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ixing instruments for traumatic orthopaedic fractures, in particular to a Kirschner pin with fixing devices for orthopaedics, including a first fixing bracket, a second fixing bracket, a first Kirschner pin, a second Kirschner pin, a third Kirschner pin and a fourth Kirschner pin.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fix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through hole symmetrically The second fix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ymmetrical third through hole and a fourth through hole.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 first Kirschner pin is installed by thread, in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 second Kirschner pin is installed by thread, in the third through hole, a third Kirschner pin is installed by thread, and in the fourth through hole, a fourth Kirschner pin is installed by thr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needle tail of the Kirschner needle can be fixed on the fixing bracket through threads, so that the needle tail is not easy to scrape, and can prevent the fixing effect from loosening after scraping or the injury caused by the Kirschner needle penetrating into the hands and f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带有固定装置的克氏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创伤骨科骨折的固定器械领域,特别一种骨科用带有固定装置的克氏针。
技术介绍
克氏针是骨科常用内固定器材,简单方便,在手足指或趾骨折内固定最为常用,但是由于克氏针尾部外露于皮肤,容易被刮蹭,引起松动脱落,或滑入深部等情况,而影响固定效果,甚至增加更严重的损伤。以往我们通常采用将克氏针尾部折弯的方法,此方法简单,但是折弯时容易影响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带有固定装置的克氏针,解决了目前克氏针在固定手足指或趾骨时,漏在外部的针尾容易被刮蹭导致固定松脱、深入和划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用带有固定装置的克氏针,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克氏针、第二克氏针、第三克氏针、第四克氏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为上下相互对称的圆弧型结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通过转轴杆进行铰链连接;在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孔,在转轴孔里面安装有转轴杆,在转轴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带有固定装置的克氏针,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第一克氏针(15)、第二克氏针(16)、第三克氏针(17)、第四克氏针(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为上下相互对称的圆弧型结构,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通过转轴杆(3)进行铰链连接;在第一固定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孔(4),在转轴孔(4)里面安装有转轴杆(3),在转轴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固定支架(2)的一端,在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的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带有固定装置的克氏针,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第一克氏针(15)、第二克氏针(16)、第三克氏针(17)、第四克氏针(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为上下相互对称的圆弧型结构,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通过转轴杆(3)进行铰链连接;在第一固定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孔(4),在转轴孔(4)里面安装有转轴杆(3),在转轴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固定支架(2)的一端,在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上下相互对称的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在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螺纹孔(9),在螺纹孔(9)里面通过螺纹安装有紧固螺栓(10);在第一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前后相互对称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在第二固定支架(2)上设置有前后相互对称的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在第一通孔(11)里面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一克氏针(15),在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耀,岳肖华,李晏乐,程灏,张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