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研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石墨烯新能源电池和普通的锂电池一样具有多次充电使用的能力,石墨烯新能源电池普遍应用于电动车上,而市场上的充电装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有的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因内部温度过高会导致充电装置爆炸的情况,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同时,现有的充电装置充电导线较长,容易发生打结的情况,不便于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右侧中部设置有输入导线,所述输入导线右侧设置有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内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左侧设置有导电片,所述壳体内腔右侧设置有辅助导电片,所述辅助导电片左侧顶部与底部和导电片右侧顶部与中部均设置有绝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5)右侧中部设置有输入导线(2),所述输入导线(2)右侧设置有适配器(1),所述适配器(1)内腔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腔左侧设置有导电片(12),所述壳体(11)内腔右侧设置有辅助导电片(13),所述辅助导电片(13)左侧顶部与底部和导电片(12)右侧顶部与中部均设置有绝缘垫片(14),同一水平所述绝缘垫片(14)均通过绝缘弹簧(15)连接,所述辅助导电片(13)左侧中部设置有保险丝(16),且保险丝(16)与导电片(12)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1)内腔左侧顶部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5)右侧中部设置有输入导线(2),所述输入导线(2)右侧设置有适配器(1),所述适配器(1)内腔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腔左侧设置有导电片(12),所述壳体(11)内腔右侧设置有辅助导电片(13),所述辅助导电片(13)左侧顶部与底部和导电片(12)右侧顶部与中部均设置有绝缘垫片(14),同一水平所述绝缘垫片(14)均通过绝缘弹簧(15)连接,所述辅助导电片(13)左侧中部设置有保险丝(16),且保险丝(16)与导电片(12)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1)内腔左侧顶部设置有报警装置(17),所述报警装置(17)右侧中部设置有启动按钮(18),所述壳体(11)顶部均匀设置有散热孔(19),所述适配器(1)右侧顶部设置有充电导线(3),所述充电导线(3)和输入导线(2)与适配器(1)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固环(4),所述充电导线(3)中部外壁设置有收卷装置(6),所述充电导线(3)远离适配器(1)的一侧设置有接电插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6)包括收卷盒(61),所述收卷盒(61)内腔中部设置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前端面设置有合页(63),所述合页(63)前端面设置有摇杆(64),所述摇杆(64)前端面底部设置有握把(65),所述转轴(62)外壁套接设置有收卷筒(66),所述收卷盒(61)前端面均匀设置有多组与握把(65)相匹配的定位孔(67),且多组定位孔(67)呈环形阵列排绕,所述收卷盒(61)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块(68),所述收卷盒(6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扣(6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筒(66)包括筒体(661),且筒体(661)为H型,所述筒体(661)前端面背部设置有与充电导线(3)相匹配的卡槽(662),所述筒体(661)内腔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且转轴(62)外壁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1)右侧底部设置有与滑块(68)相匹配的滑槽,且滑块(68)通过间隙配合安装,所述适配器(1)底部右侧设置有与弹性卡扣(69)相匹配的凹槽,且弹性卡扣(69)通过过盈配卡接于凹槽内腔,所述适配器(1)外壁均匀喷涂有聚乙烯防水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腔顶部左侧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