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切换输液通道顺序连续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37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切换输液通道顺序连续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输液开关(2)、输液软管(3)、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输液开关(2)用于控制多个输液袋输液管路的开关,控制器(4)利用浮子滑阀以浮力和重力为驱动力,通过设计巧妙的机械结构实现多输液通道的自动切换,达到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多输液袋的顺序连续输液,并且具有自动排气效果,进一步防止意外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输液器结构简单、控制稳定、成本低廉,十分适合在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推广使用,以减小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A Sequential Continuous Infus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Switching of Infusion Channel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sequential continuous infusion device for switching infusion channels, which comprises a puncture device (1), a transfusion switch (2), a transfusion hose (3), a Maffel tube (5), a flow rate regulator (6), a medicine filter (7), an intravenous infusion needle (8),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ntroller (4). The infusion switch (2)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witch of the infusion pipeline of multiple infusion bags. The controller (4) uses the float slide valve to drive the buoyancy and gravity, and realizes the automatic switching of the multi-infusion channels by designing ingenious mechanical struc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sequential continuous infusion of multi-infusion bags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has the effect of automatic exhaust, so as to further prevent accidents. The infus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le control and low cost,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in hospitals and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medical worker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切换输液通道顺序连续输液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切换输液通道,按一定输液顺序实现连续输液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静脉点滴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很多时候病人需要输多种不同的药液,根据医嘱这些药液要求有一定的先后输液顺序。目前静脉输液所采用的普通输液器不能实现药液的连续输液,往往需要先输完一袋药液时,由护士打开下一袋药液的输液开关或者更换输液袋。这样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造成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在打开下一袋药液或者更换输液袋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空气柱造成医疗危险。ZL201810037997.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适应连续输液器的滑动式调控滴管”,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连续输液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滑动阀芯、电动机、液压缸、中心控制器、流量传感器和红外位置传感器,通过电动机带动滑动阀芯转动调节流速,液压缸带动滑动阀芯上下滑动切换输液通道,流量传感器和红外位置传感器感受流速信息和位置信息,并传递到中心控制器来控制电动机和液压缸的动作。此调控滴管的主要问题在于:滑动阀芯竖直输液通道为封闭空间,由于排气困难阀芯难以上下滑动,且在输液过程中从输液袋进来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危险;该装置虽然可以实现顺序连续输液,但装置结构复杂,各机电模块组装在一起会造成装置体积过大,并且需要额外耗费能量。ZL201410730840.3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自动继液输液头”,提出了一种可连续输液的穿刺器结构,该输液头包括输液头主体、两条输液通道和自动继液控制室,两个浮球利用浮力与自身重力的作用可上下移动,带动阀芯移动实现阀门的开关。该输液头的主要缺点在于:当第一袋药液输完以后,后面的输液袋下的输液头自动继液控制室中液面都可能下降,造成阀门打开,从而后面每一袋药液都流出,顺序输液可靠性变差;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每一输液袋都需要一个输液头,耗费大,显得麻烦,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输液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简单物理原理实现的顺序连续输液器,可同时解决上述两个专利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输液器可解决以下问题:可自动切换输液管路实现顺序连续输液,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控制器有自动排气功能,防止在输液管路内部形成空气柱,造成医疗危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包含控制器的输液器,将多个输液袋同时连接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多瓶输液袋的连续输液和顺序输液,输液开关主要用于前期准备工作时关闭输液袋输液,准备工作完成后全部打开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输液开关,设置在控制器和穿刺器之间的每一输液软管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器,由控制器上端盖、控制器储液筒和浮子组成。控制器上端盖包括四个输液分通道、一个输液竖直通道,为了便于输液通道排气,在输液竖直通道上方设置了第一排气孔,为了便于储液空腔排气,设置了第二排气孔。浮子采用低密度材料制成,为了连通输液竖直通道与储液空腔,在浮子阀芯中心设置了浮子输液通道,为了便于排气,在浮子上设置了两个通气孔。所述控制器上端盖和控制器储液筒之间形成一个储液空腔。由于储液空腔可通过排气孔排气,药液经输液分通道、输液竖直通道和浮子输液通道进入储液空腔的速率大于从出液口流出的速率,因此空腔内液面上升,浮子在药液浮力下向上运动,当浮子阀芯堵住当前输液分通道阻断药液流进储液空腔,空腔内液面下降,在重力作用下浮子向下运动,然后重新打开当前输液分通道,药液进入储液腔,如此反复,最终达到进液与出液速率平衡。在当前输液通道打开时,其他输液通道都被浮子阀芯所堵住,直到当前输液袋药液输完,浮子向下运动到下一袋的输液分通道,重复上述输液过程。所述控制器储液筒下端为锥形结构,出液口设置在锥形顶部,可便于药液全部流尽。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顺序输液器设置了四条输液分通道,对应可以最大同时进行四袋的顺序连续输液,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中并不局限于四袋输液袋,可根据需要设计多条输液分通道,利用相同的原理对控制器进行变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个浮子滑阀、多输液通道的设计,利用液体浮力、浮子自身重力来驱动浮子滑阀,进而控制多输液通道的顺序切换,实现顺序连续输液。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以及巧妙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输液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克服了大多数采用电控原理的装置结构复杂、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缺点。2.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个浮子滑阀即可控制多个输液通道的切换,使得控制器的结构大大简化且紧凑。3.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在原有的操作基础上,将所有的输液管路连接到控制器即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操作简单便捷。4.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的设计,可以保证输液通道和储液空腔内排气通畅,及时排出空气,不仅有利于浮子阀芯的滑动,且可避免空气进入输液软管造成医疗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输液器的总体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控制器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11—一号穿刺器、12—二号穿刺器、13—三号穿刺器、14—四号穿刺器、2—输液开关、21—一号输液开关、22—二号输液开关、23一三号输液开关、24一四号输液开关、4—控制器、5—马菲氏管、6—流速调节器、7—药液过滤器、8—静脉输液针头、41—控制器上端盖、42—控制器储液筒、43—浮子、411—输液竖直通道、412—输液分通道、413—输液分通道、414—输液分通道415—输液分通道、416—第一排气孔、417—第二排气孔、431—浮子输液通道、432—通气孔、45—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相关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顺序输液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顺序连续输液器从上到下包括穿刺器11、穿刺器12、穿刺器13、穿刺器14、输液开关21、输液开关22、输液开关23、输液开关24、控制器4、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各部分之间用输液软管依次连接。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器4输液分通道412、输液分通道413、输液分通道414、输液分通道415、输液竖直通道411、浮子输液通道432、第一排孔416、第二排气孔417,穿刺器穿刺输液袋,药液通过输液软管进入输液分通道,通过输液分通道、输液竖直通道411、浮子输液通道432进入储液空腔44,经过出液口45流出控制器,依次通过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最后流进病人体内。在此过程中,浮子43上下浮动排挤控制器内的空气,第一排气孔416和第二排气孔417可将这些空气顺利排出,还可以将来自控制器前面的空气排出去,避免发生危险。一方面,在一开始由于排气的原因,药液流入控制器的速率大于流出控制的速率,随着浮子43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阀芯向上运动,同时第一排气孔416向外排气,阀芯堵住一部分当前输液分通道出口,从而减小进液量,而在当前输液分通道以下的其他输液分通道被完全堵住;另一方面,当阀芯堵住一部分当前输液分通道出口从而减小进液量或者阀芯完全堵住了当前输液分通道,控制器4药液不断流出,储液空腔44液面下降,在重力作用下浮子43向下运动,带动阀芯向下运动,同时大气经第一排气孔(416)向内补气,使得当前输液分通道出口开口变大或被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切换输液通道顺序连续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输液开关(2)、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穿刺器(1)和输液开关(2)各有四组,穿刺器(1)按输液顺序穿刺待输液的输液袋,输液开关(2)安装在穿刺器(1)后面的输液软管上,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通过若干输液软管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输液开关(2)之后的四组输液软管均连接到控制器(4),控制器(4)再通过输液软管连接到马菲氏管(5),从而构成完整的输液通路,控制器(4)的功能是控制多输液袋的按顺序连续输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换输液通道顺序连续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输液开关(2)、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穿刺器(1)和输液开关(2)各有四组,穿刺器(1)按输液顺序穿刺待输液的输液袋,输液开关(2)安装在穿刺器(1)后面的输液软管上,马菲氏管(5)、流速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静脉输液针头(8)通过若干输液软管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输液开关(2)之后的四组输液软管均连接到控制器(4),控制器(4)再通过输液软管连接到马菲氏管(5),从而构成完整的输液通路,控制器(4)的功能是控制多输液袋的按顺序连续输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连续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由控制器上端盖(41)、控制器储液筒(42)和浮子(43)组成;控制器上端盖(41)与控制器储液筒(42)采用螺纹连接,浮子(43)安装在控制器上端盖(41)与控制器储液筒(42)内部;所述控制器上端盖(41)的结构包括输液分通道、排气孔和输液竖直通道(411),所述输液分通道包括输液分通道(412)、输液分通道(413)、输液分通道(414)、输液分通道(415),四个输液分通道进口沿控制器上端盖(41)周向均匀分布,按照输液顺序,输液分通道(412)进口与输液软管(31)连接,输液分通道(413)进口与输液软管(32)连接,输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进姚芳精张坤姜金杏钟利华冉天月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