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07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转辙机处的尖轨包括一对外尖轨和一对内尖轨,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设置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杆底板和顶杆底板;顶杆底板固定连接在最近轨枕上,推杆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或者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的感应板底座上;顶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限定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位置的顶压机构,推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顶压机构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顶压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转辙机的动作,使左顶杆或右顶杆处于顶压限位状态,在现有锁闭机构失灵时保障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被左顶杆或右顶杆顶压限位,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运输
,尤其涉及铁路道岔变轨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道岔外锁闭机构在我国提速铁路线、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道岔外锁闭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优点,但也具有一些缺点,道岔锁闭机构一般工作在露天环境,日晒、雨淋,容易锈蚀,加上风吹和列车运行时卷起的尘土、砂石,道岔转辙机工作时容易产生尖轨定位不准确、锁闭机构不能锁紧、铁路信号不能正常开放等故障,影响列车安全准点运行,对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造成较大影响。现有的铁路线路上,在轨道之间安装有感应板底座,感应板底座上安装有感应板。铁路变轨处设有一对外尖轨,该对外尖内设有一对内尖轨,外尖轨和内尖轨均支撑在轨枕上,轨枕沿铁路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铁路一侧安装有转辙机,转辙机配套的锁闭杆位于相邻两个轨枕间并与外锁闭机构相连接,外锁闭机构与两个内尖轨相连接。转辙机动作时,通过动力杆带动两个内尖轨动作,同时锁闭杆带动外锁闭机构动作,当尖轨变轨到位后,外锁闭机构也刚好将尖轨锁死,使尖轨不能移动。锁闭杆附近的轨枕上设有感应板底座。随着我国铁路高速发展,不仅运行里程越来越长,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一旦尖轨变轨结束后,因某种未知原因使得转辙机动力部件突然反向运动了,锁闭机构就会自动打开,使得轨道开始反向移动,这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增加尖轨工作时的安全系数,本专利技术在转辙机工作结束、锁闭机构锁死轨道后,提供一套独立的安全系统,保障现有系统出故障时,尖轨依然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在现有锁闭机构失灵时能够保障尖轨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转辙机处的尖轨包括一对外尖轨和一对内尖轨,两个内尖轨位于两个外尖轨之间,一对外尖轨包括左外尖轨和右外尖轨,一对内尖轨包括左内尖轨和右内尖轨;左外尖轨和右外尖轨均固定连接在轨枕上,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相分离,左内尖轨与右外尖轨形成第一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一方向道轨行驶;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相分离,右内尖轨与左外尖轨形成第二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二方向道轨行驶;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设置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杆底板和顶杆底板;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为最近轨枕,最近轨枕背离锁闭杆一侧相邻的轨枕为第二轨枕;顶杆底板固定连接在最近轨枕上,推杆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或者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的感应板底座上;顶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限定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位置的顶压机构,推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顶压机构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顶压机构传动连接;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顶压机构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处;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顶压机构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处;顶杆底板正对推杆底板的一侧中部向上固定设有限位块,推杆底板中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立板,两根限位立板组成限位滑槽,限位块穿入限位滑槽并与限位块在平行于轨枕的方向上相互卡接,限位块与限位滑槽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顶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杆底板上的顶杆底座,顶杆底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左耳座和右耳座;左耳座铰接有水平设置的左顶杆,右耳座铰接有水平设置的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均一端为顶压端且另一端为铰接端;左顶杆旋转至与轨枕平行的左右方向时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上,左顶杆向推杆底板方向旋转时离开左内尖轨;右顶杆旋转至与轨枕平行的左右方向时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上,右顶杆向推杆底板方向旋转时离开右内尖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左顶杆的左推杆装置和用于驱动右顶杆的右推杆装置;左推杆装置与右推杆装置左右对称设置;左推杆装置包括设置在限位块左方的推杆底板上的左内支柱和设置在左内支柱左方的左外支柱;左内支柱上铰接有左电动推杆,左外支柱上铰接有左长杆,左长杆的另一端通过左铰接销轴铰接有左短杆,左铰接销轴与左电动推杆的伸出杆的自由端相铰接;左顶杆长为L毫米,距离左顶杆的铰接端五分之一L至五分之二L的左顶杆部分为左顶杆的受力部分,左短杆的另一端与左顶杆的受力部分相铰接;左电动推杆的伸出杆伸至其设定最长长度时,左长杆和左短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左顶杆的顶压端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上,此时左长杆和左短杆所在直线垂直于左顶杆;左电动推杆的伸出杆收回至其设定最短长度时,左长杆和左短杆的夹角为90±5度;右推杆装置包括设置在限位块右方的推杆底板上的右内支柱和设置在右内支柱右方的右外支柱;右内支柱上铰接有右电动推杆,右外支柱上铰接有右长杆,右长杆的另一端通过右铰接销轴铰接有右短杆,右铰接销轴与右电动推杆的伸出杆的自由端相铰接;右顶杆长为L毫米,距离右顶杆的铰接端五分之一L至五分之二L的右顶杆部分为右顶杆的受力部分,右短杆的另一端与右顶杆的受力部分相铰接;右电动推杆的伸出杆伸至其设定最长长度时,右长杆和右短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右顶杆的顶压端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上,此时右长杆和右短杆所在直线垂直于左顶杆;右电动推杆的伸出杆收回至其设定最短长度时,右长杆和右短杆的夹角为90±5度。所述转辙机、左电动推杆和右电动推杆均与一电控装置相连接。转辙机带动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左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组成第一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一方向道轨行驶;电控装置控制左电动推杆的伸出杆伸至其设定最长长度,使左长杆和左短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左顶杆的顶压端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上,左顶杆处于顶压限位状态;此时左长杆和左短杆所在直线垂直于左顶杆;同时电控装置控制右电动推杆的伸出杆收回至其设定最短长度,确保解除左顶杆的顶压限位状态,此时右长杆和右短杆的夹角为90±5度;转辙机带动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右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组成第二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二方向道轨行驶;电控装置控制右电动推杆的伸出杆伸至其设定最长长度,使右长杆和右短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右顶杆的顶压端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上,右顶杆处于顶压限位状态;此时右长杆和右短杆所在直线垂直于右顶杆;同时电控装置控制左电动推杆的伸出杆收回至其设定最短长度,确保解除左顶杆的顶压限位状态,此时左长杆和左短杆的夹角为90±5度;电控装置根据转辙机的动作,使左顶杆或右顶杆处于顶压限位状态,在现有锁闭机构失灵时保障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被左顶杆或右顶杆顶压限位,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转辙机的动作,使左顶杆或右顶杆处于顶压限位状态,在现有锁闭机构失灵时保障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被左顶杆或右顶杆顶压限位,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如果左短杆与左顶杆的铰接点过于靠近左顶杆的铰接端,则由于力臂过短,左电动推杆需要施加很大的力量才能带动左顶杆旋转,这一方面加大了能耗,另一方面由于力臂过短,会造成在左电动推杆动作时、左顶杆动作过快的问题。火车驶过时车轮过近,火车行驶时越靠近火车的位置风力越大,有时风会刮起小石子等杂物;如果左短杆与左顶杆的铰接点过于靠近左顶杆的顶压端,左电动推杆和左短杆、左长杆会非常靠近左内尖轨,火车驶过时车轮过近,左电动推杆和左短杆、左长杆会时常经受风力和杂物的撞击,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当然,此时力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转辙机处的尖轨包括一对外尖轨和一对内尖轨,两个内尖轨位于两个外尖轨之间,一对外尖轨包括左外尖轨和右外尖轨,一对内尖轨包括左内尖轨和右内尖轨;左外尖轨和右外尖轨均固定连接在轨枕上,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相分离,左内尖轨与右外尖轨形成第一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一方向道轨行驶;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相分离,右内尖轨与左外尖轨形成第二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二方向道轨行驶;其特征在于: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设置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杆底板和顶杆底板;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为最近轨枕,最近轨枕背离锁闭杆一侧相邻的轨枕为第二轨枕;顶杆底板固定连接在最近轨枕上,推杆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或者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的感应板底座上;顶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限定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位置的顶压机构,推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顶压机构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顶压机构传动连接;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顶压机构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处;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顶压机构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处;顶杆底板正对推杆底板的一侧中部向上固定设有限位块,推杆底板中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立板,两根限位立板组成限位滑槽,限位块穿入限位滑槽并与限位块在平行于轨枕的方向上相互卡接,限位块与限位滑槽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转辙机处的尖轨包括一对外尖轨和一对内尖轨,两个内尖轨位于两个外尖轨之间,一对外尖轨包括左外尖轨和右外尖轨,一对内尖轨包括左内尖轨和右内尖轨;左外尖轨和右外尖轨均固定连接在轨枕上,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相分离,左内尖轨与右外尖轨形成第一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一方向道轨行驶;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相分离,右内尖轨与左外尖轨形成第二方向道轨,此时火车沿第二方向道轨行驶;其特征在于: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设置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杆底板和顶杆底板;与转辙机的锁闭杆相邻的轨枕为最近轨枕,最近轨枕背离锁闭杆一侧相邻的轨枕为第二轨枕;顶杆底板固定连接在最近轨枕上,推杆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或者固定连接在第二轨枕上的感应板底座上;顶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限定左内尖轨或右内尖轨位置的顶压机构,推杆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顶压机构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顶压机构传动连接;左内尖轨与左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顶压机构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处;右内尖轨与右外尖轨紧靠在一起时,顶压机构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处;顶杆底板正对推杆底板的一侧中部向上固定设有限位块,推杆底板中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立板,两根限位立板组成限位滑槽,限位块穿入限位滑槽并与限位块在平行于轨枕的方向上相互卡接,限位块与限位滑槽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杆底板上的顶杆底座,顶杆底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左耳座和右耳座;左耳座铰接有水平设置的左顶杆,右耳座铰接有水平设置的右顶杆;左顶杆和右顶杆均一端为顶压端且另一端为铰接端;左顶杆旋转至与轨枕平行的左右方向时将左内尖轨顶压在左外尖轨上,左顶杆向推杆底板方向旋转时离开左内尖轨;右顶杆旋转至与轨枕平行的左右方向时将右内尖轨顶压在右外尖轨上,右顶杆向推杆底板方向旋转时离开右内尖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道岔变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左顶杆的左推杆装置和用于驱动右顶杆的右推杆装置;左推杆装置与右推杆装置左右对称设置;左推杆装置包括设置在限位块左方的推杆底板上的左内支柱和设置在左内支柱左方的左外支柱;左内支柱上铰接有左电动推杆,左外支柱上铰接有左长杆,左长杆的另一端通过左铰接销轴铰接有左短杆,左铰接销轴与左电动推杆的伸出杆的自由端相铰接;左顶杆长为L毫米,距离左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子领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