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82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包括杆体、输电线、架杆、第一隔离体、第二隔离体、截面橡胶和多个棉线,第一隔离体和第二隔离体均安装在杆体上,且第一隔离体和第二隔离体的结构相同,第一隔离体的形状呈喇叭状结构,且内设空腔,第一隔离体围绕杆体的外壁,且第一隔离体与杆体共轴,第一隔离体上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处于直径较大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一隔离体的直径较小的一端的内壁与杆体的外壁之间相互连接固定,且相互密封,第二隔离体的安装方式与第一隔离体相同,截面橡胶设于杆体的内腔中,截面橡胶固定在杆体的内壁上,截面橡胶上设置多个棉线,棉线沿着杆体的内腔下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
本技术涉及电网用电力杆塔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
技术介绍
电力杆塔是用于架设电力线的设备,用于远距离传输高压或者低压电力线,特别是高压电力线,需要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避免在雨雪天气,出现危险。现有技术中,在山区地形架设的电力杆塔,很多都是采用水泥杆塔,不像金属质地的杆塔,它不易锈蚀,由于树木和山体的原因,当雨雪天气出现,电力杆塔的外表面都会布满一层水,特别是高压输电线,容易产生电弧,或者电力线与电力杆塔之间隔离不彻底,很容易使电力杆塔的外表面带电,容易产生森林失火的现象发生,而且当动物或者人类靠近电力杆塔的同时,很容易将它们杀死,从而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系数比较差。而且当电力杆塔遇水之后,带电的同时,由于杆塔为空心的水泥制杆塔,很容易降低水泥杆塔的使用寿命,电力输送的过程中,内部会产生声响,产生共鸣,加速了水泥杆塔的损坏进程,从而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包括杆体、输电线和架杆,所述杆体的顶端安装所述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包括杆体(10)、输电线(20)和架杆(30),所述杆体(10)的顶端安装所述架杆(30),所述输电线(20)架设在所述架杆(3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离体(40)、第二隔离体(50)、截面橡胶(60)和多个棉线(70),所述第一隔离体(40)和第二隔离体(50)均安装在所述杆体(10)上,且第一隔离体(40)和第二隔离体(5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离体(40)的形状呈喇叭状结构,且内设空腔(a),所述第一隔离体(40)围绕所述杆体(10)的外壁,且第一隔离体(40)与所述杆体(10)共轴,第一隔离体(40)上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处于直径较大的一端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山区地形的电力杆塔,包括杆体(10)、输电线(20)和架杆(30),所述杆体(10)的顶端安装所述架杆(30),所述输电线(20)架设在所述架杆(3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离体(40)、第二隔离体(50)、截面橡胶(60)和多个棉线(70),所述第一隔离体(40)和第二隔离体(50)均安装在所述杆体(10)上,且第一隔离体(40)和第二隔离体(5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离体(40)的形状呈喇叭状结构,且内设空腔(a),所述第一隔离体(40)围绕所述杆体(10)的外壁,且第一隔离体(40)与所述杆体(10)共轴,第一隔离体(40)上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处于直径较大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一隔离体(40)的直径较小的一端的内壁与所述杆体(10)的外壁之间相互连接固定,且相互密封,所述第一隔离体(40)上的直径较大的一端的边沿处与所述杆体(10)之间的距离为30~100mm,所述第二隔离体(50)的安装方式与第一隔离体(40)相同,且第二隔离体(50)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增王文林王松方林波凌永标程金松凌承泽王纪旋刘路登金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