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74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二预埋件、支撑梁、夹板和金属挂墙板本体,所述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预埋件和多个第二预埋件上下一一对应预埋在建筑外墙身内,所述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外侧面焊接有支撑梁,并且支撑梁上与外墙墙身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支撑梁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槽,所述支撑梁的外侧面在两个L型槽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夹板通过插接孔插接在螺纹杆上,位于所述插接孔内部的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稳定性高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金属挂墙板的出现为建筑幕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金属挂墙板是指金属面板材料为金属板材的建筑幕墙,它作为一种充满现代气息、丰富多彩的建筑幕墙型式,在建筑幕墙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金属挂墙板的出现更加丰富了幕墙的艺术表现力,完善了幕墙的性能,现有的金属挂墙板,目前金属挂墙板大多是现在建筑墙体或梁柱内预埋预埋件,然后在预埋件上焊接龙骨,但是之后再对金属挂墙进行纯挂式连接,而且纯挂式连接稳定性不佳,固定效果不好,容易。但是,现有的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技术需要沿建筑外墙焊接较多的龙骨,焊接工作量大,焊接产生的烟雾对环境污染也较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2、现有的技术采用纯挂式连接,稳定性较差,并且拆除不方便,需要进行一次性破碎,无法重复使用,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复杂,焊接工作量大,并且稳定性差,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二预埋件、支撑梁、夹板和金属挂墙板本体,所述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预埋件和多个第二预埋件上下一一对应预埋在建筑外墙身内,所述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外侧面焊接有支撑梁,并且支撑梁上与外墙墙身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支撑梁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槽,所述支撑梁的外侧面在两个L型槽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夹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夹板通过插接孔插接在螺纹杆上,位于所述插接孔内部的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所述金属挂墙板本体卡接在分别与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焊接连接的两个支撑梁之间,所述夹板与金属挂墙板本体的之间设置有夹垫。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在夹板的中间分成两段,并且远离支撑梁的一段插接孔孔径大于靠近支撑梁的一端插接孔孔径。优选的,所述支撑梁的上下两端L型槽内均粘附有L型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外侧面上贴附有装饰条。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金属挂墙板本体之间设置有填缝条,并且填缝条为橡胶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预埋件、第二预埋件和支撑梁,使用时,先在每个预埋件上焊接有支撑梁,然后将金属挂墙板本体放置在上下两个支撑梁之间,然后将螺纹杆旋拧在支撑梁两端的螺纹孔内,并在螺纹杆上插接夹板,通过六角螺母配合螺纹杆将夹板不断向金属挂墙板本体一侧移动,当六角螺母旋拧不动时,就说明夹板与支撑梁夹持紧固,本技术安装方便,无需焊接大量龙骨,工作量小,稳定性高。(2)本技术通过设置夹垫和L型橡胶垫,L型橡胶垫和夹垫设置在金属挂墙板本体两侧与夹板和支撑梁的接合处,避免金属挂墙板本体与夹板和支撑梁之间产生较大的挤压或磨损而损坏,降低金属挂墙板本体安装时损坏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梁的立体图。图中:1第一预埋件、2第二预埋件、3支撑梁、4L型槽、5螺纹孔、6螺纹杆、7夹板、8插接孔、9六角螺母、10夹垫、11L型橡胶垫、12金属挂墙板本体、13装饰条、14填缝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预埋件1、第二预埋件2、支撑梁3、夹板7和金属挂墙板本体12,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预埋件1和多个第二预埋件2上下一一对应预埋在建筑外墙身内,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的外侧面焊接有支撑梁3,并且支撑梁3上与外墙墙身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支撑梁3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槽4,支撑梁3的外侧面在两个L型槽4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5,螺纹孔5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6,夹板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8,夹板7通过插接孔8插接在螺纹杆6上,位于插接孔8内部的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9,金属挂墙板本体12卡接在分别与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焊接连接的两个支撑梁3之间,夹板7与金属挂墙板本体12的之间设置有夹垫10,插接孔8在夹板7的中间分成两段,并且远离支撑梁3的一段插接孔8孔径大于靠近支撑梁3的一端插接孔8孔径,支撑梁3的上下两端L型槽4内均粘附有L型橡胶垫11,夹板7的外侧面上贴附有装饰条13,相邻两个金属挂墙板本体12之间设置有填缝条14,并且填缝条14为橡胶条。使用时,先在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上焊接支撑梁3,然后将金属挂墙板本体12放置在上下两个支撑梁3之间,然后将螺纹杆6旋拧在支撑梁3两端的螺纹孔5内,并在螺纹杆6上插接夹板7,通过六角螺母9配合螺纹杆6将夹板7不断向金属挂墙板本体12一侧移动,当六角螺母9旋拧不动时,就说明夹板7与支撑梁3夹持紧固,同时在安装其它金属挂墙板本体12时均采用上述安装方式即可快速安装完毕,并且在拆卸时先用扳手将六角螺母9拧掉,将夹板7逐一取出,即可轻松将金属挂墙板本体12取下。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预埋件1、第二预埋件2、支撑梁3、夹垫10和L型橡胶垫11,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复杂,焊接工作量大,并且稳定性差,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预埋件(1)、第二预埋件(2)、支撑梁(3)、夹板(7)和金属挂墙板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预埋件(1)和多个第二预埋件(2)上下一一对应预埋在建筑外墙身内,所述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的外侧面焊接有支撑梁(3),并且支撑梁(3)上与外墙墙身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支撑梁(3)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槽(4),所述支撑梁(3)的外侧面在两个L型槽(4)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螺纹孔(5)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6),所述夹板(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8),所述夹板(7)通过插接孔(8)插接在螺纹杆(6)上,位于所述插接孔(8)内部的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9),所述金属挂墙板本体(12)卡接在分别与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焊接连接的两个支撑梁(3)之间,所述夹板(7)与金属挂墙板本体(12)的之间设置有夹垫(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挂墙板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预埋件(1)、第二预埋件(2)、支撑梁(3)、夹板(7)和金属挂墙板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预埋件(1)和多个第二预埋件(2)上下一一对应预埋在建筑外墙身内,所述第一预埋件(1)和第二预埋件(2)的外侧面焊接有支撑梁(3),并且支撑梁(3)上与外墙墙身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支撑梁(3)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槽(4),所述支撑梁(3)的外侧面在两个L型槽(4)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螺纹孔(5)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6),所述夹板(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8),所述夹板(7)通过插接孔(8)插接在螺纹杆(6)上,位于所述插接孔(8)内部的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9),所述金属挂墙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顺龚惠忠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海德林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