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42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应力计预埋装置包括子套筒和母套筒。子套筒的一端与传统套筒相同,以钢筋应力计的尺寸进行攻丝,另一端具有三开口,子套筒三开口端的组装的零件包括一个楔形按块、一个楔形推块和两个楔形锁块;母套筒的一端与传统套筒相同,以钢筋的尺寸进行攻丝,另一端的结构与子套筒相匹配,具有容纳子套筒的三开口端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力计预埋装置通过锁扣代替传统的套筒连接装置,能够使得应力计的安装程序得到简化,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水工建筑物的建造、运行逐步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许多地区新建的水工建筑物位置越来越偏僻,建造条件越来越恶劣,所遇到的不利因素也越来越多。为了研究水工建筑物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应力的实时监测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一般采用应力计进行直接测量。目前应力计的安装大多采用套筒连接法:钢筋切割→套丝→对焊→组装,其一般流程为:首先在预制厂制作30cm长的钢筋连接杆,连接杆需要与安装位置的钢筋型号相同;将连接杆一端通过套丝机器进行套丝处理;将定位好的测点处钢筋切断,通过对焊机将连接头未套丝端与连接杆对焊;通过旋转套筒将应力计两端连接到钢筋上完成仪器安装。传统的应力计安装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一方面安装方法繁琐,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测量电缆线缠绕难解和仪器精度受损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结构变形和稳定性的监测工作。分析其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点:1.人力物力问题。传统安装步骤较多,需要使用的设备也较多,有切割机、套丝机、对焊机和套筒加工车床等,每种机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其包括子套筒(1)和母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套筒(1)具有两端,其一端与传统套筒相同,以应力计的尺寸进行攻丝,形成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端,定义为P端,其另一端具有三开口,定义为O端;子套筒(1)O端的组装零件包括一个楔形按块(3)、一个楔形推块(4)、两个楔形锁块(5);所述母套筒(2)具有两端,其一端和传统套筒相同,以钢筋的尺寸进行攻丝,形成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端,定义为R端;其另一端定义为S端,其结构和子套筒(1)相匹配,具有容纳子套筒(1)O端的空腔,空腔的内径等于子套筒(1)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其包括子套筒(1)和母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套筒(1)具有两端,其一端与传统套筒相同,以应力计的尺寸进行攻丝,形成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端,定义为P端,其另一端具有三开口,定义为O端;子套筒(1)O端的组装零件包括一个楔形按块(3)、一个楔形推块(4)、两个楔形锁块(5);所述母套筒(2)具有两端,其一端和传统套筒相同,以钢筋的尺寸进行攻丝,形成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端,定义为R端;其另一端定义为S端,其结构和子套筒(1)相匹配,具有容纳子套筒(1)O端的空腔,空腔的内径等于子套筒(1)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套筒(1)是一种内径和应力计外径同尺寸的套筒,其具有三开口的O端,三开口的具体结构为:一个是在圆柱状子套筒(1)表面沿径向过中心轴线的径向贯通方孔(8),径向贯通方孔(8)内部相对放置两个相同的楔形锁块(5),径向贯通方孔(8)的形状、尺寸和楔形锁块(5)的形状相匹配;一个是从子套筒(1)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端沿中心轴线向径向贯通方孔(8)开设的轴向不贯通方孔(7),与径向贯通方孔(8)联通,并在穿过径向贯通方孔(8)后在径向贯通方孔(8)的侧壁上形成“V”形的凹槽,用来容纳楔形推块(4)限位槽卡住楔形锁块(5)的楔形尖端时向里推进的“V”形尖端结构;另一个是从子套筒(1)表面沿径向过中心轴线的径向不贯通方孔(6),至与轴向不贯通方孔(7)连通为止,开孔位置在P端和径向贯通方孔(8)的中间,径向不贯通方孔(6)内置楔形按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力计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按块(3)和子套筒(1)的径向不贯通方孔(6)相配套,其主体形状为横向截面为正方形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勇蔡正银关云飞张宁窦硕黄英豪张晨侯贺营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