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320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包括一机柜,机柜内包括: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通讯单元和中央处理器,其中标准计量模块、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通讯单元,都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电流输入单元和电压输入单元都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前人工周期检定工作量大、路途遥远、工作强度高和管理效率低,以及人工周期检定导致不能及时处理故障,和多次对计量屏上的接线端子进行松开和旋紧等操作导致接线端子松动或滑丝等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记录是电网运行技术经济指标核算的基础,更是贸易双方结算电费的法定依据。目前,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方法主要是操作人员定期携带仪器终端到现场进行周期检验;检测周期,如:关口电能表每年4次,PT二次压降每2年1次,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为每5或10年1次。这样导致人工周期检定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同时在幅员辽阔的省份涉及路途遥远、人工管理流程繁冗、管理效率低;而且人工周期检定周期长和故障处理周期长,对于周期检测之间电能计量装置出现的故障、窃电或超差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当计量装置在某个检定周期内发生故障时,可能需要等到下一次检定时才能发现故障;而且人工周期检定,需要每次在对电能表进行现场精度测试时,需要将被检表的电流回路与标准表串联、被检表的电压回路与标准表并联,这样就要对计量屏上的接线端子进行松开和旋紧等操作,多次以后常有接线端子松动或滑丝等现象,存在较大的故障隐患。因此,当前需要提供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以解决当前人工周期检定工作量大、路途遥远、工作强度高和管理效率低,以及人工周期检定导致不能及时处理故障,和多次对计量屏上的接线端子进行松开和旋紧等操作导致接线端子松动或滑丝等现象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包括一机柜,机柜内包括: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通讯单元和中央处理器,其中标准计量模块、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通讯单元,都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电流输入单元和电压输入单元都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力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所述机柜内还包括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都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力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所述机柜内还包括标准计量模块和脉冲采集单元,脉冲采集单元的一端连接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脉冲采集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标准计量模块,标准计量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力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所述机柜内还包括通道切换单元,其中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脉冲采集单元都是通过通道切换单元,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进行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力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所述通讯单元为支持RS232协议、GSM、GPRS、CDMA、PSTN或INTERNET的通信方式的通讯单元。进一步地,上述电力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所述机柜内还包括一独立工作电源单元,独立工作电源单元的电压为交流150至240V。通过上述方案,应用本技术,可以实现对电量装置全面的监测,有效地解决人工现场周期检定的检定周期和故障处理周期长,周期检测之间电能计量装置出现的故障或超差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周期检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路途遥远等问题,不需要多次对计量屏上的接线端子进行松开和旋紧操作;本技术可作为一套独立的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电量装置管理的自动化管理。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的所有功能单元均集中在一个机柜中;通过敷设各种信号电缆,将被监测回路的各种信号引入到系统各功能单元进行采集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包括一机柜10,机柜10内包括:电流输入单元101、电压输入单元102、通讯单元103和中央处理器104,其中电流输入单元101、电压输入单元102和通讯单元103,都与中央处理器104相连接,电流输入单元101和电压输入单元102都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N相连接。所述机柜10内还包括存储单元105和显示单元106,其中存储单元105和显示单元106,都与所述中央处理器104相连接。上述设置方便记录信息的存储和操作人员的非现场观察。所述机柜内还包括标准计量模块107和脉冲采集单元108,脉冲采集单元107的一端连接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N,脉冲采集单元107的另一端连接标准计量模块108,标准计量模块108与所述中央处理器104相连接。(系统采用内置高准确度标准表(即标准计量模块108),将被监测电能表的脉冲引入脉冲采集单元107,经信号整形和预处理后,被测电表的脉冲与标准计量模块108的标准电能脉冲进行比较、计算,得到电能表的误差。)所述通讯单元为支持RS232协议、GSM、GPRS、CDMA、PSTN或INTERNET的通信方式的通讯单元。(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采用ModbusRTU协议,通过点对点发送模式。通信接口采用RS232接口,利用转换装置可实现RS232与其他通讯网络对接。整个通信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通讯方案。既可采用RS232协议的本地串行通信,也可以采用GSM、GPRS、CDMA、PSTN、INTERNET等远程通信方式。)上述设置可以使系统的通讯适应性更强,可以应用多种传输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所述机柜10内还包括一通道切换单元109,其中电流输入单元101、电压输入单元102和脉冲采集单元108都是通过通道切换单元109,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N进行连接。通道切换单元109方便在控制中心的统一命令下对一组电量装置循环测试。其中,用一台本电力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同一个变电站内的多条回路的电量装置实时监测,多回路切换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只有先对被监测电量装置的各种信号进行准确、可靠的选择切换,系统功能才能准确、安全地得以实现。电压信号和脉冲信号采用多路继电器选择切换的方式实现切换;对各继电器进行准确控制,其控制以“先断开、后选择”为原则,确保各回路运行的安全运行。电流信号的采集、切换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通过切换单元109将回路电流进行“电流-电压”转换,转换成电压信号;第而步,将该电压信号在切换单元109中,进行选择切换;第三步,切换后的信号通过电流输入单元101进行采集处理。实现对电流信号的切换输入、转换及采集处理。所述机柜内还包括一独立工作电源单元110,独立工作电源单元的电压为交流150至240V(其中独立工作电源单元需要单独引入,为独立电源),这样确保系统的安全,不会受到所监测电网的故障影响。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优选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柜,机柜内包括: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通讯单元和中央处理器,其中标准计量模块、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通讯单元,都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电流输入单元和电压输入单元都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内还包括标准计量模块和脉冲采集单元,脉冲采集单元的一端连接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脉冲采集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标准计量模块,标准计量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机柜内还包括通道切换单元,其中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脉冲采集单元都是通过通道切换单元,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电量的电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柜,机柜内包括: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通讯单元和中央处理器,其中标准计量模块、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通讯单元,都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电流输入单元和电压输入单元都与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内还包括标准计量模块和脉冲采集单元,脉冲采集单元的一端连接需要检测的各电量装置,脉冲采集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标准计量模块,标准计量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机柜内还包括通道切换单元,其中电流输入单元、电压输入单元和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德谦燕伯峰苏焰谭清王文杰苏浩张磊魏中强杨曦白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