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chor making device and an anchor interface strain gauge sticking method in model test. The anchor making device comprises a template, a base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The template consists of two thin plates with multiple semicircular boreholes. After inserting the base slot, the anchor with the strain gauge is connected and fix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anchor with the strain gauge is inserted into the anchor positioning hole of the base, and the template is made up of two thin plates with multiple semicircular boreholes. Mortar is injected into the round hole, and the anchor can be demoulded and removed after bonding and solidification of the mortar and the anchor rod. Then strain gauges are pas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nchor and inserted into the anchor hole of the model test excavation chamber and mortar bonding is injected.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can not stick strain gauges on the interface of anchorage for a long time, and can not effectively test the stress transfer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interface of anchorage, and provides a new test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anchorag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及锚固界面应变片粘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试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制作锚固体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锚固体界面应变片粘贴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锚杆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护手段在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岩土工程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对岩体中锚杆锚固作用机理的认识仍不清晰,严重制约了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使锚杆支护设计的理论水平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围岩向自由空间移动时,力的传递先由岩体到黏结材料,再由黏结材料到锚杆,涉及3种介质和2个界面的复杂传递过程,其中界面应力的传递机制和分布规律才是锚固作用机制研究的重点。然而当前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研究锚杆与粘结材料之间的应力传递和分布规律,对围岩与粘结材料之间的锚固体界面应力传递和分布规律研究甚少,根本原因在于模型试验中无法突破在锚固体界面粘贴应变片的技术难题。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地下工程开挖支护效应的重要手段,对地下工程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因此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锚固体界面应力传递机制具有现实可行性 ...
【技术保护点】
1.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模板和连接件,所述的模板由两块相同的竖向分布有多个半圆形钻孔的有机玻璃薄板组成,两个有机玻璃薄板的半圆柱形钻孔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圆柱形钻孔,所述的圆柱形钻孔用于注入砂浆形成锚固体;在两个有机玻璃薄板下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孔,用于与底座相连;在所述的底座上分布一个与模板外型完全一致的卡槽,两个有机玻璃薄板对齐后插入卡槽后通过连接件与底座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模板和连接件,所述的模板由两块相同的竖向分布有多个半圆形钻孔的有机玻璃薄板组成,两个有机玻璃薄板的半圆柱形钻孔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圆柱形钻孔,所述的圆柱形钻孔用于注入砂浆形成锚固体;在两个有机玻璃薄板下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孔,用于与底座相连;在所述的底座上分布一个与模板外型完全一致的卡槽,两个有机玻璃薄板对齐后插入卡槽后通过连接件与底座连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一块具有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板,底座顶部分布一个与模板外型一致的卡槽,卡槽中间部位向下钻有多个锚杆定位孔,所述的锚杆定位孔位于模板对齐后形成的圆形孔中心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是在模板卡入底座卡槽对齐后,插入挡板和模板上的连接孔,将模板和底座固定为一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左侧端部固定一个挡块,以方便对插入卡槽后的模板对齐。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锚固体制作装置进行锚固体界面应变片粘贴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组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勇,任明洋,李术才,向文,陈尚远,李帆,丁炎志,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