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39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钢结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包括夹设在C型钢的上下翼缘板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均呈沿C型钢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上夹板和下夹板与C型钢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另一端朝C型钢腹板方向弯折构成折边。还包括长丝杆,长丝杆共同穿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第一通孔内,上夹板通过两颗适配在长丝杆上的上抵紧螺母与C型钢的上翼缘板顶紧,下夹板通过两颗适配在长丝杆上的下抵紧螺母与C型钢的下翼缘板顶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在C型钢上安装管线、桥架等,无需焊接和钻孔,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较轻等优点,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广泛采用。C型钢是目前钢结构建筑中主要采用的一种钢构件,以H型钢作为主梁,以C型钢作为主梁之间的连接梁。常规的C型钢主要包括腹板和设置在腹板两侧的翼缘板,腹板和翼缘板既可以由一张钢带滚压制成,也可以是通过不同的钢带焊接构成。目前,在钢结构建筑中,往往需要在C型钢下方吊挂各种管线、桥架、风管等,吊挂点通常直接焊接或先钻孔再通过丝杆连接。但焊接和钻孔的方式一方面会增加高空作业量,对安全作业埋下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会破坏构建表面的防腐层,安装完成后往往还需要补漆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钢结构连接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包括夹设在C型钢的上下翼缘板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呈沿C型钢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上夹板和下夹板与C型钢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另一端朝C型钢腹板方向弯折构成折边;还包括长丝杆,所述长丝杆共同穿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第一通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在C型钢(1)的上下翼缘板上的上夹板(2)和下夹板(3),所述上夹板(2)和下夹板(3)均呈沿C型钢(1)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上夹板(2)和下夹板(3)与C型钢(1)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另一端朝C型钢(1)腹板方向弯折构成折边(4);还包括长丝杆(5),所述长丝杆(5)共同穿设在上夹板(2)和下夹板(3)的第一通孔内,所述上夹板(2)通过两颗适配在长丝杆(5)上的上抵紧螺母(6)与C型钢(1)的上翼缘板顶紧,所述下夹板(3)通过两颗适配在长丝杆(5)上的下抵紧螺母(7)与C型钢(1)的下翼缘板顶紧;所述上抵紧螺母(6)之间、上抵紧螺母(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在C型钢(1)的上下翼缘板上的上夹板(2)和下夹板(3),所述上夹板(2)和下夹板(3)均呈沿C型钢(1)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上夹板(2)和下夹板(3)与C型钢(1)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另一端朝C型钢(1)腹板方向弯折构成折边(4);还包括长丝杆(5),所述长丝杆(5)共同穿设在上夹板(2)和下夹板(3)的第一通孔内,所述上夹板(2)通过两颗适配在长丝杆(5)上的上抵紧螺母(6)与C型钢(1)的上翼缘板顶紧,所述下夹板(3)通过两颗适配在长丝杆(5)上的下抵紧螺母(7)与C型钢(1)的下翼缘板顶紧;所述上抵紧螺母(6)之间、上抵紧螺母(6)与上夹板(2)之间、下抵紧螺母(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杨贵荣汤云华徐晓虹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华云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