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器及其组成的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89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播种器及其组成的播种机,所述播种器包括拉杆和播种部,所述拉杆与所述播种部的前方连接,所述拉杆用以在外力拉动下带动所述播种部向前移动并进行播种;所述播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播种器和牵引部,所述拉杆远离播种部的一端与所述牵引部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播种器结构简单,能高效的进行播种,所述播种机结构简单,移动方便,运行效率高。

A seeder and its composing see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er and a seeder composed of the seeder, which comprises a pull rod and a seeding part, and the pull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of the seeding part. The pull rod is used to drive the seeding part forward under the pull of an external force and to carry out the seeding; the seeder includes the seeder and the pull part as described above, and the pull rod is far from the one end of the seeding part and the seeding part as described above. The rear end of the traction par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onnected. The seed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for seeding,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器及其组成的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种器及其组成的播种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播种器通常为单一播种通道,即没操作一次只能进行一次播种,其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而现有的播种机集成程度高,通常只能用来进行播种,如此对牵引部的利用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播种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人为拉动进行播种,且其播种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器,包括拉杆和播种部,所述拉杆与所述播种部的前方连接,所述拉杆用以在外力拉动下带动所述播种部向前移动;所述播种部包括套管、转轴、种子料斗、耙齿和滚轮;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滚轮,所述转轴上沿其径向贯穿设有进料通道;所述套管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外,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其上下端对应所述进料通道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种子料斗设置在所述套管的上端,其下端具有落料口,所述种子料斗的落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接并连通;所述拉杆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耙齿固定在所述套管的前侧,用以对地面开设沟槽;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杆通过套管拉动整个播种器沿地面移动,并带动所述耙齿在地表处向前开设沟槽,所述滚轮沿地面滚动,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进料通道两端间歇性的与进料口和出料口导通,从而使种子料斗中的种子间隔播种在所述耙齿开设的沟槽内。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套管、耙齿和转轴,耙齿随播种部前进并对地面开沟槽,其中转轴在随滚轮旋转过程中,使得进料口与进料通道间歇导通,进料通道与出料口间歇导通,或进料口、进料通道和出料口三者间歇导通,播种通道导通时种子从种子料斗内经播种通道播种到耙齿开的沟槽内,同时沟槽所开的碎土也及时的掉入到沟槽内将种子盖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耙齿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前侧,其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前侧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前侧下方延伸,且其另一端端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两个所述滚轮下端的水平高度。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靶齿设置出料口的前侧,使得靶齿开设的沟槽正好与出料口相对,出料口落下的种子正好落在沟槽内,且将拉杆设在所述套管的前侧中部,使得播种部在外力的拉动下,能顺畅的向前行进。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种子料斗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种子料斗沿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套管的上端,所述耙齿、进料口、进料通道和出料口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耙齿、进料口、进料通道和出料口均分别与多个所述种子料斗一一对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多个耙齿同时开沟,且多个种子料斗和对应播种通道在对应的沟槽内进行播种,提高播种器的工作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同轴套设有一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与所述套管对应端的内壁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小套管和转轴之间的旋转阻力。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为防滑钢轮。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滚轮旋转方便。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盖土辊,所述盖土辊与所述套管平行,且其长度不小于所述套管的长度,所述盖土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播种部的后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土辊随播种部滑行用以将播种部所经过的土地区域压平以将种子盖住。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种子上面盖设一层相对较紧致的土层,可有限的避免鸟类和鼠类盗食。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盖土辊的一端端部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套管后方对应端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土辊内部中空,其一端端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且进水口处可拆卸的设有可将其封堵或打开的塞子。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盖土辊内设为中空,并设置进水口和塞子,可通过往其内部注水以调节其配重,其调节其对土壤压实的程度,另外使用完后可将其内部的水排掉,以便于其搬运。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效率高的播种机,其结构简单,且其牵引部与播种部可拆卸,使得牵引部的用途不仅限于牵引播种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播种器和牵引部,所述拉杆远离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牵引部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移动方便,运行效率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部为拖拉机。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操控简便,拉力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播种器的侧视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播种器的侧视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播种器的侧视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播种器的侧视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各实施例所述的播种器播种部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播种器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所述盖土辊的结构简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所述的播种机的结构简图。图中:1拉杆、2播种部、21套管、211进料口、212出料口、22转轴、221进料通道、23种子料斗、24耙齿、25滚轮、3盖土辊、31连接件、32进水口、33塞子、4牵引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播种器,包括拉杆1和播种部2,所述拉杆1与所述播种部2的前方连接,所述拉杆1用以在外力拉动下带动所述播种部2向前移动;所述播种部2包括套管21、转轴22、种子料斗23、耙齿24和滚轮25,所述转轴22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滚轮25,所述套管21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22外,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22转动;所述种子料斗23固定在所述套管21的上端,其下端具有落料口,所述套管21上端设有与所述落料口连通的进料口211,其下端设有与所述进料口211对应的出料口212,所述转轴22上沿其径向贯穿设有与所述进料口211及出料口212相对应的进料通道221;所述拉杆1与所述套管21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杆1拉动播种部2的滚轮25带动所述转轴22旋转,所述转轴22的进料通道221间歇性与进料口211和/或出料口212导通,以将种子料斗23中的种子间隔播出;所述耙齿24设在所述套管21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出料口212的前侧,所述耙齿24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其下端端部的水平高度高于两个所述滚轮25最下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拉杆1的一端与所述套管21的前方中部连接,其另一端向前上方倾斜延伸;优选的,所述拉杆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弯杆,如角形杆,其中角形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管前侧连接,其拐角处远离播种部;所述种子料斗2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种子料斗23沿所述套管2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套管21的上端,所述耙齿24、进料口211、进料通道221和出料口212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耙齿24、进料口211、进料通道221和出料口212均分别与多个所述种子料斗23一一对应。其中,所述进料口和对应的进料通道上下贯穿,且二者的连线经过所述套管的轴线,此时,进料口、对应的进料通道和对应的出料口导通时才进行播种。实施例2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如图3、图4和图5,所述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但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连线不经过套管的轴线,且进料口、对应的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1)和播种部(2),所述拉杆(1)与所述播种部(2)的前方连接,所述拉杆(1)用以在外力拉动下带动所述播种部(2)向前移动;所述播种部(2)包括套管(21)、转轴(22)、种子料斗(23)、耙齿(24)和滚轮(25);所述转轴(22)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滚轮(25),所述转轴(22)上沿其径向贯穿设有进料通道(221);所述套管(21)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22)外,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22)转动,其上下端对应所述进料通道(221)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所述种子料斗(23)设置在所述套管(21)的上端,其下端具有落料口,所述种子料斗(23)的落料口与所述进料口(211)连接并连通;所述拉杆(1)与所述套管(21)固定连接;所述耙齿(24)固定在所述套管(21)的前侧,用以对地面开设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1)和播种部(2),所述拉杆(1)与所述播种部(2)的前方连接,所述拉杆(1)用以在外力拉动下带动所述播种部(2)向前移动;所述播种部(2)包括套管(21)、转轴(22)、种子料斗(23)、耙齿(24)和滚轮(25);所述转轴(22)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滚轮(25),所述转轴(22)上沿其径向贯穿设有进料通道(221);所述套管(21)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22)外,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22)转动,其上下端对应所述进料通道(221)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所述种子料斗(23)设置在所述套管(21)的上端,其下端具有落料口,所述种子料斗(23)的落料口与所述进料口(211)连接并连通;所述拉杆(1)与所述套管(21)固定连接;所述耙齿(24)固定在所述套管(21)的前侧,用以对地面开设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24)设置在所述出料口(212)的前侧,其一端与所述套管(21)的前侧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前侧下方延伸,且其另一端端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两个所述滚轮(25)下端的水平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料斗(2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种子料斗(23)沿所述套管(2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套管(21)的上端,所述耙齿(24)、进料口(211)、进料通道(221)和出料口(212)均为多个,且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宁乔治军刘思辰王君杰纳小凡陈凌张丽君刘龙龙康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