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7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包括拉杆组件、驱动杆以及排水塞,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和拉杆,驱动杆和连接杆的其中之一设有多个固定孔,驱动杆和连接杆中的另一个则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可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驱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快速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下水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诸如浴室、浴盆、洗脸盆或洗手池等容器中,希望提供下水器、亦称排干装置来实现容器中的储水或排水。这样的排干装置通常呈现为排水塞的连动装置。例如,在一种现有的排干装置中,容器通过流出口与排流管相连通,在流出口附近设置有排水塞,该排水塞与操作杆如杠杆件一端相连,而杠杆件的另一端与朝下延伸的拉杆件相连,从而可以通过操作拉杆件以使得排水塞在闭合和打开该流出口的位置之间移动,并实现容器如浴室池、浴盆、洗脸盆或洗手池的储水或排水。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此类排干装置,即排水塞连动装置。在中国专利CN201410161720.6公开了一种排水塞连动装置,其包括排水塞、拉杆组件、接合机构以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杠杆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相互可操作连接的拉杆和连接杆;所述杠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可操作连接,所述杠杆件的第二端构造成适于操作所述排水塞;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杠杆件之一具有多个通孔且可滑动地安装所述接合机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杠杆件中的另一个构造成可穿过其中一个所述通孔且具有沿轴向间隔开的多个周向凸棱和在所述周向凸棱之间限定出的凹槽,所述接合机构构造成当滑入接合所述凹槽的位置时阻止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杠杆件中的所述另一个相对于通孔沿轴向移动。在中国专利CN201410161720.6中所述的排水塞连动装置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驱动杆与连接杆的固定位置靠近驱动杆的中部或者是靠近连接杆的中上部时,连接杆与杠杆件拆卸时,连接杆或杠杆件上的通孔必须沿设有凹槽的杠杆件或连接杆移动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得连接杆与杠杆件相互脱离。而中国专利CN200820094967.0也可以公开了一种排水塞连动装置,其包括一个拉杆、一连接杆、一驱动杆(即杠杆件)和一排水塞,该拉杆具有一底部,该底部形成一卡合部;该连接杆具有一顶端,该顶端对应该拉杆的卡合部设有一可供卡合部卡合固定的卡槽,该连接杆于远离该卡槽的一端间隔设有多个孔,该驱动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以第二端,临近该第一端的一段形成数个与该连接杆的孔配合的套合部,各套合部均可与各孔穿套定位;该排水塞具有一底部,该底部与该驱动杆的第二端连接。在中国专利CN200820094967.0中所述的排水塞连动装置中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驱动杆与连接杆的固定位置靠近驱动杆的中部或者是靠近连接杆的中上部,那么驱动杆和连接杆之间组装时,连接杆上的孔必须经过多个套合部才能到达所需固定位置,十分费时费力;而驱动杆和连接杆之间拆卸时,连接杆上的孔必须经过多个套合部才能使得连接杆与驱动杆相互脱离,也十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其可实现驱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快速组装和拆卸。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包括一个拉杆组件、一个驱动杆以及一个活动配合于排水管内的排水塞,所述驱动杆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驱动杆的前端从排水管的侧面伸入排水管内并与排水塞连接,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连接杆和一个拉杆,其中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一个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另一个则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可拆连接。每个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固定孔活动卡接的弹性卡钩。所述驱动杆上设有所述固定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所述固定件,一卡套可滑动的套设于驱动杆上;所述固定孔为圆孔,所述固定件为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卡槽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件的直径小于固定孔的孔径;所述卡套的一端设有分别用于卡住固定件的两个环形卡槽的两个卡爪。所述卡套的另一端设有推拉片。所述连接杆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容腔,容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螺孔,所述拉杆的底部插置于容腔内,所述螺孔配合有翼型螺丝。所述的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还包括一个连接座、一个连接盖和一个球状体;所述球状体固定于驱动杆上并位于驱动杆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连接座上形成有一供驱动杆的前端穿过的穿孔,所述连接盖上形成有供驱动杆的后端穿过的插孔,所述连接座和连接盖螺纹连接以形成一个限位腔,所述球状体可转动的容置于限位腔内;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上形成有呈筒状结构的安装口,所述驱动杆的前端从安装口伸入排水管内,所述连接座与安装口卡扣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前部伸入所述安装口内,所述连接座的后部设有两个连接卡爪,所述安装口的侧壁设有向外凸起并分别与两个连接卡爪卡接的两个卡台,两个卡台之间形成有供连接卡爪穿过的间隙。所述连接座的前部伸入所述安装口内,所述连接座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向外凸起的卡沿,卡沿与连接座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导孔,所述安装口的侧壁上设有穿过导孔并与卡沿卡接的固定卡爪。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一个设有多个固定孔,而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另一个则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可拆连接,这使得本技术的驱动杆与连接杆组装时,能将所需的固定件与固定孔直接连接而使得连接杆与驱动杆连接,而本技术的驱动杆与连接杆之间拆卸时,将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孔和固定件相互脱离即可使得连接杆脱离驱动杆,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驱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组装和拆卸更为快捷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符号说明:拉杆组件1,拉杆11,连接杆12,固定件121,弹性卡钩1211,环形卡槽1212,容腔122,螺孔123,翼型螺丝124,驱动杆2,固定孔21,排水塞3,排水管4,安装口41,卡台411,固定卡爪412,连接座5,穿孔51,连接卡爪52,卡沿53,导孔54,连接盖6,穿孔61,球状体7,限位腔8,卡套9,卡爪91,推拉片92,密封圈a。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其包括一个拉杆组件1、一个驱动杆2以及一个活动配合于排水管内4的排水塞3,其中关于排水塞3活动配合于排水管4内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配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2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驱动杆2上设有多个固定孔21,所述驱动杆2的前端从排水管4的侧面伸入排水管4内并与排水塞3连接;所述拉杆组件1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连接杆12和一个拉杆11,所述连接杆12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件121,所述固定件121与固定孔21可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21为圆孔,所述固定件121为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卡槽1212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件121的直径小于固定孔21的孔径;一卡套9可滑动的套设于驱动杆2上;所述卡套9的一端设有分别用于卡住固定件121的两个环形卡槽1212的两个卡爪91。当驱动杆2与连接杆12组装时,将需要连接的固定件121穿过需要连接的固定孔21,然后移动卡套9以使得卡套9的两个卡爪91卡住需要连接的固定件121的两个环形卡槽1212即可使得连接杆12与驱动杆2连接;当驱动杆2与连接杆之间拆卸时,反向移动卡套9以使得卡套9的两个卡爪91从固定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包括一个拉杆组件、一个驱动杆以及一个活动配合于排水管内的排水塞,所述驱动杆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驱动杆的前端从排水管的侧面伸入排水管内并与排水塞连接,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连接杆和一个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一个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另一个则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可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包括一个拉杆组件、一个驱动杆以及一个活动配合于排水管内的排水塞,所述驱动杆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驱动杆的前端从排水管的侧面伸入排水管内并与排水塞连接,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连接杆和一个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一个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杆中的另一个则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可拆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固定孔活动卡接的弹性卡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上设有所述固定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所述固定件,一卡套可滑动的套设于驱动杆上;所述固定孔为圆孔,所述固定件为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卡槽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件的直径小于固定孔的孔径;所述卡套的一端设有分别用于卡住固定件的两个环形卡槽的两个卡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的另一端设有推拉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容腔,容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柯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