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专利>正文

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76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导油柱和栅格板,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圆柱状的污油存储罐,且污油存储罐底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排污管,而污油存储罐右端侧壁下方设置有出油管,并且出油管上方的污油存储罐上设置有液位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气分离桨和集油板的设置,从而使得吹扫在油气分离桨上的油气能够有更多的停留时间,便于油气分离,尤其油气中的油质能够粘附在聚油盘上,能够提高油气分离效率,经过油气分离桨分离的油能够汇聚在聚油槽中,并且在刮油板的辅助下快速流入下方的污油存储罐中,并且油气分离桨以油气自身的进管压力作为自身转动推动力,节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气分离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器,是把油井生产出的原油和伴生天然气分离开来的一种装置。油气分离器置于潜油离心泵和保护器之间,将井液中的游离气体与井液分离,液体送给潜油离心泵,气体释放到油管和套管环形空间,如专利申请书CN201320296352.7中一种一种油气分离器及油气分离管路,油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出油口、第一筒体,油气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和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内表面具有吸附层;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均位于油气分离器内,第一筒体部分置于第二筒体的腔内,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筒体上具有多个与吸附层相对应的通孔,顶部与第一筒体之间具有盖体,盖体能覆盖第一筒体的流通孔,进气口位于第一筒体范围内,出油口位于第一筒体范围外,出气口位于第二筒体范围外;气流小时,盖体覆盖流通孔,气流大时,盖体与第一筒体脱离。该油气分离器的安全性高,分离效果好,且无需维修。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以及上述专利中的油气分离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尽量减少店里设备的使用,而在进行油气分离的过程中,单纯的考靠油气中的不同介质的自身重量差异进行分离,则分离效果较差,而且如上述专利中的油气分离装置,一旦管道中气速过快则会导致气体中夹带油质的现象发生。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单纯的考靠油气中的不同介质的自身重量差异进行分离,则分离效果较差,而且,一旦管道中气速过快则会导致气体中夹带油质的现象发生的问题。本技术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污油存储罐,油气初分器,油气二次分离器,上顶板,压力表,出气管,集束器,油气分离桨,集油板,中隔离板,污油导流槽,环板,捕雾器,出油管,液位计,排污管,油气进管,密封板,通孔,聚油盘,刮油板,聚油槽,导油柱和栅格板,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圆柱状的污油存储罐,且污油存储罐底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排污管,而污油存储罐右端侧壁下方设置有出油管,并且出油管上方的污油存储罐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污油存储罐顶部固定设置有油气初分器,且油气初分器的左端侧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油气进管;所述油气初分器顶部固定套接有油气二次分离器,且油气二次分离器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顶部中央向上固定设置有出气管,并且上顶板上固定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底部与油气二次分离器内部相连通;所述油气初分器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油气分离桨,且油气分离桨顶端固定连接在油气初分器顶部内壁中镶嵌的隔离板底面上,而油气分离桨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油气初分器底部的集油板的顶部;所述油气初分器顶部与出气管之间设置有集束器,且集束器内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上顶板底部的油气二次分离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方的油气二次分离器中分别设置有环板和捕雾器,且环板在捕雾器上方,而捕雾器顶部的圆盘与环板相平齐。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分离桨为六组板状桨片共同组成,且油气分离桨的每个桨叶两侧均设置有圆形的聚油盘。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板上部设置有两个依次减小的圆环状的聚油槽,且聚油槽中均开设有与污油存储罐相通的通孔,并且油气分离桨底部上又设置有两个与聚油槽结构相适应的刮油板。进一步的,所述中隔离板为上窄下宽的柱状结构,而中隔离板上方的捕雾器恰为上宽下窄的柱状结构,并且捕雾器的顶部为若干栅格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初分器和油气二次分离器的内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竖状的污油导流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油气分离桨和集油板的设置,通过油气分离桨为六组板状桨片共同组成,且油气分离桨的每个桨叶两侧均设置有圆形的聚油盘,从而使得吹扫在油气分离桨上的油气能够有更多的停留时间,便于油气分离,尤其油气中的油质能够粘附在聚油盘上,能够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并且集油板上部设置有两个依次减小的圆环状的聚油槽,且聚油槽中均开设有与污油存储罐相通的通孔,并且油气分离桨底部上又设置有两个与聚油槽结构相适应的刮油板,从而使得经过油气分离桨分离的油能够汇聚在聚油槽中,并且在刮油板的辅助下快速流入下方的污油存储罐中,并且油气分离桨以油气自身的进管压力作为自身转动推动力,节能安全。污油导流槽和捕雾器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分离装置上端的油气混合物能够二次分离,并且经过分离后的污油能够贴装置内壁滑落到下方的污油存储罐中集中进行处理。本技术通过以上各种结构相互配合,综合实现了具有更加高效的油气分离性能,使得油气分离比高达90%,尤其降低了传统卧式的油气分离器中气速过高夹带油质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左前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后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无出气管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半剖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2-污油存储罐,3-油气初分器,4-油气二次分离器,5-上顶板,6-压力表,7-出气管,8-集束器,9-油气分离桨,10-集油板,11-中隔离板,12-污油导流槽,13-环板,14-捕雾器,201-出油管,202-液位计,203-排污管,301-油气进管,501-密封板,801-通孔,901-聚油盘,902-刮油板,1001-聚油槽,1002-导油柱,1401-栅格板14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污油存储罐2,油气初分器3,油气二次分离器4,上顶板5,压力表6,出气管7,集束器8,油气分离桨9,集油板10,中隔离板11,污油导流槽12,环板13,捕雾器14,出油管201,液位计202,排污管203,油气进管301,密封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污油存储罐,油气初分器,油气二次分离器,上顶板,压力表,出气管,集束器,油气分离桨,集油板,中隔离板,污油导流槽,环板,捕雾器,出油管,液位计,排污管,油气进管,密封板,通孔,聚油盘,刮油板,聚油槽,导油柱和栅格板,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圆柱状的污油存储罐,且污油存储罐底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排污管,而污油存储罐右端侧壁下方设置有出油管,并且出油管上方的污油存储罐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污油存储罐顶部固定设置有油气初分器,且油气初分器的左端侧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油气进管;所述油气初分器顶部固定套接有油气二次分离器,且油气二次分离器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顶部中央向上固定设置有出气管,并且上顶板上固定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底部与油气二次分离器内部相连通;所述油气初分器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油气分离桨,且油气分离桨顶端固定连接在油气初分器顶部内壁中镶嵌的隔离板底面上,而油气分离桨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油气初分器底部的集油板的顶部;所述油气初分器顶部与出气管之间设置有集束器,且集束器内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上顶板底部的油气二次分离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方的油气二次分离器中分别设置有环板和捕雾器,且环板在捕雾器上方,而捕雾器顶部的圆盘与环板相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缓冲瓶排污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污油存储罐,油气初分器,油气二次分离器,上顶板,压力表,出气管,集束器,油气分离桨,集油板,中隔离板,污油导流槽,环板,捕雾器,出油管,液位计,排污管,油气进管,密封板,通孔,聚油盘,刮油板,聚油槽,导油柱和栅格板,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圆柱状的污油存储罐,且污油存储罐底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排污管,而污油存储罐右端侧壁下方设置有出油管,并且出油管上方的污油存储罐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污油存储罐顶部固定设置有油气初分器,且油气初分器的左端侧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油气进管;所述油气初分器顶部固定套接有油气二次分离器,且油气二次分离器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顶部中央向上固定设置有出气管,并且上顶板上固定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底部与油气二次分离器内部相连通;所述油气初分器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油气分离桨,且油气分离桨顶端固定连接在油气初分器顶部内壁中镶嵌的隔离板底面上,而油气分离桨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油气初分器底部的集油板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