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27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海上酸化返排液从油井返出减压后,先经过加药系统加入药剂,再由预分离系统进行脱气、初步除砂、除悬和油水分离;预分离系统的油相出口连接原油脱水系统,进一步降低油相含水率;预分离系统的水相出口连接水相除油系统,去除水相浮油和悬浮物,降低水相中悬浮物粒径中值;预分离系统、原油脱水系统和水相除油系统底部设有排污管线,将污油泥输送进污油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紧凑,采用耐酸材料制造,整个处理过程无需加碱中和,处理后的酸化返排液油相可直接进入平台外输流程,水相进入平台回注系统,满足酸化返排液就地处理的要求,保障平台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酸化返排液处理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上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海上油田增产上产的需要,油水井酸化作业等增产措施日渐增加,早期酸化返排液处理的常规方法为加碱中和后直接进入平台生产流程。随着海上油田油气水生产处理系统老化,处理药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酸化返排液进入平台处理系统后,极易导致整个平台油气水处理系统故障,影响整个油田区块的正常生产,因此未经处理的酸化返排液不允许直接进入平台生产系统。目前,海上油田处理酸化返排液方法为将其返排至海上平台的泥浆池中进行加碱中和,通过自然沉降对酸化返排液进行初步分离,泥浆池中酸化返排液的下层水相直接回注到其它注水井,油相进入平台处理系统再处理,此方法由于对酸化返排液分离效果有限,回注水相易对其它水井产生二次伤害,同时也会对海上平台的泥浆池产生腐蚀伤害;另一种方法为将酸化返排液直接运回陆地进行处理,导致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酸化返排液处理问题严重制约了海上油田油井酸化的正常开展,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针对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系统(1)、预分离系统(2)、原油脱水系统(3)、水相除油系统(4)、污油泥处理系统(5);所述加药系统(1)包括缓蚀剂加药装置(1‑1)、絮凝剂加药装置(1‑2)、破乳剂加药装置(1‑3)、清水剂加药装置(1‑4);所述缓蚀剂加药装置(1‑1)的出口和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1‑2)的出口均与所述预分离系统(2)的预分离装置(2‑1)的入口连接;所述破乳剂加药装置(1‑3)的出口与所述原油脱水系统(3)的加热装置(3‑2)的入口连接;所述清水剂加药装置(1‑4)的出口与所述水相除油系统(4)的气浮装置(4‑1)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分离系统(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系统(1)、预分离系统(2)、原油脱水系统(3)、水相除油系统(4)、污油泥处理系统(5);所述加药系统(1)包括缓蚀剂加药装置(1-1)、絮凝剂加药装置(1-2)、破乳剂加药装置(1-3)、清水剂加药装置(1-4);所述缓蚀剂加药装置(1-1)的出口和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1-2)的出口均与所述预分离系统(2)的预分离装置(2-1)的入口连接;所述破乳剂加药装置(1-3)的出口与所述原油脱水系统(3)的加热装置(3-2)的入口连接;所述清水剂加药装置(1-4)的出口与所述水相除油系统(4)的气浮装置(4-1)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分离系统(2)由预分离装置(2-1)、第一溶气泵(2-2)、第一气水混合器(2-3)连接构成;所述第一溶气泵(2-2)的入口与所述预分离装置(2-1)和氮气源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溶气泵(2-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水混合器(2-3)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气水混合器(2-3)的出口与所述预分离装置(2-1)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溶气泵(2-2)将水和氮气泵入所述第一气水混合器(2-3)中形成溶气水,所述第一气水混合器(2-3)将溶气水输送至所述预分离装置(2-1);所述预分离装置(2-1)的油相出口连接所述原油脱水系统(3);所述预分离装置(2-1)的水相出口连接所述水相除油系统(4);所述预分离装置(2-1)底部设置有排污出口,该排污出口与所述污油泥处理系统(5)连接;所述原油脱水系统(3)由提升泵(3-1)、加热装置(3-2)、高频电脱装置(3-3)连接构成;所述提升泵(3-1)的入口与所述预分离装置(2-1)的油相出口连接,所述提升泵(3-1)的出口与所述加热装置(3-2)的入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3-2)的出口与所述高频电脱装置(3-3)的入口连接,所述高频电脱装置(3-3)的出口连接原油外输系统;所述水相除油系统(4)由气浮装置(4-1)、第二溶气泵(4-2)、第二气水混合器(4-3)、过滤装置一级过滤(4-4)、过滤装置二级过滤(4-5)连接构成;所述气浮装置(4-1)的入口与所述预分离装置(2-1)的水相出口连接;所述气浮装置(4-1)连接有所述第二溶气泵(4-2)和所述第二气水混合器(4-3),所述第二溶气泵(4-2)的入口与所述过滤装置二级过滤(4-5)的出口和氮气源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溶气泵(4-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水混合器(4-3)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气水混合器(4-3)的出口与所述气浮装置(4-1)的侧面接口连接,连接管线上设有阀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威牟楠卢大艳王继良李永丰张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