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59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真空泵。该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第二填料环、水封环和冷却水导流孔,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均安装在真空泵的壳体内并套设于真空泵的主轴上,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抵接,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的内壁与主轴抵接;水封环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之间;冷却水导流孔开设在壳体上,冷却水导流孔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冷却水导流孔的第二端与延伸至壳体内并与水封环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水封环渗透至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能够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的机械密封容易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真空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氢装置的真空泵的轴封形式为机械密封(以下简称“机封”),机封由于本身结构的缺陷容易发生泄漏,机封泄漏会导致真空泵运行时产生抽空现象,使系统内介质(煤气)出现含氧量高于标准0.5%,对后序脱氧装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会产生非温现象,进而影响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目前,制氢装置的真空泵的机封一般运行三到四个月就会出现机封泄漏,导致机封更换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真空泵,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的机械密封容易泄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将真空泵的壳体密封,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均安装在真空泵的壳体内并套设于真空泵的主轴上,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抵接,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的内壁与主轴抵接;水封环,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之间;冷却水导流孔,开设在壳体上,冷却水导流孔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冷却水导流孔的第二端与延伸至壳体内并与水封环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水封环渗透至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进一步地,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均为多个。进一步地,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填料环相互抵靠设置,两个第二填料环相互抵靠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分别与水封环的两个侧壁抵靠设置。进一步地,水封环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沿水封环的外壁的周向延伸。进一步地,水封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沿水封环的内壁的周向延伸。进一步地,水封环上开设有渗液孔,渗液孔沿水封环的轴心线方向延伸;其中,渗液孔的一端与第一导流槽或第二导流槽连通,渗液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填料环或第二填料环以将冷却水渗透至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进一步地,水封环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进一步地,密封结构还包括:填料压盖,安装在壳体上;其中,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结构,第一填料环、水封环以及第二填料环依次安装在台阶结构上,第二填料环与台阶结构的台阶面抵靠,填料压盖的端部与第一填料环抵接以将第一填料环、水封环以及第二填料环压紧。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真空泵,包括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为上述的密封结构。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将真空泵的壳体密封,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第二填料环、水封环和冷却水导流孔,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均安装在真空泵的壳体内并套设于真空泵的主轴上,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抵接,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的内壁与主轴抵接;水封环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之间;冷却水导流孔开设在壳体上,冷却水导流孔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冷却水导流孔的第二端与延伸至壳体内并与水封环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水封环渗透至第一填料环和第二填料环。能够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的机械密封容易泄漏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填料环;20、第二填料环;30、壳体;40、主轴;50、水封环;60、冷却水导流孔;70、填料压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密封结构用于将真空泵的壳体30密封,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10、第二填料环20、水封环50和冷却水导流孔60,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均安装在真空泵的壳体30内并套设于真空泵的主轴40上,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的外壁与壳体30的内壁抵接,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的内壁与主轴40抵接;水封环50设置在壳体30内并位于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之间;冷却水导流孔60开设在壳体30上,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二端与延伸至壳体30内并与水封环50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水封环50渗透至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将真空泵的壳体30密封,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10、第二填料环20、水封环50和冷却水导流孔60,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均安装在真空泵的壳体30内并套设于真空泵的主轴40上,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的外壁与壳体30的内壁抵接,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的内壁与主轴40抵接;水封环50设置在壳体30内并位于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之间;冷却水导流孔60开设在壳体30上,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二端与延伸至壳体30内并与水封环50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水封环50渗透至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能够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的机械密封容易泄漏的问题。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具有更好的密封性,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均为多个,可选地,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填料环10相互抵靠设置,两个第二填料环20相互抵靠设置。分别设置两个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既可以保证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真空泵的主轴40在运转过程中与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动密封,在主轴40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会产生大量热量。水封环50位于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之间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分别与水封环50的两个侧壁抵靠设置。水封环50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水封环50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沿水封环50的外壁的周向延伸,第二导流槽沿水封环50的内壁的周向延伸。即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均沿水封环的径向开设并呈环状延伸,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能够使冷却水沿水封环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水封环50上开设有渗液孔,渗液孔沿水封环50的轴心线方向延伸;其中,渗液孔的一端与第一导流槽或第二导流槽连通,渗液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填料环10或第二填料环20从而将冷却水均匀渗透至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对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冷却降温,避免局部产生过热。为了防止水封环50与主轴40接触而阻碍主轴40运转,同时防止水封环50磨损,进一步地,水封环50的内径大于主轴40的外径。即水封环50的内壁与主轴40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同时能够使水封环50的第二导流槽的冷却水能够通过间隙导流至第一填料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将真空泵的壳体(30)密封,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均安装在所述真空泵的壳体(30)内并套设于所述真空泵的主轴(40)上,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的外壁与所述壳体(30)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的内壁与所述主轴(40)抵接;水封环(50),设置在所述壳体(3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之间;冷却水导流孔(60),开设在所述壳体(30)上,所述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所述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二端与延伸至所述壳体(30)内并与所述水封环(50)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所述水封环(50)渗透至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将真空泵的壳体(30)密封,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填料环(10)和第二填料环(20),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均安装在所述真空泵的壳体(30)内并套设于所述真空泵的主轴(40)上,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的外壁与所述壳体(30)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的内壁与所述主轴(40)抵接;水封环(50),设置在所述壳体(3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之间;冷却水导流孔(60),开设在所述壳体(30)上,所述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一端与外部冷却水源连通,所述冷却水导流孔(60)的第二端与延伸至所述壳体(30)内并与所述水封环(50)相对,以使冷却水通过所述水封环(50)渗透至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均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填料环(10)相互抵靠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填料环(20)相互抵靠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环(10)和所述第二填料环(20)分别与所述水封环(50)的两个侧壁抵靠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育昭李亚军姬生亮王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