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方法及微生物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15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微污染源水体的集中收集;(2)沉淀处理;(3)微生物曝气处理;(4)采用清水型水生态系统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微生物曝气将污水集中处理,同时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配合微孔爆气,处理污水效率较高,且没有微生物流失的问题,排入清水型水生态系统中的污水中含有部分微生物仍可持续作用。污水进入系统后经过适当的调整与完善,清水型水生态系统将自动维护运行,大大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实施该治理方法的微生物曝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

A method of treating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by aquatic ecosystem and microbial a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treating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by microbial aeration combined with aquatic ecosyste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entralized collection of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2)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3) microbial aeration treatment; (4) deep treatment with clear water aquatic ecosystem. The sewage is centralized treated by microbial a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microorganisms are attached to the filler and combined with microporous explosion. The sewage treatment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re is no problem of microbial loss. Some microorganisms in the sewage discharged into the clean water aquatic ecosystem are still sustainable. After proper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of sewage entering the system, the clean water aquatic eco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maintained and operated,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of manual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icrobial aeration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the treatment method.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low cost and good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方法及微生物曝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截污后具有少污染源河流、水库和湖泊治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曝气装置配合清水型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及微生物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河流、湖泊等水环境水质日益恶化,随着国家“水十条”的颁布,我国加大对水环境富营养化与黑臭化的综合治理。污染河流、水库和湖泊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截污纳管,大范围消除进入河流、水库和湖泊的污染源,在外源截污的前提下开展水生修复恢复河流、水库和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从而发挥河流、水库和湖泊生态服务功能。在治理污染河流、水库和湖泊时,通常先通过污水管网铺设,收集河流、水库和湖泊流域内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站,深度处理后再排入河流、水库和湖泊,故在流域内城镇乡村修建大量污水处理厂站,同时对已建污水处理厂站进行提标改造。而在农村地区大规模修建管网收集污水处理成本往往太高,不可能将污水长距离收集后处理,尤其是偏远地区河流、水库和湖泊汇入污水量少,集中处理可实施性不高,需要对这些微污染源进行分散处理。通过各种创新与实践人们找出了适合偏远地区的少污染源河流、水库和湖泊治理技术,配合人工湿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微污染源水体的集中收集;(2)沉淀处理;(3)微生物曝气处理;(4)采用清水型水生态系统进行深度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微污染源水体的集中收集;(2)沉淀处理;(3)微生物曝气处理;(4)采用清水型水生态系统进行深度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微污染源水体的集中收集时污水先经粗细两道格栅拦截垃圾杂物,然后在集水池中停留2h以上以沉淀细小颗粒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沉淀池大小为5~10m2,深度1~2m,沉淀处理的时间为2h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污水进行微生物曝气处理时,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水体溶氧在2~4mg/L,处理时间为12~24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清水型水生态系统的水域面积为污水量的10倍以上,进水量为该清水型水生态系统中水总体积的10%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曝气配合水生态系统治理微污染源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清水型水生态系统构建时包括如下步骤:(4.1)底泥预处理:对河流、水库或湖泊底泥用生石灰进行病菌消毒处理;(4.2)水生高等植物群落构建:注入底水10~30cm,一周后,泼洒用步骤(4.1)中底泥与水混合成的泥浆,使藻类产生絮凝沉降,待水体澄清后进行高等植物群落的构建:(4.2.1)底部种植沉水植物,种植覆盖率为60%水面面积以上;(4.2.2)岸边浅水区域片植或丛植挺水植物,待栽种植物成活后,分阶段增加水体深度,控制水体深度在1~2m;(4.2.3)水面种植浮叶植物;(4.3)底栖动物群落构建:植物群落成活后,在全水面范围内均匀投放底栖动物,包括螺、蚌和虾;(4.4)浮游动物群落构建:整个水面均匀投放培育好浮游动物;(4.5)鱼类群落构建:投放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4.6)微生物群落构建:在水体中间悬挂若干微生物附着网,并在岸边浅水区域放置石块作为附着基,附着网上端用浮球使其漂浮于水面,下端采用石龙使附着网垂直于水中,并做好固定工作;(4.7)简单地系统维护: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杂物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华张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贵州中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