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树营专利>正文

一种大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64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体大模板,包括具有两个纵向边框的面板、若干个纵肋及若干个背楞在内的大模板本体,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两个纵向边框与其最近的纵肋之间,每侧分别至少焊接有两个带连接孔的加强筋。这种结构能够使连接在一起的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角模之间成为牢固的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板之间错位的问题,保证了所制做墙面的平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广使用,将给建筑业带来经济及质量上的双重效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中所应用的模板,特别是涉及浇筑墙体时所用的墙体大模板
技术介绍
用来浇筑建造墙体的大模板是现代建筑行业中的必需用具,用量庞大。目前,所用的大模板有直边式和子母扣式两大类,均为组拼式大模板,模板的边框与边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模板之间的连接处非常容易错位,使墙体形成错台或产生缝隙,影响墙体的质量。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不易产生错位的墙体大模板。一种墙体大模板,它包括具有两个纵向边框的面板、若干个纵肋及若干个背楞在内的大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两个纵向边框与其最近的纵肋之间,每侧分别至少焊接有两个带连接孔的加强筋。为了使大模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加强筋上的连接孔应设两个以上。且连接孔是均匀分布的。出于材料及性能优化组合的考虑,所述两侧的加强筋均为两个。所述加强筋优选为槽钢。本技术巧妙地采用在面板的背面加设加强筋的做法,使用时对齐模板之间的加强筋,再加上带有相应孔的槽钢,用螺栓将其紧固连接。这种连接方法虽然简单,但却使连接在一起的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角模之间成为了牢固的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板之间错位的问题,保证了所制做墙面的平整。本技术的推广使用,将给建筑业带来经济及质量上的双重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墙体大模板包括具有两个纵向边框2的面板1、九个纵肋3及三个背楞4在内的大模板本体,在面板1的背面,两个纵向边框2与其最近的纵肋3之间,每侧分别焊接有两个带连接孔51的槽钢加强筋5,加强筋5上的连接孔51为三个,均匀分布。使用时对齐模板之间的加强筋5,再加上带有相应孔的槽钢,用螺栓将其紧固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加强筋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墙体大模板,它包括具有两个纵向边框的面板、若干个纵肋及若干个背楞在内的大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两个纵向边框与其最近的纵肋之间,每侧分别至少焊接有两个带连接孔的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上的连接孔为两个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体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是均匀分布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加强筋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墙体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槽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模板。本技术的墙体大模板,包括具有两个纵向边框的面板、若干个纵肋及若干个背楞在内的大模板本体,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两个纵向边框与其最近的纵肋之间,每侧分别至少焊接有两个带连接孔的加强筋。这种结构能够使连接在一起的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角模之间成为牢固的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板之间错位的问题,保证了所制做墙面的平整。本技术的推广使用,将给建筑业带来经济及质量上的双重效益。文档编号E04G11/08GK2647976SQ0320840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罗翔 申请人:冯树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大模板,它包括具有两个纵向边框的面板、若干个纵肋及若干个背楞在内的大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的背面,两个纵向边框与其最近的纵肋之间,每侧分别至少焊接有两个带连接孔的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翔
申请(专利权)人:冯树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