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82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木墙板、T形封边板、工字型软钢、弓形记忆合金片、钢管、槽钢、粘滞阻尼器、固定卡件、自攻螺钉、第一螺栓组件、第二螺栓组件,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的外框由两块木墙板和两块T形封边板组成,每块木墙板内侧设置墙板凹槽,每个墙板凹槽内开设墙板螺栓孔,T形封边板开设一列封边板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通过钢管将软钢和粘滞阻尼器相连接后进行联动耗能,弓形记忆合金片可使结构在地震后自复位,槽钢两侧的端板与结构充分接触,可避免结构在地震时剧烈摇晃的过程中耗能部件发生错位,传力明确,整体刚度高,耗散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
技术介绍
据统计,建筑业消耗了地球上大约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50%的材料和48%的耕地。造成生态失衡,产生了全球24%的空气污染、50%的温室效应、40%的水源污染和50%的氯氟烃等。绿色建筑在我国治理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只注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而忽略了木结构绿色建筑。钢材、水泥、塑料的不可再生不可持续性已经非常明显。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公认木建筑以及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工的建材,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新型木建筑的广泛应用还存在着很多误区。为此,有必要针对木结构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进行系统性的研发,使我国建筑产业真正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可循环、可持续。古老而又现代的木结构建筑,开始逐渐回到建筑业的中心舞台,主要是木结构建筑具有巨大可持续发展等优势:①绿色: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而生产一立方米钢材排放二氧化碳12吨,一立方米混凝土排放二氧化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墙板(1)、T形封边板(2)、工字型软钢(3)、弓形记忆合金片(4)、钢管(5)、槽钢(6)、粘滞阻尼器(7)、固定卡件(8)、自攻螺钉(9)、第一螺栓组件(10)、第二螺栓组件(11);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的外框由两块木墙板(1)和两块T形封边板(2)组成,T形封边板(2)位于木墙板(1)左右两侧,用自攻螺钉(9)将木墙板(1)与T形封边板(2)固定;每块木墙板(1)内侧相隔设置4个墙板凹槽(1‑1),每个墙板凹槽(1‑1)内开设两列墙板螺栓孔(1‑2),所述T形封边板(2)沿竖直中线开设一列封边板穿孔(2‑1);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墙板(1)、T形封边板(2)、工字型软钢(3)、弓形记忆合金片(4)、钢管(5)、槽钢(6)、粘滞阻尼器(7)、固定卡件(8)、自攻螺钉(9)、第一螺栓组件(10)、第二螺栓组件(11);一种自复位软钢与阻尼器联动耗能木搁栅的外框由两块木墙板(1)和两块T形封边板(2)组成,T形封边板(2)位于木墙板(1)左右两侧,用自攻螺钉(9)将木墙板(1)与T形封边板(2)固定;每块木墙板(1)内侧相隔设置4个墙板凹槽(1-1),每个墙板凹槽(1-1)内开设两列墙板螺栓孔(1-2),所述T形封边板(2)沿竖直中线开设一列封边板穿孔(2-1);工字型软钢(3)包括软钢翼缘(3-1)和软钢腹板(3-2),在每块软钢翼缘(3-1)两侧边缘处各开设一列翼缘螺栓孔(3-1-1),沿软钢腹板(3-2)竖直中线开设一列腹板穿孔(3-2-1);所述弓形记忆合金片(4)包括平直段(4-1)和弯曲段(4-2),平直段(4-1)中心处开设平直段螺栓孔(4-1-1),弯曲段(4-2)中心处开设弯曲段穿孔(4-2-1);工字型软钢(3)的软钢翼缘(3-1)放置在相对应的墙板凹槽(1-1)内,每块工字型软钢(3)可沿软钢腹板(3-2)对称安装6个弓形记忆合金片(4),弓形记忆合金片(4)的平直段螺栓孔(4-1-1)与工字型软钢(3)的翼缘螺栓孔(3-1-1)相对应,弓形记忆合金片(4)的弯曲段穿孔(4-2-1)与工字型软钢(3)的腹板穿孔(3-2-1)相对应,用第一螺栓组件(10)依次穿过墙板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献田瑶张延年回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