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电子晶体管的忆阻突触脉冲神经网络电路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脉冲神经网络和电子信息科学领域,涉及单电子晶体管运用、忆阻突触电路设计与仿真实现,特别是脉冲神经网络的设计及运用。
技术介绍
人脑是一个低功耗,高速并行处理系统,与此同时,人脑还有一定的容错率。因此,如果将这些特性运用于人工智能,则将会极大促进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在传统的神经网络中,连续信号被当作信号传输形式,然而,连续信号却不能有效的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某些特性,比如:复杂分类和模式识别、自适应学习、输出预测等。因此,第三代神经网络即脉冲神经网络应运而生,脉冲神经网络有许多的计算模型和硬件模型,同时,神经元运用脉冲处理信息,这一点和生物系统相同。人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1014数量级和1010数量级的突触和神经元,这就对制作人工突触及神经元器件的尺寸和功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忆阻器作为第四种基本元件于1971年被蔡少棠提出,并于2008年由惠普实验室成功制造出来。忆阻器具有记忆功能,能够记住流经过的电荷,这与突触的功能相类似,更重要的是,忆阻器同时具备低功耗及纳米级尺寸,这就让忆阻器成为了仿人工突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电子晶体管的忆阻突触脉冲神经网络电路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反向串联惠普线性忆阻突触模型上,去掉该突触中与忆阻并联的开关,同时在两个忆阻反向连接处连接上一个串联的n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和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S2)设计新的忆阻窗函数:F(x)=stp(‑sign(i)·x+stp(i))其中,x变量为忆阻模型中掺杂比例,i为流经忆阻的电流;stp为阶跃函数,其表达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电子晶体管的忆阻突触脉冲神经网络电路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反向串联惠普线性忆阻突触模型上,去掉该突触中与忆阻并联的开关,同时在两个忆阻反向连接处连接上一个串联的n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和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S2)设计新的忆阻窗函数:F(x)=stp(-sign(i)·x+stp(i))其中,x变量为忆阻模型中掺杂比例,i为流经忆阻的电流;stp为阶跃函数,其表达式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