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调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83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摆动调姿机构,用于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其包括:底座;两个第一固定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支点,另一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一第二旋转支点;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呈三角状分布;电动推杆组件,所述电动推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上;在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的轴线方向上的B止口到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到所述电动推杆组件的距离的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摆动调姿机构具有精度高,满足装配工艺要求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动调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总装智能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动调姿机构,适用于在航空发动机总装智能装配过程中,对风扇核心机单元体进行高精度的姿态调整。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总装是航空发动机装配的重要环节,总装效果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质量。该过程需要对接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和低压涡轮单元体,要求将低压涡轮单元体中长约2m的低压涡轮轴,使其插入风扇核心机单元体中,并保证低压涡轮轴与风扇轴(属于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实现花键套齿啮合及双短止口配合。这种装配过程具有以下特点:一、装配精度要求高,导致对风扇核心机单元体的调姿精度要求高。图1为现有技术中低压涡轮轴与风扇轴止口间的配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低压涡轮轴10与风扇轴11止口间的最小配合间隙在B止口12处,为0-0.057mm。因此,为了保证低压涡轮轴能够安全装配到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内腔,必须确保对风扇核心机单元体的调姿精度,需要保证B止口12处的摆动位移误差不超过0.057mm。二、传统航空发动机总装过程中,风扇核心机位置难以实时调整,易返工,效率低。传统航空发动机总装过程中,首先将风扇核心机单元体放置于立架上,调整其姿态至水平后固定,此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调姿机构,用于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调姿机构包括:底座;两个第一固定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支点,另一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一第二旋转支点;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呈三角状分布;电动推杆组件,所述电动推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分别与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的接口J1、接口J2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组件与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的安装边J3连接;在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的轴线方向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调姿机构,用于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调姿机构包括:底座;两个第一固定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支点,另一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一第二旋转支点;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呈三角状分布;电动推杆组件,所述电动推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分别与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的接口J1、接口J2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组件与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的安装边J3连接;在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的轴线方向上的B止口到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到所述电动推杆组件的距离的1/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调姿机构,其特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到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的质心的距离小于所述质心到所述电动推杆组件的距离的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调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潇陈栋权项宏伟李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钧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