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管与分风箱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898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风管与分风箱的连接结构,包括分风箱、连接件、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分风箱中的箱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固装有挡板,挡板朝向所述箱体的外侧隆起,并且挡板上都开设有多个出风孔;第一风管与出风口相连,连接件中的内套管分别套设在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上,分别与内套管两端螺纹连接的两外套管将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夹紧,内套管上装有转轴,转轴置于内套管内的端部上装有控制该内套管开闭的阀片。上述连接结构,第一风管的一端与分风箱上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在内套管中,第二风管的端部插在内套管的另一端,通过拧紧外套管,可使得分风箱、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牢牢固定,且密封压紧,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管与分风箱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通风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风管与分风箱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空气的物理属性,热的空气会带着污浊的空气漂浮在房间的顶部,相对干净的空气会沉淀在房间的下部。而传统建筑的换风系统通常采用顶棚送风(上送风)的方式,新风从顶部送风进来,和室内的污浊空气混合、一部分稀释新风后再在房间内循环,一部分空气直接通过新风机组抽到室外去。而采用地送风新技术,地板送风的送风口一般与地面平齐设置,地面需架空,下部空间用作布置送风管或直接用作送风静压箱,送风通过地板送风口进入室内,与室内空气发生热质交换后从房间上部(顶棚或者工作区之上)的出风口排出。通过对比不难得出,用户在室内活动大都为坐姿,因此一般在距离地面1.3米左右的高度呼吸新鲜空气常规的新风通过顶部送风下来,很难到达我们的呼吸道,但地送风的方式通过置换室内空气的方式很容易得到100%新风。现有的地送风系统所采用的圆形风管和分风箱之间主要采用抱箍式连接,这种抱箍式连接容易造成风管连接不严密,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便于操作,且能够使得连接处更加严密的新型风管与分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风管与分风箱的连接结构,包括分风箱、连接件、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箱包括箱体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该箱体顶部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固装有可将出风口全面覆盖并与所述箱体壁厚相等的挡板,挡板朝向所述箱体的外侧隆起,并且挡板上都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分风箱上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并连通,并且出风口上的挡板位于第一风管内;所述连接件包括:内套管,其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风管的端部上,且内套管的两端均螺接有外套管;该内套管的两端部均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套管的内壁面上分成相连的内螺纹段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管与分风箱的连接结构,包括分风箱、连接件、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箱包括箱体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该箱体顶部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固装有可将出风口全面覆盖并与所述箱体壁厚相等的挡板,挡板朝向所述箱体的外侧隆起,并且挡板上都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分风箱上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并连通,并且出风口上的挡板位于第一风管内;所述连接件包括:内套管,其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风管的端部上,且内套管的两端均螺接有外套管;该内套管的两端部均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套管的内壁面上分成相连的内螺纹段和内凸段,一外套管的内凸段向内隆起用于夹紧第一风管,另一外套管的内凸段向内隆起用于夹紧第二风管;转轴,其一端伸入到所述内套管内并可在该内套管上转动;该转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内套管的中心轴线垂直;阀片,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置于所述内套管内,并随该转轴转动,用于控制该内套管的开闭。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王成宇宗里刚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