下拆模带将试件从模具中取出,单个试件拆模试件约为1min,拆模工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2、塑料材料表面光滑,其与类岩石材料粘结性差,拆模过程中试件易与侧壁脱离,制样成功率高;3、底板垫片可重复使用,损坏模具亦可通过二次熔融浇筑形成新模具,材料提高利用率;4、试件模具轻便,易于携带,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倒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1-侧壁;2-底板;3-凹槽;4-拉环;5-拆模条;6-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为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包括侧壁1和底板2,在侧壁1底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6,底板2的平面形状和尺寸与侧壁1内壁平面净尺寸一致,底板2放置在侧壁1内,架在底端的凸缘6上;侧壁1的外侧设置有成对的平行的凹槽3,凹槽3由侧壁1顶端开始向侧壁1底端延伸,成对的平行凹槽3间的区域为拆模条5,拆模条5上端设置有拉环4。本案中,侧壁1内壁与底板2的平面形状均为圆形,侧壁1为PVC材料、厚度3mm、内径50mm、高度51mm,凸缘6向内突出宽度为5mm;底板2为厚1mm、直径50mm的圆形钢板。拆模条5的宽度为10mm,凹槽3的深度为1.5mm。使用时,先将底板2置于侧壁1内,安置在凸缘6上,然后向侧壁1中注入类岩石浆料,待浆料硬化后,通过扯拉拉环4将拆模条5沿沟槽3撕下,可方便将试件从模具中取出,实现拆模,单试件拆模仅需30s。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1)和底板(2),在侧壁(1)底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6),底板(2)的平面形状和尺寸与侧壁(1)内壁的平面净尺寸一致,底板(2)放置在侧壁(1)内,架在底端的凸缘(6)上;侧壁(1)的外侧设置有成对的平行的凹槽(3),凹槽(3)由侧壁(1)顶端开始向侧壁(1)底端延伸,成对的平行凹槽(3)间的区域为拆模条(5),拆模条(5)上端设置有拉环(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类岩石试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1)和底板(2),在侧壁(1)底端设置有向内的凸缘(6),底板(2)的平面形状和尺寸与侧壁(1)内壁的平面净尺寸一致,底板(2)放置在侧壁(1)内,架在底端的凸缘(6)上;侧壁(1)的外侧设置有成对的平行的凹槽(3),凹槽(3)由侧壁(1)顶端开始向侧壁(1)底端延伸,成对的平行凹槽(3)间的区域为拆模条(5),拆模条(5)上端设置有拉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英戚豹崔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