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146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熔盐复合材料包括熔盐相变材料,熔盐相变材料的内部分布有纳米碳微网络结构,纳米碳微网络结构包括纳米碳片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熔盐相变材料和膨胀的石墨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以使得膨胀的石墨原位剥离形成所述纳米碳片层。通过原位剥离法,以膨胀石墨为碳前驱体,碳化硅纳米线为微结构修饰剂,采用原位剥离法,利用熔盐相变材料离子剥离的固有优势,一步制得具有仿木质部结构的微网络纳米碳基熔盐复合储热材料。该储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和良好的热传导性,可实现快速、大量存储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储热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相变储热体系以其高效储能、温度稳定、占地面积小、灵活释放热能等优势,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建筑节能、余热回收等领域,通过高效储存和释放热能,实现能源的优化管理和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2、但是由于相变材料本身热导率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高效储释热的需求,从而通过添加导热增强剂来提高器本身的热导率。纳米碳基材料因其轻质、高热导率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作导热增强剂,常被用来改善相变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然而,纳米碳基材料的高表面能易导致其聚集,增加复合材料界面热阻,从而降低导热性能。

3、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通过表面改性和官能团接枝等技术调节纳米碳间的相互作用,以减少聚集现象。然而传统制备方法仍然无法规避高含量纳米碳基材料的非均匀分散问题,同时表面处理不可避免引入缺陷,增加声子散射,影响其导热性能。因此,亟需通过优化导热增强相变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以实现导热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p>4、鉴于此,特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熔盐相变材料,所述熔盐相变材料的内部分布有纳米碳微网络结构,所述纳米碳微网络结构包括纳米碳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微网络结构还包括碳化硅纳米线,所述纳米碳微网络结构为纳米片-线交织结构,优选地,所述纳米碳片层与所述碳化硅纳米线的质量比为(12~1):1,更优选为(8~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网络结构在所述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熔盐相变材料,所述熔盐相变材料的内部分布有纳米碳微网络结构,所述纳米碳微网络结构包括纳米碳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微网络结构还包括碳化硅纳米线,所述纳米碳微网络结构为纳米片-线交织结构,优选地,所述纳米碳片层与所述碳化硅纳米线的质量比为(12~1):1,更优选为(8~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网络结构在所述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6%,优选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相变材料为多元熔盐,优选为三元共晶熔盐,更优选地,所述三元共晶熔盐由锂基氟盐、氯盐和硝酸盐组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网络导热增强纳米碳基熔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含有熔盐相变材料和膨胀的石墨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以使得膨胀的石墨原位剥离形成所述纳米碳片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琪金翼谈玲华贾亦轩丁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合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