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地震勘探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在亚特兰大召开的第54届地球物理勘探学家协会年会上设置了地震速度成像研究内容的专题之后,经过以Daily,Somerstein,Bishop,Dyer和Worthington等人为代表的大量研究,地震波速度反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数值模拟得以迅速的发展。就多种波旅行时联合速度反演这一重要分支而言,其发展现状如下:1992年,Zelt提出了一种基于任意类型的地震体波的同时确定二维地壳的速度及界面形态的地震旅行时反演方法。1995年,华标龙推导出了二维层状介质中适用于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地震波旅行时对界面偏导数的公式,并将其用于二维层状介质中界面和速度的联合反演。1997年,McCaughey利用透射波、广角反射以及折射旅行时来同时反演速度和界面深度,该方法通过对系数矩阵内不同量纲的值加以权衡值,并在反演中加入正则化来稳定反演的解。1998年,ZhangJie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折射波和反射波旅行时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折射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结合实际地表情况,在三维地震施工前布设好台站,进行连续记录;步骤2:对台站和三维地震坐标系统进行匹配,使两种观测系统的坐标统一;步骤3:从连续记录的台站数据中,截取放炮时间段内的数据;步骤4:将截取的台站记录数据与三维地震记录的数据进行匹配,使两种数据做到时间上的同步;步骤5:在匹配后的台站数据上进行初至波到时拾取;步骤6:在三维地震数据上进行反射波到时拾取;步骤7:建立地下初始速度模型;步骤8:利用拾取的台站初至波走时和三维地震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结合实际地表情况,在三维地震施工前布设好台站,进行连续记录;步骤2:对台站和三维地震坐标系统进行匹配,使两种观测系统的坐标统一;步骤3:从连续记录的台站数据中,截取放炮时间段内的数据;步骤4:将截取的台站记录数据与三维地震记录的数据进行匹配,使两种数据做到时间上的同步;步骤5:在匹配后的台站数据上进行初至波到时拾取;步骤6:在三维地震数据上进行反射波到时拾取;步骤7:建立地下初始速度模型;步骤8:利用拾取的台站初至波走时和三维地震反射波走时进行多尺度联合层析反演;步骤9:当反演结果收敛时,将结果输出作为最终反演的速度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台站的布设采用的是平行交错式图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的台站可连续记录至少4天,采集的数据自动存储在自身携带的存储卡上,更换备用电池后可继续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台站采用挖坑掩埋的方法,保证台站距地表最少6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两种观测系统的坐标匹配方法是利用台站与检波器重合点的检波器坐标求取未知的台站坐标,通过求解如下方程组求取与检波器坐标一致的台站坐标:其中,(x,y)为待求台站的坐标,(x1,y1)、(x2,y2)、(x3,y3)为待求台站附近三个台站的坐标,d1、d2、d3分别为待求台站到附近三个台站的距离,该距离通过手持GPS设备测量的坐标计算得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从连续记录的台站数据中截取放炮时间段内的数据,首先抽样统计台站计时系统与三维地震计时系统的大概时差范围,然后以三维地震记录的每一炮的野外放炮时间为中心,前后截取时差范围内的数据输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截取的台站记录数据与三维地震记录的数据进行匹配前,需要进行两种记录波形的匹配,使两种记录的波形尽量保持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新民,芮拥军,崔庆辉,赵胜天,刁瑞,冮明川,隋旭强,王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