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线
本技术主要属于天线
,与快速捷变多功能的天线有关,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线。
技术介绍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可重构的多功能天线已经成为一个业内人士普遍感兴趣的热点研究领域,民用和军事上对于全新无线通信技术和雷达技术与日俱增的要求也促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不同种类的可重构技术和实现途径已被研究并被实践所证实是行之有效的。天线种类有上万种,每种天线都有其本身独特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如果把这上万种天线的功能都集成在一个天线上,此天线就变成了万能型的天线。特征天线电性能的参数是工作频率、极化、增益、主波束指向、辐射方向图、旁瓣的位置和相对电平等,因此,可重构包括频率的可重构(多频段工作)、极化的可重构(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波束控制和增益敏捷的可重构(波束扫描)、旁瓣的位置及其相对电平的可重构(抗干扰)以及上述的各种组合。天线可重构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用密集阵列借助控制算法使之稀疏化的方法。例如,美国kymeta公司的液晶超材料天线,虽然这种方法可达到对于主波束的扫描和对于极化的可重构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多功能天线包括: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101)和用于控制每一个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的等离子体状态或非等离子体状态的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电路(201);所述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电路基于薄膜晶体管TFT矩阵驱动技术,用于为每一个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独立提供≥0.5V的直流驱动电压和0.1~30mA的驱动电流,切换时间为1~30μs;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和所述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电路集成于同一块介质基板(106)上,位于天线介质基板(106)的同一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多功能天线包括: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101)和用于控制每一个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的等离子体状态或非等离子体状态的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电路(201);所述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电路基于薄膜晶体管TFT矩阵驱动技术,用于为每一个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独立提供≥0.5V的直流驱动电压和0.1~30mA的驱动电流,切换时间为1~30μs;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和所述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电路集成于同一块介质基板(106)上,位于天线介质基板(106)的同一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包括设置于表面的SPIN二极管、依次设置于所述SPIN二极管下部的氧化层(107)和介质基板(106);所述SPIN二极管包括本征层(103)、P+层(104)、N+层(105)和金属触点(102);所述P+层和所述N+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本征层(103)两侧的上部,所述金属触点(102)分别设置在所述P+层104和所述N+层105的远离所述本征层的一侧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等离子体基本单元的长度为20-200微米,宽度100-900微米,厚度为20-70微米,金属触点的宽度为5-2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分布式直接驱动阵列的可重构多功能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威,杨智友,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舟博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