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51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包括第二压持机构和活动板,所述第二压持机构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端通过弹簧和压持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架与活动压持轮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下方活动固定有固定压持轮,所述活动压持轮和固定压持轮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压持机构与第一压持机构的内部结构相同,且第一压持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压持轮的上方设有弹簧装置,实现对压持轮提供压持力;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板方便活动压持轮的上下移动;在第一压持机构的前端设有导向轮,可以对材料进行导向;在压持轮的两侧设有防护板。

A Spring Holding Mechanism for Transmiss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line spring hold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econd holding mechanism and a movable plate. The second hold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vable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abl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and a holder wheel bracket, and the movable holder wheel bracket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holder wheel. The lower part of the holding wheel is movably fixed with a fixed holding wheel, the two sides of the movable holding wheel and the fixed holding wheel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second holding mechanism has the same internal structure as the first holding mechanism,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holding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a guide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pring device above the holding wheel to provide the holding force for the holding wheel; The downward moving movable plate facilitates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movable holding wheel; a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holding mechanism to guide the material; and a protective plat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hold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压持机构
,具体为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使用中会使用到很长的钢筋和钢索,但是钢筋和钢索在运输的途中不好运输,固需要将钢筋或者钢索进行弯曲盘旋起来进行运输,这样在工作间就需要对盘旋的钢筋或者钢索进行压持成直线型。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压持机构都是简单的压持过程,但是钢筋或者钢索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一定保持着一样的直径,固在压持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压持机构不能够适应钢筋或者钢索的直径而容易损坏,且现有的压持机构在压持轮上没有在防护措施,这样很容易在压持的过程中使得钢筋或者钢索会在压持的时候会偏离处压持轮的轨道内部,且现有的压持机构都未做钢筋或者钢索的导向装置,这样机会很容易使的钢筋或者钢索在压持的过程中似的钢筋或者钢索偏离,前现有的压持机构都没有对机构做处理,都是启动压持机构,然后依靠人工进行扶持送料,这样很容易使的工人受到伤害,为此,提出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用以解绝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对压持轮做升降处理,压持轮压持力量单一不可变,且没有导向装置和防止材料偏离压持轮的防护措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包括电机、第二压持机构和活动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第二压持机构内的固定压持轮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压持机构侧边的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与第一压持机构内的固定压持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通过液压缸支撑架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活动板槽内,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压持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架与活动压持轮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下方活动固定有固定压持轮,所述固定压持轮通过轴杆活动连接在第二压持机构内侧,所述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和固定压持轮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也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上也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二压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与第一压持机构的内部结构相同,且第一压持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导向轮。优选的,所述液压缸支撑架通过安装板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持机构和第二压持机构的前端第一个固定压持轮的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从动皮带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端也固定有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上也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持机构和第二压持机构内的内部均设有活动板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持机构和第二压持机构内均设有三组活动压持轮和固定压持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压持轮的上方设有弹簧装置,实现对压持轮提供压持力,且弹簧具有塑型,不会因为材料的直径的变化损坏机构;2、本技术,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板,且活动连接着活动压持轮支架,可以方便活动压持轮的上下移动,方便在工作前对机构的送料;3、本使用新型,在第一压持机构的前端设有导向轮,可以对材料进行导向,防止材料在压持轮之间的时候脱离压持轮,或者线性偏离,增大压持机构的压力;4、本技术,在压持轮的两侧设有防护板,可以有效的地防止材料在压持的过程中脱离压持轮的压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活动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第一压持机构、3第二压持机构、4皮带轮、5皮带、6从动皮带轮、7从动皮带、8齿轮、9固定连杆、10导向轮、11液压缸支撑架、12安装板、13液压缸、14活动板槽、15防护板、16弹簧、17活动板、18活动压持轮、19固定压持轮、20轴杆、21弹簧固定柱、22固定板、23滑块、25活动压持轮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包括电机1、第二压持机构3和活动板17,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4,所述皮带轮4与第二压持机构3内的固定压持轮19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4通过皮带与第一压持机构2侧边的皮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4与第一压持机构2内的固定压持轮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3通过液压缸支撑架11与液压缸13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3的底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两侧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活动连接在活动板槽14内,所述活动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固定柱21上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活动压持轮支架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架25与活动压持轮18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18下方活动固定有固定压持轮19,所述固定压持轮19通过轴杆20活动连接在第二压持机构3内侧,所述轴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18和固定压持轮19的两侧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也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固定柱21上也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一端与第二压持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3与第一压持机构2的内部结构相同,且第一压持机构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9,所述固定连杆9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导向轮10。具体的,所述液压缸支撑架11通过安装板12与液压缸13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3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5,该处用来固定液压缸13,使得液压缸13能够稳定的工作。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持机构2和第二压持机构3的前端第一个固定压持轮19的齿轮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6,所述从动皮带轮6之间通过从动皮带7活动连接,该处的传动机构使的整个压持机构能够稳定有足够的动力运作。具体的,所述活动板17的底端也固定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固定柱21上也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3上,该处的弹簧16可以有效的防止活动板17经常上下移动而没有减震的装置使得活动板17受到损坏。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持机构2和第二压持机构3内的内部均设有活动板槽14,该处可以使的活动板17能够轻松的移动。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持机构2和第二压持机构3内均设有三组活动压持轮18和固定压持轮19,该处设有多组活动压持轮18和固定压持轮19使的压持的效果更好。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时先将电机1通过皮带轮4和皮带5将第一压持机构2和第二压持机构3进行连接,使的整个压持机构能够具有足够的动力,然后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包括电机(1)、第二压持机构(3)和活动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4),所述皮带轮(4)与第二压持机构(3)内的固定压持轮(19)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4)通过皮带与第一压持机构(2)侧边的皮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4)与第一压持机构(2)内的固定压持轮(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3)通过液压缸支撑架(11)与液压缸(13)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3)的底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两侧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活动连接在活动板槽(14)内,所述活动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固定柱(21)上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活动压持轮支架(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架(25)与活动压持轮(18)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18)下方活动固定有固定压持轮(19),所述固定压持轮(19)通过轴杆(20)活动连接在第二压持机构(3)内侧,所述轴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18)和固定压持轮(19)的两侧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也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固定柱(21)上也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一端与第二压持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3)与第一压持机构(2)的内部结构相同,且第一压持机构(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9),所述固定连杆(9)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导向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线弹簧压持机构,包括电机(1)、第二压持机构(3)和活动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4),所述皮带轮(4)与第二压持机构(3)内的固定压持轮(19)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4)通过皮带与第一压持机构(2)侧边的皮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4)与第一压持机构(2)内的固定压持轮(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机构(3)通过液压缸支撑架(11)与液压缸(13)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3)的底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两侧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活动连接在活动板槽(14)内,所述活动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固定柱(21)上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活动压持轮支架(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架(25)与活动压持轮(18)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18)下方活动固定有固定压持轮(19),所述固定压持轮(19)通过轴杆(20)活动连接在第二压持机构(3)内侧,所述轴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18)和固定压持轮(19)的两侧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也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柱(21),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瑞王如杰廉士友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