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加热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82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层加热房,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加热工位、运输工位以及等待工位,加热工位上设有两层加热房,两层加热房内设有固定的安放架,加热工位的左右两侧各设有等待工位,等待工位上设有固定的安放架,运输工位上设有提升运输装置,提升运输装置中设有公用接驳轨道车,公用接驳轨道车上设有安放架,安放架上设有罐体,公用接驳轨道车上的安放架与加热工位上的安放架以及等待工位上的安放架相互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层加热房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罐体运输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有效的保证了双层加热房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加热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加热房。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低温压力容器的抽真空加热系统,多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的控制生产模式,加热房为单层,压力容器进出烘房为人力、或钢丝绳、或比较笨拙机械装置拉进拉出,加热房的门体为手动关闭,在生产过程中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同时单层的烘房占地面积比较大,浪费了大量的立体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双层加热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层加热房,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加热工位、运输工位以及等待工位,加热工位和等待工位均设在底座上的左半部分,运输工位设置在底座上的右半部分,加热工位上设有两层加热房,两层加热房包括上层加热房和下层加热房,上层加热房至少包括两个第一房间,下层加热房至少包括两个第二房间,第一房间内和第二房间内均设有固定的安放架,加热工位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等待工位,每个等待工位上设有一个固定的安放架,所述运输工位上设有提升运输装置,提升运输装置中至少设有一个公用接驳轨道车,公用接驳轨道车上设有安放架,安放架上设有罐体,公用接驳轨道车上的安放架与加热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加热工位、运输工位以及等待工位,加热工位和等待工位均设在底座(1)上的左半部分,运输工位设置在底座(1)上的右半部分,加热工位上设有两层加热房,两层加热房包括上层加热房(29)和下层加热房(30),上层加热房(29)至少包括两个第一房间,下层加热房(30)至少包括两个第二房间,第一房间内和第二房间内均设有固定的安放架,加热工位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等待工位,每个等待工位上设有一个固定的安放架,所述运输工位上设有提升运输装置,提升运输装置中至少设有一个公用接驳轨道车(4),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设有安放架,安放架上设有罐体(3),公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加热工位、运输工位以及等待工位,加热工位和等待工位均设在底座(1)上的左半部分,运输工位设置在底座(1)上的右半部分,加热工位上设有两层加热房,两层加热房包括上层加热房(29)和下层加热房(30),上层加热房(29)至少包括两个第一房间,下层加热房(30)至少包括两个第二房间,第一房间内和第二房间内均设有固定的安放架,加热工位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等待工位,每个等待工位上设有一个固定的安放架,所述运输工位上设有提升运输装置,提升运输装置中至少设有一个公用接驳轨道车(4),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设有安放架,安放架上设有罐体(3),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的安放架与加热工位上的安放架以及等待工位上的安放架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运输装置中设有两个公用接驳轨道车(4),加热工位上同一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共用一个加热系统(28)和一个抽真空系统(31),两层加热房是由第二支撑杆(34)、横杆(35)、纵杆(36)、墙板以及隔板组成,其中第二支撑杆(34)分为左右两排,每排至少包括三根第二支撑杆(34),每排第二支撑杆(34)上设置一根纵杆(36),两根纵杆(36)上至少设置有三根横杆(35),横杆(35)的底部与纵杆(36)的顶部连接,墙板第二房间内的安放架和等待工位的安放架均通过垫高柱(5)与底座(1)连接,第一房间内的安放架与横杆(35)和纵杆(3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加热房的前侧设有楼梯(32),上层加热房(29)的前侧设有与楼梯(32)连接的走道(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提升架(14),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等待工位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提升架(14)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设有四个第一电动机(16),每个第一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一个绕线辊(17),每个提升架(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块可以上下移动的配重块(19),每个提升架(14)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顶部侧板(21),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底座(1)上设的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分别为设置在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C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D,两个提升架(14)之间悬空架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两个提升架(14)之间悬空架设的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中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26)为第一滑动轨道A,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26)为第一滑动轨道B,底座(1)上至少设有左右两排第一辅助立杆(24),每排第一辅助立杆(24)中至少包括三根第一辅助立杆(24),右排第一辅助立杆(24)设在第一滑动轨道(26)的右侧,右排第一辅助立杆(24)中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第一辅助立杆(24)上设有与第一滑动轨道B连接的第一辅助支杆(25),两层加热房上设有延伸支杆与第一滑动轨道A连接,提升架(14)下方的底座(1)上设有基础架(27),基础架(27)上设有两个第二滑动轨道(2),两个第二滑动轨道(2)中设置在左侧的为第二滑动轨道A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二滑动轨道B,第一滑动轨道C、第一滑动轨道A以及第二滑动轨道A设在同一垂直平面上,第一滑动轨道D、第一滑动轨道B以及第二滑动轨道B设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基础架(27)上设有公用接驳轨道车(4),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设有安放架,安放架上设有罐体(3),所述基础架(27)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条第一连接绳(18),第一连接绳(18)与绕线辊(17)一一对应,基础架(27)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条第二连接绳(22),所述提升架(14)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夹板,一组夹板包括两块夹板,两块夹板中的内侧的夹板为第一夹板(40),两块夹板中的外侧的夹板为第二夹板(39),第一夹板(40)的顶部和第二夹板(39)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辅助滚轮(20),第一夹板(40)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与第一连接绳(18)一一对应,第二夹板(39)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与第二连接绳(22)对应,每个配重块(19)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二辅助滚轮(23),第二辅助滚轮(23)与第二连接绳(22)一一对应,第一辅助滚轮(20)的表面和第二辅助滚轮(23)的表面均设有一条引线槽,第一连接绳(18)的一端与基础架(27)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18)的另一端沿着对应的第一夹板(40)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顶部的引线槽引出与对应的绕线辊(17)连接,第二连接绳(22)的一端与基础架(27)连接,同在左侧的两条第二连接绳(22)的另一端从第二夹板(39)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顶部的引线槽和配重块(19)上的第二辅助滚轮(23)底部的引线槽引出与左侧的顶部侧板(21)连接,同在右侧的两条第二连接绳(22)的另一端从第二夹板(39)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顶部的引线槽和配重块(19)上的第二辅助滚轮(23)底部的引线槽引出与右侧的顶部侧板(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接驳轨道车(4)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12)和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滚轮(12)连接,达到控制滚轮(12)旋转的目的,另外三个滚轮(12)均是可以旋转的,四个滚轮(12)的表面设有轨道槽,第二滑动轨道(2)嵌在轨道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两侧的内壁上各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有导杆(13),凹槽内的安放架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辅助块,辅助块套在导杆(13)上,辅助块可以在导杆(13)上左右滑动,所述凹槽前后两侧的公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忠黄昌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龙鹰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