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77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属于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扁平电缆出厂前两端剥皮过程存在:人工剥皮,占用人员多,但效率低,成本高;为增强线缆的受力能力,线缆内部加入钢丝绳与外皮烧结在一起,增大了剥皮的难度;手动切开外皮时力度难以控制,极易损伤内部细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浪费。发明专利技术了该装置,包括:高精度夹送定长装置误差±0.5mm;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误差±0.1mm;多刀头自适应纵切装置;变厚度浮动新型环切装置;楔形切入剥皮装置;升降式夹紧机构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可提高扁平电缆出厂处理效率、节省人力投入、降低成本的目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扁平电缆作为一种多芯电缆,被广泛应用移动式电气设备中,如,行车、电梯等。扁型结构特别适用于频繁弯曲的场合,不扭结、折叠整齐。特别适用于发电、冶金、化工、港口等恶劣环境下移动电器设备之间电器连接。例如电梯上下运动时既需要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又要保证电缆线不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因此扁平电缆作为一种可以兼顾二者的线型。为便于客户的使用,电缆出厂时需将扁平电缆两端的连接段外皮剥去。经过检索,尚没有针对扁平电缆的剥皮装置,因此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剥皮,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①人工剥皮,占用人员多,但效率低,成本高;②为增强线缆的受力能力,线缆内部加入钢丝绳与外皮烧结在一起,增大了剥皮的难度;③手动切开外皮时力度难以控制,极易损伤内部细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扁平电缆剥皮过程面临的瓶颈,针对性的开发出一种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为扁平电缆剥除外皮提供技术保障。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该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为提高扁平电缆加工效率提供保障。所述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快速纵切、变厚度浮动环切和完成剥皮,并实现剥皮长度及切入深度精确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高精度夹送定长装置误差±0.5mm;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误差±0.1mm;多刀头自适应纵切装置;变厚度浮动新型环切装置;楔形切入剥皮装置;升降式夹紧机构等。具体专利技术过程如下:所述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扁平电缆在横向位置精准定位,确保变厚度横向环切切入深度和电缆外皮厚度相一致,紧邻高精度夹送定长装置一端楔形凹槽宽于电缆实际宽度,便于顺畅进入,另一端端楔形凹槽宽度与电缆实际宽度相同,并且有一定长度的等宽凹槽侧壁采用圆柱形滚珠使得电缆横向定位的同时不变形,如图2所示。所述多刀头自适应纵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扁平电缆中放置有两根或多根增强强度的钢丝,在电缆外皮烧结过程中由于钢丝与外皮完全烧结在一起,导致后期剥皮时阻力很大无法轻易起皮,导致整体剥皮困难。对此,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了带有多刀头及切入深度和宽度自适应纵切装置,可以在纵向完成定长度切割,大幅降低了剥除外皮时的阻力,便于剥皮刀实现剥皮的目标。所述变厚度浮动新型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扁平电缆内置细缆分布制作自适应刀口间隙自适应调整装置,环切刀通过柔性连接于环切刀架,如图3所示。变厚度浮动新型环切装置,使得切入深度随内置电缆分布变化而变化,在确保电缆外皮横向尽可能切开情况下,但又不损伤内部细缆。所述楔形切入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环切切口缝隙较小,若采用无刃剥皮刀则会导致无法进入环切切口,无法实现剥皮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U型剥皮刀,内侧为刀刃,截面为楔形,如图4所示。该专利技术既保证了切入准确可靠,又保证刀具的安全可靠,不会轻易弯曲或折断。通过所述专利技术过程,专利技术一种安全、经济的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可提高扁平电缆出厂处理效率、节省人力投入、降低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优点及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精确控制切入深度,保证扁平电缆外皮被完全切开而内部细线不被破坏,避免了因人工切入过深造成的浪费;2.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初次穿缆需人工干预外,后续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加工效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大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安全、维护便捷、经济可靠,是一种先进的扁平电缆剥皮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变厚度新型环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楔形切入剥皮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夹送辊1转动输送扁平电缆向前运动,依次经过剥皮刀2及楔形凹槽3,此时剥皮刀2位于初始位置即未插入电缆运动轨迹,独特的楔形结构使得扁平电缆在横向位置限定,楔形凹槽尾部为可升降纵切装置6,此时可升降纵切装置6处于升起状态,电缆经过可浮动环切装置4和夹紧机构5,待环切刀刃位置与所需剥皮长度一致后,夹送辊1停止转动,夹紧机构5开始下压夹紧,而后环切装置4运动完成环切,环切完成后夹送辊1反向转动带动电缆反向运动,当环切切口与纵切刀刃重合后夹送辊1停止输送,纵切装置6降至纵切深度位置,夹送辊1继续反转,当环切切口与剥皮刀刃位于同一为之后停止,剥皮刀2插入环切切口,夹送辊1继续带动电缆向后运动,依靠剥皮刀2阻力将外皮与电缆本体分离,楔形切入剥皮装置与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间设置一定间隙,保证外皮能顺利脱落。整体结构运动时由传感器反馈信号控制各部分运动,确定其剥皮长度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可快速完成剥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包括:高精度夹送定长装置误差±0.5mm;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误差±0.1mm;多刀头自适应纵切装置;变厚度浮动新型环切装置;楔形切入剥皮装置;升降式夹紧机构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扁平电缆自动剥皮装置,包括:高精度夹送定长装置误差±0.5mm;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误差±0.1mm;多刀头自适应纵切装置;变厚度浮动新型环切装置;楔形切入剥皮装置;升降式夹紧机构等。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横向楔形立柱式滚珠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紧邻高精度夹送定长装置一端楔形凹槽宽于电缆实际宽度,便于顺畅进入,另一端端楔形凹槽宽度与电缆实际宽度相同,并且有一定长度的等宽凹槽,侧壁采用圆柱形滚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权杨国威贾文华孟进礼王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