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礼铭专利>正文

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19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其包括有一空腔体及一设置于该空腔体上、且与该空腔体贯通的第一充放口,其为该空腔体充放气体/液体提供通道,该第一充放口内设置有一第一阀门,其用于封闭或释放该空腔体内的气体/液体,该空腔体为软质材料制备。该软质胎体为软质材料制备,且可充放气体或液体,在制作空心楼板时,该软质胎体可充灌气体或液体而起到空心内模的作用,在空心楼板成型后,将软质胎体内部的气体或液体排出,并从该空心楼板取出,故可重复使用该软质胎体,从而降低空心楼板的总体工程造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内模,尤其是指一种软质材料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空心楼板用胎体。
技术介绍
与普通梁板、密肋楼板、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等结构体系相比,现浇砼空心楼板具有跨度大、自重轻、抗震性强、隔音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其还可大幅度减少楼板的配筋量、降低砼的使用量、缩短工期等而降低建筑的总体造价,故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建设施工中。空心内模技术是现浇砼空心楼板技术的核心之一,而人们也不断地对空心内模的结构、形状进行改进,以满足空心楼板制作上的需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11月2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03118343.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献即公开了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该空心胎体在其主体形成有贯通的孔洞,其应用于楼板结构后,砼进入孔洞而形成现浇砼柱或墩,而起到改善楼板力学性能的作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4月27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31010101166.4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空腔构件,该空腔构件为一由上板、周围侧壁及下底围成的多面体空腔构件,其在空腔构件的主体上设置增强物和加强件来增强其整体强度和刚度。上述文献所涉及的空心内模具有各自的优点,但与传统的空心内模一样,存在着下述缺点该类型的空心内模都由硬质材料制备,在空心楼板制成之后,空心内模并不能取出而重复使用,这势必增加空心楼板的工程造价。故有需要研制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心内模,以降低空心楼板的工程造价,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常见空心内模不能重复使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实现上述目的的该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包括有一空腔体及一设置于该空腔体上、且与该空腔体贯通的第一充放口,其为该空腔体充放气体/液体提供通道,该第一充放口内设置有一第一阀门,其用于封闭或释放该空腔体内的气体/液体,该空腔体为软质材料制备。该软质胎体的外表面为光滑外表面,以便于该软质胎体与砼相脱离。该软质胎体的空腔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软管组,该软管组由至少一个经向软管及至少一个纬向软管组成,该经向软管与该纬向软管彼此贯通;该软管组与一第二充放口贯通连接,该第二充放口设置于该第一充放口内,其内设置有一第二阀门。该软质胎体的空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拉索软管,该拉索软管的一端与该第二充放口连接,另一端与该软管组贯通连接。该软管组间贯通连接有至少一个立柱软管,其可起到增强该软质胎体的强度的作用。与常见空心内模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为软质材料制备,且可充放气体或液体,在制作空心楼板时,该软质胎体可充灌气体或液体而起到空心内模的作用,在空心楼板成型后,将软质胎体内部的气体或液体排出,并从该空心楼板取出,故可重复使用该软质胎体,从而降低空心楼板的总体工程造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的管状胎体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的管状胎体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应用于空心楼板制作中所使用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谓软质胎体的形状是指软质胎体处于充灌气体或液体状态时的形状。参阅图1和图2所示,该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10包括有一空腔体100及一设置于该空腔体100上、且与该空腔体100相贯通的第一充放口110,该第一充放口110内设置有一第一阀门120。该空腔体100为诸如软质塑料、橡胶、涂层布料等软质材料制备,更合适地是,该空腔体100和该第一充放口110两者由软质材料一体成型。该空胎体100的外表面为光滑外表面,在制作空心楼板时,光滑的外表面可避免该软质胎体10与砼浆紧固粘接,从而便于在空心楼板成型后取出该软质胎体10;该第一充放口110为该空腔体100充放气体/液体提供通道,该第一阀门120起到释放或封闭该空腔体100内的气体/液体的作用。该软质胎体10的空腔体100的内表面设置有软管组130,该软管组130由至少一个经向软管132及至少一个纬向软管134组成,该经向软管132与该纬向软管134彼此贯通。该软管组130与一设置于该第一充放口110内的第二充放口140贯通连接,该第二充放口140为该软管组130充放气体/液体提供通道,其内设置有一第二阀门150,其用于释放/封闭该软管组130内的气体/液体。该空腔体100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拉索软管160,该拉索软管160的一端与该第二充放口140连接,另一端与该软管组130贯通连接。该拉索软管160的作用有二充灌气体或液体时,可经由该拉索软管160而实现为该软管组130充灌;在空心楼板成型后而取出该软质胎体时,该拉索软管160可拉起该软质胎体10,便于该软质胎体10与砼的脱离。对该软质胎体10充灌气体或液体时,可先经由该第二充放口140对该软管组130进行充灌,并关闭该第二阀门150而封闭该软管组130内的气体或液体,然后再经由该第一充放口110对该空腔体100进行充灌,并关闭该第一阀门110而封闭其内的气体或液体。处于充灌状态时,该软管组130纵横交错地附着于该空腔体100的内表面,可增大该软质胎体10的强度。参阅图3和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及剖视示意图。该软质胎体10的软管组130间贯通连接有至少一个立柱软管170,其与该软管组130配合,起到增大该软质胎体10强度的作用。该软质胎体其他方面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所述的软质胎体的结构相同。上述两个实施例中,软质胎体10分别为球状软质胎体和盒状软质胎体,但显而易见地,该软质胎体还可以是诸如管状软质胎体(参考图5及图6所示)等规则形状的软质胎体,或者是不规则形状的软质胎体。应用该软质胎体制作空心楼板时,其操作流程如下1、安装模板;2、绑扎楼板底筋;3、放置软质胎体;4、绑扎楼板面筋;5、放置支架,如图7所示,该支架20为一具有周围侧壁200的两端贯通的筒状或盒状构件,并使该支架套入该软质胎体的第一充放口;6、对软质胎体充灌气体或液体,并固定软质胎体;7、浇捣砼并进行养护;8、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排放软质胎体内的气体或液体,并经由支架处取出软质胎体;9、在支架处浇注砼,从而形成空心楼板。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包括有一空腔体及一设置于所述空腔体上、且与所述空腔体贯通的第一充放口,所述第一充放口内设置有一第一阀门,所述空腔体为软质材料制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胎体的外表面为光滑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软管组,所述软管组由至少一个经向软管及至少一个纬向软管组成,所述经向软管与所述纬向软管彼此贯通;所述软管组与一第二充放口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充放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放口内,其内设置有一第二阀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楼板用软质胎体包括有一空腔体及一设置于所述空腔体上、且与所述空腔体贯通的第一充放口,所述第一充放口内设置有一第一阀门,所述空腔体为软质材料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礼铭
申请(专利权)人:傅礼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