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302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加热系统、蓄热系统、供蒸汽系统、供热水系统和补水系统;其中,所述电加热系统、蓄热系统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中设有供蒸汽系统和供热水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为所述供蒸汽系统和供热水系统提供热源;所述供热水系统和供蒸汽系统两部分并联在电加热系统和蓄热系统的回路上。该系统及方法能有效利用产热系统产生的热量,是一种集产热、储热、供热于一体的蓄热式电供热水‑蒸汽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供暖已经不再只是北方人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安装供暖系统。现在的供暖有几种方式,一是集中供暖,多在北方地区,属于市政工程,大多数集中供暖工程通过烧煤来产生热能,通过水暖暖气片通入到热用户中;二是家庭供暖系统,一般采用地暖、暖气片等方式,通过电暖或者水暖供热。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蓄冷系统是利用低谷电制冷并将冷量存储于相变材料中,在用电高峰期,少开或者不开制冷机,充分利用夜间存储的冷量进行供冷,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大幅节省运行成本。上述供热系统均缺少蓄热装置或者蓄热装置的热量散失大,热量直接从产生的装置中流入热用户,消耗巨大,热能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有效利用低谷电进系统产生的热量,是一种集产热、储热、供热于一体的蓄热式电供热水-蒸汽系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加热系统、蓄热系统、供蒸汽系统、供热水系统和补水系统;其中,所述电加热系统、蓄热系统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中设有供蒸汽系统和供热水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为所述供蒸汽系统和供热水系统提供热源;所述供热水系统和供蒸汽系统两部分并联在电加热系统和蓄热系统的回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加热系统、蓄热系统、供蒸汽系统、供热水系统和补水系统;其中,所述电加热系统、蓄热系统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中设有供蒸汽系统和供热水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为所述供蒸汽系统和供热水系统提供热源;所述供热水系统和供蒸汽系统两部分并联在电加热系统和蓄热系统的回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系统和高压电网采用高压接触器柜进行连接,直接对蓄热系统进行加热;所述蓄热系统为通过内、外壳体、保温层和储热砖构成的蓄热装置;所述电加热系统流出的热空气通入蓄热系统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保温层和多层储热砖;其中,所述储热砖由横纵交替堆垛结构,所述堆垛结构中间留有风道,热风可通过风道与储热砖进行换热;所述横储热砖为一层多排紧密相连的储热砖构成的横储热单元;所述纵储热砖为一层多排纵排排列的,各排间有间隔的储热砖构成的纵储热单元;所述内壳体为设置于储热砖外的密封结构,所述外壳体固定于内壳体外,所述内、外壳体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低导热系数材料制成,包括聚氨酯发泡树脂、蛭石、泡沫玻璃或陶瓷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砖是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或显热材料或者由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与显热材料组合所制成,所述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是0~8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系统包括第一气水换热器、供热水系统阀门、供热水系统水泵、热用户和管道;所述第一气水交换器连接在第一回路中,其入气口和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到蓄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所述第一气水交换器内的热水管通过管道流入热用户中,再通过水泵将热用户中的冷水回流入第一气水交换器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变蓄热式电热蒸汽与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蒸汽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供蒸汽系统阀门,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第二气水换热器和汽包,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汽包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立奎张叶龙赵伟杰贾亦轩陆民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合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