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32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冠齿轮、辅助直齿轮、轴套、从动直齿轮、履带、履带安装基座和履带辊;履带辊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轴套,履带辊通过轴套安装在履带安装基座的末端,从动直齿轮固定套设在履带辊的一端,辅助直齿轮活动套设在履带辊的另一端,主传动冠齿轮位于履带安装基座的后方,从动直齿轮和辅助直齿轮分别位于主传动冠齿轮圆周直径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主传动冠齿轮的冠齿啮合,履带在绕过履带辊后铺设在履带安装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在轴向定位部分稍作设计即可,不仅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方便安装,传递扭矩大,并且可在传动机构过载时可以使其齿轮“打滑”,提供自我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助售货装置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载送货传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售货机是为了实现商品自主化、自动化交易的一种设备,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在有关国家应用的相当广泛,主要分布在如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工厂、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或人流密集地区。目前大多数自动售货机多是贩卖饮料及一些休闲食品,此类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机构多采用弹簧机构。不过,自动售货机的弹簧机构利用内空间效率低,容易出现挂货现象,并且弹簧的节距满足不了贩卖商品多样性的需要。于是随着自动售货机的发展,逐渐有了履带送货机构,避免了弹簧机构的缺陷。但是,履带送货机构的技术核心在于履带传动上,现在市场上自动售货机的履带传送机构中,动力输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及缺点:1、电机输出轴线与履带机构同向,动力输入采用蜗杆配蜗轮,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高,占用空间大,工作中传动机构不得卡死,否则会导致电机烧坏。2、电机输出轴线与履带机构同向动力输入采用锥齿轮(伞齿轮)相互啮合,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高,占用空间大,工作中传动机构不得出现卡死情况,否则会导致电机烧坏。3、电机输出轴线与履带机构长度方向垂直,动力输入采直齿轮相互啮合,占用空间大,工作中传动机构不得卡死,否则会导致电机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以克服现有自动售货机中履带送货机构普遍存在的加工要求高、安装要求高、占用空间大、不能过载等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冠齿轮、辅助直齿轮、轴套、从动直齿轮、履带、履带安装基座和履带辊。所述履带安装基座为以上除所述主传动冠齿轮之外各件的安装平台,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共同组成一个载物送货机构。所述履带辊的左右两端套设有一个所述轴套,所述履带辊通过两个所述轴套水平安装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末端的履带辊安装支架上,由于所述履带辊长时间处于履带压迫状态(通过涨紧轮涨紧),如果它与履带安装基座直接接触,两者磨损将不受控。所述从动直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一端,所述辅助直齿轮活动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另一端。所述主传动冠齿轮位于所述履带安装基座的后方,所述从动直齿轮和所述辅助直齿轮分别位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圆周直径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的冠齿啮合,所述主传动冠齿轮两端受力。所述主传动冠齿轮是本履带机构的动力传递者,在安装到货仓上之前,它是自由的,不与任何机构固定相联接;安装到货仓上时,它作为动力输出的传动轴。所述从动直齿轮通过所述主传动冠齿轮为本履带机构提供动力输入。所述辅助直齿轮在所述履带辊上进行空转,不产生动力输入,只为所述主传动冠齿轮提供受力平衡支撑。所述履带在绕过所述履带辊后铺设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上,通过所述轴套的转动带动其执行载货平台出货任务。进一步的,所述履带安装基座末端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罩,以防止粉尘掉落到各部件配合处,并且为所述履带安装基座的末端提供强度支持。进一步的,所述履带辊通过所述轴套提供的自润滑保持与所述轴套之间的活动连接关系。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相对于所述履带安装基座(为可拆卸式轴套,磨损后更换新轴套即可。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直齿轮与所述辅助直齿轮的齿数和大小均相同,以保证所述主传动冠齿轮两端受力保持平衡。当主传动冠齿轮顺时针转动(垂直图面正看)时,带动从动直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履带逆时针方向,进而最终带动贩卖商品向顶端移动完成送货;同时,辅助直齿轮在履带辊的另一端进行空转,不产生动力输入,只提供受力平衡支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冠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履带运动,只要在轴向定位部分稍作设计即可,不仅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方便安装,传递扭矩大,并且可在传动机构过载时可以使其齿轮“打滑”,提供自我保护作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主传动冠齿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冠齿轮1、辅助直齿轮2、轴套3、从动直齿轮4、防尘罩6、履带5、履带安装基座7和履带辊。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为以上除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之外各件的安装平台,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共同组成一个载物送货机构。所述履带辊的左右两端套设有一个所述轴套3,所述履带辊通过两个所述轴套3水平安装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末端的履带辊安装支架上,所述履带辊通过所述轴套3提供的自润滑保持与所述轴套3之间的活动连接关系,且所述轴套3相对于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为可拆卸式轴套,磨损后更换新轴套即可。所述从动直齿轮4固定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一端,所述辅助直齿轮2活动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另一端,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位于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的后方,所述从动直齿轮4和所述辅助直齿轮2分别位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圆周直径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的冠齿啮合,所述从动直齿轮4与所述辅助直齿轮2的齿数和大小均相同,以保证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两端受力保持平衡。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是本履带机构的动力传递者,在安装到货仓上之前,它是自由的,不与任何机构固定相联接;安装到货仓上时,它作为动力输出的传动轴。所述从动直齿轮4通过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为本履带机构提供动力输入。所述辅助直齿轮2不产生动力输入,在所述履带辊上进行空转,只为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提供受力平衡支撑。所述防尘罩6设置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的末端外部,以防止粉尘掉落到各部件配合处,并且为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的末端提供强度支持。所述履带5在绕过所述履带辊后铺设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上,通过所述履带辊的转动带动其执行载货平台出货任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冠齿轮(1)、辅助直齿轮(2)、轴套(3)、从动直齿轮(4)、履带(5)、履带安装基座(7)和履带辊;所述履带辊的左右两端套设有一个所述轴套(3),所述履带辊通过两个所述轴套(3)水平安装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末端的履带辊安装支架上,所述从动直齿轮(4)固定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一端,所述辅助直齿轮(2)活动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另一端,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位于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的后方,所述从动直齿轮(4)和所述辅助直齿轮(2)分别位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圆周直径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的冠齿啮合,所述履带(5)在绕过所述履带辊后铺设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履带冠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冠齿轮(1)、辅助直齿轮(2)、轴套(3)、从动直齿轮(4)、履带(5)、履带安装基座(7)和履带辊;所述履带辊的左右两端套设有一个所述轴套(3),所述履带辊通过两个所述轴套(3)水平安装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末端的履带辊安装支架上,所述从动直齿轮(4)固定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一端,所述辅助直齿轮(2)活动套设在所述履带辊的另一端,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位于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的后方,所述从动直齿轮(4)和所述辅助直齿轮(2)分别位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圆周直径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主传动冠齿轮(1)的冠齿啮合,所述履带(5)在绕过所述履带辊后铺设在所述履带安装基座(7)上。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定军
申请(专利权)人:桥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