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37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却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冷却器的蒸汽入口,冷却器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冷凝水入口,所述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接有补水箱支路,所述补水箱支路包括补水箱组,所述补水箱支路设置有截止阀和双向流量计,其中,所述截止阀位于补水箱组进口与蒸汽管道之间,所述双向流量计位于补水箱组出口与冷凝水管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ACP10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研究”的装置设计,为该项目实验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ACP1000的设计、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工水力实验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ACP1000意为“先进中国压水堆1000兆瓦”,是为了满足第三代核技术的要求,在具有长期运行经验的二代加基础上增设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与其他反应堆,例如AP600/AP1000、APR1400和SMART等不同,ACP1000反应堆的基础二代加具有较长的运行经验,其大部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前期的研发阶段及后期实际运行中已得以证实。但是,ACP1000三代反应堆审评要求对新增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实验模拟装置以模拟、研究ACP10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热工水力特性。专利技术人申请的专利《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实验模拟装置》(公开号:CN103810930A)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的实验模拟装置,该装置模拟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可以调节内部循环阻力和测量流量,进而对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8)、冷却器(9),蒸汽发生器(8)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冷却器的蒸汽入口,冷却器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8)的冷凝水入口,所述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接有补水箱支路,所述补水箱支路包括补水箱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支路设置有截止阀(1)和双向流量计(7),其中,所述截止阀(1)位于补水箱组进口与蒸汽管道之间,所述双向流量计(7)位于补水箱组出口与冷凝水管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8)、冷却器(9),蒸汽发生器(8)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冷却器的蒸汽入口,冷却器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8)的冷凝水入口,所述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接有补水箱支路,所述补水箱支路包括补水箱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支路设置有截止阀(1)和双向流量计(7),其中,所述截止阀(1)位于补水箱组进口与蒸汽管道之间,所述双向流量计(7)位于补水箱组出口与冷凝水管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组包括两个补水箱(2),所述补水箱(2)包括补水箱进口(10)、补水箱出口和蒸汽缓冲机构(11),所述蒸汽缓冲机构(11)包括位于补水箱进口(10)下方的缓冲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支架组,所述支架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架(13),两根支架(13)之间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上固定有缓冲叶片(1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昭孙都成李勇熊万玉昝元峰李朋洲卓文彬祝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