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93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礁包括呈立方体形状的框架体(1),在框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水平板(2),且这两个水平板(2)在高度方向上将框架体(1)三等分,同时水平板(2)的四个边沿均位于框架体(1)的四个立面上,所述水平板(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在X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横向凸条(3)和三个在Y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纵向凸条(4),水平板(2)的下端面上则设置有16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凸块(5)。

Three-layer folded fan cubic multi-function ree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layer folded fan cube multi-functional reef,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ulti-functional reef comprises a cube-shaped frame body (1) with two horizontal plates (2) inside the frame body (1), and the two horizontal plates (2) divide the frame body (1) into three equal parts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while the four edges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2) are all located in the frame body. (1) On the four elevations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2), three upper transverse convex strips (3) and three upper longitudinal convex strips (4)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X-axis direction and 16 arrayed convex strips (5)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礁,特别是一种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
技术介绍
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修复近海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保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发展海洋牧场是缓解渔业资源衰退、促进沿海渔场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人工鱼礁的投放是进行海洋牧场建设的一种重要工程内容。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较多相关研究人员开始着手进行人工鱼礁的设计与制造,,并投放使用,希望最终形成由海藻产生成海藻林,为鱼苗或贝类营造栖息的良好环境,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改善海域生态环境。目前正在使用的人工鱼礁结构外型主要有半球形结构、五边形框架结构、四方形结构、阶梯式结构和笼式结构等等。这些传统的人工鱼礁所为渔场的恢复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面积利用不充分,附着能力不足,海藻不易扎根,难以作为鱼苗或贝类栖息的良好环境,并为海生物提供所需的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增加海洋植物附着面积和海洋动物躲避空间,且具有良好通透性的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礁包括呈立方体形状的框架体1,在框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水平板2,且这两个水平板2在高度方向上将框架体1三等分,同时水平板2的四个边沿均位于框架体1的四个立面上,所述水平板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在X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横向凸条3和三个在Y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纵向凸条4,水平板2的下端面上则设置有16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凸块5。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针对传统人工鱼礁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的整体为立方体形的框架,并且在框架内部设置了两块相互平行且水平分布的水平板,在水平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多根相互交错的凸条,这些凸条的表面所形成的凹槽和突出部,可以为海洋植物提供较大的附着面积,便于藻类扎根,同时还能够构建出鱼苗或贝类栖息的良好环境,提供海洋生物所需的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同时它的内腔是完全通透的,有利于海水的流动,也便于鱼苗或贝类进入本种多功能礁的内部。同时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板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它包括呈立方体形状的框架体1,在框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水平板2,且这两个水平板2在高度方向上将框架体1三等分,同时水平板2的四个边沿均位于框架体1的四个立面上,在水平板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在X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横向凸条3和三个在Y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纵向凸条4,水平板2的下端面上则设置有16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凸块5。本技术实施例的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本多功能礁投放在目标海域,让水平板2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状态,由于框架体1的整体为通透式的,因此海水能够顺畅的在框架体1内部流动;同时位于框架体1内腔中的两个水平板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还能够为海洋植物(藻类)提供较大的附着面积,由于水平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相互交错的凸条,而水平板2的下表面则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凸块5,这些相邻的凸条与相邻的凸块之间,所形成的凹槽以及凸条/凸块本身的表面都可以作为海洋植物的附着面积,这样更有利于藻类的扎根与生长,为鱼苗或贝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构建出海洋生物所需的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礁包括呈立方体形状的框架体(1),在框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水平板(2),且这两个水平板(2)在高度方向上将框架体(1)三等分,同时水平板(2)的四个边沿均位于框架体(1)的四个立面上,所述水平板(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在X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横向凸条(3)和三个在Y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纵向凸条(4),水平板(2)的下端面上则设置有16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凸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折扇型立方体多功能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礁包括呈立方体形状的框架体(1),在框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水平板(2),且这两个水平板(2)在高度方向上将框架体(1)三等分,同时水平板(2)的四个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前刘永虎刘汉超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