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600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吸泵的泵体组件流量不够稳定且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包括泵体,泵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腔、增压腔以及出水腔,本体上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泵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往内侧凹陷的安装部,安装部上固定有位于出水口处的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包括固定在安装部上的阀体,阀体上设有贯穿的流体通道,阀体内设有阀芯且阀芯能够封堵流体通道,阀芯的外端设有用于供干簧管感应的磁钢。本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具有流量稳定、便于流量控制阀的安装且结构较为紧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
本技术属于水泵
,涉及一种自吸泵,特别是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现有各种自吸泵(喷射泵、螺杆泵、高压自吸泵等),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如:底管漏气、进水位高或低、电压高或低等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导致自吸泵抽水效果不佳的状况,给广大用户带来不便,而用户多是非专业用户,很难准确判断自吸泵运转不佳的具体缘由,而且现有的穿自动自吸泵由于气水分离隔板及流道设计不合理,气水不能充分分离,导致水泵吸程不高,效率低。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自吸泵(申请号:201320507313.7),包括泵体、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箱、以及设于水箱上的光电压力开关,水箱内设有用于将水箱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的气水分离隔板,左腔室的上方设有气水分离挡板,气水分离隔板和气水分离挡板之间形成一斜向上的气水回流口。但该自吸泵的出水口位于泵体的一侧,尤其在小流量的工况下,其流量不够稳定,同时安装流量控制阀后且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流量稳定、便于流量控制阀的安装且结构较为紧凑的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包括泵体(1),所述的泵体(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腔(1a)、增压腔(1b)以及出水腔(1e),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进水口(1f)以及出水口(1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往内侧凹陷的安装部(1h),所述的安装部(1h)上固定有位于出水口(1g)处的流量控制阀(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2)包括固定在所述的安装部(1h)上的阀体,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贯穿的流体通道(2a),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芯且所述的阀芯能够封堵所述的流体通道(2a),所述的阀芯的外端设有用于供干簧管感应的磁钢(2b)。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包括泵体(1),所述的泵体(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腔(1a)、增压腔(1b)以及出水腔(1e),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进水口(1f)以及出水口(1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往内侧凹陷的安装部(1h),所述的安装部(1h)上固定有位于出水口(1g)处的流量控制阀(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2)包括固定在所述的安装部(1h)上的阀体,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贯穿的流体通道(2a),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芯且所述的阀芯能够封堵所述的流体通道(2a),所述的阀芯的外端设有用于供干簧管感应的磁钢(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腔(1b)上具有与进水腔(1a)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c)以及与出水腔(1e)相连通的出水通道(1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自吸泵的稳流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腔(1e)内设有条状的气水分离挡板(2f)以及气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恩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耀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