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耀军专利>正文

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及制造模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78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及制造模具的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腔体、感应熔炼炉、中间包、雾化喷射机构、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三维倾转装置、升降装置、轴向压缩装置、惰性气体淬火装置、数个操作手柄及操作手套。所述方法是:对陶瓷接收器表面喷射成形工模具钢在腔体内轴向压缩,完全消除孔隙、完全复制陶瓷接收器表面几何形貌和光洁度;冷却管道在喷射成形过程中放入或模具不含冷却管道时,对轴向压缩的工模具钢在腔体内直接气体淬火成马氏体组织,腔体外机加工出外廓和回火;也可在轴向压缩后,将工模具钢取出腔体退火、机加工出冷却管道和外廓、淬火和回火。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可靠彻底地消除模具中的孔隙,获得完全精确的模具型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及制造模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及制造模具的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模具制造技术以退火态工模具钢材为原料,经过精密数控加工中心内的铣、车、刨、磨等一系列冗长、繁杂的工序,获得粗加工的型腔和近终的模具外廓尺寸,接着真空淬火,再经过精密数控电火花加工,得到近终尺寸的型腔,之后再经过修磨抛光,达到最终尺寸和光洁度的型腔以及外廓,最后真空回火,获得最终模具产品。为了克服常规模具制造技术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能耗高、设备投入大等缺点,近十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模具制造技术—喷射成形模具制造,用高压惰性气体将液体工模具钢雾化成几十微米的液态小颗粒,这些液态小颗粒在被雾化气体携带到陶瓷接收器表面的过程中冷却成半固态,并沉积在具有被制造模具型腔反版几何形貌的陶瓷接收器表面,陶瓷接受器表面的几何形貌被完全精确复制,这样通过一步喷射成形制造出所需要的模具,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能耗、设备投入。尽管过去十几年喷射成形模具制造技术的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下述问题的存在,依然制约着喷射成形模具性能的优化和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1)现有的方法,包括加热陶瓷接收器表面,或喷射成形刚开始时采用高的液相含量,均不能可靠地、完全彻底地消除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与陶瓷接收器界面处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中的孔隙,因为这两种方法均基于提高界面处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中液相含量,依靠液相充填和粉末重排消除孔隙,在没有外加压力的情况下,这种消除孔隙的方式是不可靠的、对孔隙的消除也是不完全的,界面处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正好是模具的工作面,孔隙的存在降低了模具的硬度、耐磨性、使用寿命等;在没有外加压力的情况下,除界面处外其它部位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中的孔隙也很难完全消除;整个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中孔隙的存在降低模具的塑性;2)陶瓷接收器表面一些几何形貌对雾化粉末沉积时的遮挡效应,使得有些几何形貌不能被沉积粉末完全复制,造成喷射成形模具型腔与设计所要求的模具型腔几何形貌与尺寸的偏差;3)喷射成形工模具钢在喷射成形设备腔体内的陶瓷接收器上原位冷却,被加热的陶瓷接收器降低喷射成形工模具钢的冷速,使喷射成形工模具钢在冷却后不能形成完全的马氏体组织,降低回火后的硬度;喷射成形工模具钢在设备腔体外重新奥氏体化、淬火成完全的马氏体组织,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解决上述喷射成形制造模具过程中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喷射成形设备的腔体中放置一个可对喷射成形工模具钢进行轴向压缩的装置,喷射成形结束后立即将喷射成形工模具钢移动到该轴向压缩装置上,通过轴向压缩过程中喷射成形工模具钢的塑性流动可靠地、完全彻底地消除整个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中的孔隙,通过轴向压缩过程中喷射成形工模具钢的塑性流动完全填充陶瓷接收器表面几何形貌;为确保喷射成形工模具钢在塑性流动过程中对孔隙和表面几何形貌的彻底充填,在轴向压缩过程中持续对喷射成形工模具钢进行加热,保持喷射成形工模具钢处于半固态或接近固相线温度的高温固态;为达到对喷射成形工模具钢持续加热的目的,将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制作成一个整体,将陶瓷接收器表面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以及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一起移动到轴向压缩装置上。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喷射成形设备的腔体内放置一个高压惰性气体淬火装置,轴向压缩结束后立即将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从陶瓷接收器表面移出,直接进行高压惰性气体淬火,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包括如下部分:(1)腔体:所述腔体为封闭的腔体,该腔体先抽真空,再充惰性气体;(2)感应熔炼炉:所述感应熔炼炉位于所述腔体内部;(3)中间包:所述中间包用电阻加热,位于所述腔体内部、所述感应熔炼炉斜下方;(4)雾化喷射机构:所述雾化喷射机构位于所述腔体内部,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紧密耦合式”雾化,由位于所述中间包正下方的喷嘴和上部安装在所述中间包底部圆孔中并从所述喷嘴中央圆形内孔穿出的导流管组成,或“自由下落式”雾化,仅有所述喷嘴和所述中间包底部圆孔;(5)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所述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位于所述腔体内部,所述陶瓷接收器的表面几何形貌为所述模具的型腔的几何形貌的反版、具有与所述模具的型腔表面相同的光洁度,所述陶瓷接收器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中电阻加热体的正上方;(6)三维倾转装置:所述三维倾转装置位于所述腔体内部、所述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的正下方,并以快捷方式与所述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连接;(7)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正下方,并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液压驱动机构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面、所述升降装置的其它组成位于所述腔体内部;(8)轴向压缩装置:所述轴向压缩装置位于所述陶瓷接收器与加热装置的整体旁边,其右侧设置导轨Ⅰ、左侧设置导轨Ⅱ,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液压驱动机构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面、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其它组成位于所述腔体内部;(9)惰性气体淬火装置:所述左侧导轨Ⅱ的旁边设置所述惰性气体淬火装置,其位于所述腔体内部;(10)所述腔体内的前部设置倾转手柄,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固定在所述腔体上,设置真空法兰Ⅰ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Ⅰ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11)所述腔体内的后部设置夹持手柄,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I固定在所述腔体上,设置真空法兰II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12)所述腔体内的右侧设置推送手柄,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II固定在所述腔体上,设置真空法兰III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13)所述腔体内的左侧设置拖拽手柄,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V固定在所述腔体上,设置真空法兰IV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14)所述腔体内的上部设置移出手柄,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V固定在所述腔体上,设置真空法兰V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作为优选,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气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设备制造模具的方法,以解决上述喷射成形模具制造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利用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制造模具,冷却管道在喷射成形过程中放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熔化工模具钢:关闭出气口真空阀门抽真空,为防止抽真空过程中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破裂,用所述真空法兰I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I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II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V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V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在所述腔体上的接口;对所述腔体抽真空至所述腔体内部压力10-50Pa;充惰性气体至所述腔体内,直至压力达到1个大气压,移开所述真空法兰I、真空法兰II、真空法兰III、真空法兰IV、真空法兰V;熔化放入所述感应熔炼炉中的所述工模具钢至液相线温度以上100-200℃;步骤(2)所述工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所述设备腔体[1]内的一个轴向压缩装置[10]对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进行轴向压缩、集成的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一个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对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进行惰性气体淬火,所述设备具体由如下部分组成:(1)腔体[1]:所述腔体[1]为封闭的腔体,该腔体[1]先抽真空,再充惰性气体;(2)感应熔炼炉[2]:所述感应熔炼炉[2]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3)中间包[3]:所述中间包[3]用电阻加热,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感应熔炼炉[2]斜下方;(4)雾化喷射机构:所述雾化喷射机构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紧密耦合式”雾化,由位于所述中间包[3]正下方的喷嘴[4]和上部安装在所述中间包[3]底部圆孔中并从所述喷嘴[4]中央圆形内孔穿出的导流管[5]组成;或“自由下落式”雾化,仅有所述喷嘴[4]和所述中间包[3]底部圆孔;(5)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陶瓷接收器[6]的表面几何形貌为所述模具的型腔的几何形貌的反版、具有与所述模具的型腔表面相同的光洁度,所述陶瓷接收器[6]位于所述加热装置[7]中电阻加热体的正上方;(6)三维倾转装置[8]: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的正下方,并以快捷方式与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连接;(7)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位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正下方,并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液压驱动机构[38]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外面,所述升降装置[9]的其它组成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8)轴向压缩装置[10]:所述轴向压缩装置[10]位于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旁边,其右侧设置导轨Ⅰ[31]、左侧设置导轨Ⅱ[32],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液压驱动机构[39]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外面、所述轴向压缩装置[10]的其它组成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9)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所述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左侧导轨Ⅱ[32]旁边;(10)所述腔体[1]内的前部设置倾转手柄[12],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13]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Ⅰ[14]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Ⅰ[13]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1)所述腔体[1]内的后部设置夹持手柄[15],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I[16]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II[17]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ⅠI[16]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2)所述腔体[1]内的右侧设置推送手柄[18],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III[20]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3)所述腔体[1]内的左侧设置拖拽手柄[21],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IV[23]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4)所述腔体[1]内的上部设置移出手柄[24],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V[25]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V[26]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25]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所述设备腔体[1]内的一个轴向压缩装置[10]对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进行轴向压缩、集成的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一个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对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进行惰性气体淬火,所述设备具体由如下部分组成:(1)腔体[1]:所述腔体[1]为封闭的腔体,该腔体[1]先抽真空,再充惰性气体;(2)感应熔炼炉[2]:所述感应熔炼炉[2]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3)中间包[3]:所述中间包[3]用电阻加热,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感应熔炼炉[2]斜下方;(4)雾化喷射机构:所述雾化喷射机构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选用以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紧密耦合式”雾化,由位于所述中间包[3]正下方的喷嘴[4]和上部安装在所述中间包[3]底部圆孔中并从所述喷嘴[4]中央圆形内孔穿出的导流管[5]组成;或“自由下落式”雾化,仅有所述喷嘴[4]和所述中间包[3]底部圆孔;(5)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陶瓷接收器[6]的表面几何形貌为所述模具的型腔的几何形貌的反版、具有与所述模具的型腔表面相同的光洁度,所述陶瓷接收器[6]位于所述加热装置[7]中电阻加热体的正上方;(6)三维倾转装置[8]: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的正下方,并以快捷方式与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连接;(7)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位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正下方,并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液压驱动机构[38]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外面,所述升降装置[9]的其它组成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8)轴向压缩装置[10]:所述轴向压缩装置[10]位于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旁边,其右侧设置导轨Ⅰ[31]、左侧设置导轨Ⅱ[32],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液压驱动机构[39]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外面、所述轴向压缩装置[10]的其它组成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9)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所述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位于所述腔体[1]内部、所述左侧导轨Ⅱ[32]旁边;(10)所述腔体[1]内的前部设置倾转手柄[12],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13]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Ⅰ[14]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Ⅰ[13]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1)所述腔体[1]内的后部设置夹持手柄[15],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I[16]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II[17]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ⅠI[16]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2)所述腔体[1]内的右侧设置推送手柄[18],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III[20]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3)所述腔体[1]内的左侧设置拖拽手柄[21],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IV[23]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14)所述腔体[1]内的上部设置移出手柄[24],对应的耐热硅橡胶手套V[25]固定在所述腔体[1]上,设置真空法兰V[26]用于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25]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气体。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制造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射成形结束后立即对表面有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的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进行轴向压缩,从喷射成形结束至轴向压缩结束持续对所述陶瓷接收器[6]加热;轴向压缩结束后立即对所述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进行惰性气体淬火,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熔化工模具钢:关闭出气口[27]真空阀门抽真空,为防止抽真空过程中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破裂,用所述真空法兰I[14]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13]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I[17]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16]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II[20]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V[23]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V[26]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25]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对所述腔体[1]抽真空至所述腔体[1]内部压力10-50Pa;充惰性气体至所述腔体[1]内,直至压力达到1个大气压,移开所述真空法兰I[14]、真空法兰II[17]、真空法兰III[20]、真空法兰IV[23]、真空法兰V[26];熔化放入所述感应熔炼炉[2]中的所述工模具钢至液相线温度以上100-200℃;步骤(2)所述工模具钢液体注入所述中间包[3]:将所述工模具钢液体倾倒入已加热到所述工模具钢液相线温度以上100-200℃的所述中间包[3]内;步骤(3)所述工模具钢液体雾化并喷射:在所述工模具钢液体注入所述中间包[3]的同时,打开所述出气口[27]真空阀门;打开高压雾化气体开关,使得从所述喷嘴[4]中喷出的所述高压雾化气体将从所述中间包[3]底部流出的所述工模具钢液体雾化成粉末[28],所述高压雾化气体携带所述粉末[28]向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喷射;步骤(4)在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喷射成形所述工模具钢:被所述高压雾化气体喷射的所述粉末[28]在被加热到高温的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沉积,进行所述工模具钢的喷射成形,复制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几何形貌和光洁度;随着所述粉末[28]的不断沉积,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厚度不断增加,通过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13]操作连接到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上的倾转手柄[12],使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产生三维倾转,确保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平坦;通过所述升降装置[9]调整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保持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与所述喷嘴[4]之间的合适距离;喷射成形过程中持续对所述陶瓷接收器[6]加热;步骤(5)冷却管道[30]放到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表面:在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达到预定的厚度时,通过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16]操作夹持手柄[15]夹持所述冷却管道[30],并将所述冷却管道[30]放置到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表面;步骤(6)继续喷射成形:继续喷射成形,用与步骤(4)中相同的方法,使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产生三维倾转,确保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平坦;用与步骤(4)中相同的方法,调整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保持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与所述喷嘴[4]之间的合适距离;当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达到最后预定厚度时,结束喷射成形;喷射成形过程中持续对所述陶瓷接收器[6]加热;步骤(7)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轴向压缩:喷射成形结束后,立即通过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操作推送手柄[18]解除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与所述三维倾转装置[8]之间的连接,并将表面有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的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沿导轨I[31]推送到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下压缩台[37]表面,用液压驱动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下压缩台[37]从初始位置上行,使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上表面与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上压缩台[36]接触,进行轴向压缩,完全精确复制所述陶瓷接收器[6]表面几何形貌和光洁度,完成所述模具型腔的制造;并且完全消除整个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中的孔隙。然后液压驱动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下压缩台[37]下行回到所述初始位置;从喷射成形结束至轴向压缩结束持续对所述陶瓷接收器[6]加热;步骤(8)所述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惰性气体淬火:轴向压缩结束后,立即通过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操作拖拽手柄[21],将表面有所述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的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沿导轨II[32]拉离所述轴向压缩装置的下压缩台[37]表面;通过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25]操作移出手柄[24],将所述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从所述陶瓷接收器[6]的表面移出,放到所述惰性气体淬火装置[11]上,用惰性气体进行淬火;步骤(9)轴向压缩加上惰性气体淬火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机加工和回火:将所述轴向压缩加上惰性气体淬火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从所述腔体[1]中取出,对其外廓进行机加工,使外廓达到所述模具要求的外形尺寸和光洁度,并在外廓上加工出连接所需要的螺孔、沟槽等,完成所述模具外廓的制造。最后进行真空回火,获得所要求的模具。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成形快速制造模具的设备制造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射成形结束后立即对表面有所述喷射成形工模具钢[29]的所述陶瓷接收器[6]与加热装置[7]的整体进行轴向压缩,从喷射成形结束至轴向压缩结束持续对所述陶瓷接收器[6]加热;轴向压缩结束后立即对所述轴向压缩的喷射成形工模具钢[35]进行惰性气体淬火,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熔化工模具钢:关闭出气口[27]真空阀门抽真空,为防止抽真空过程中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破裂,用所述真空法兰I[14]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13]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II[17]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16]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II[20]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II[19]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IV[23]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IV[22]在所述腔体[1]上的接口,用所述真空法兰V[26]密封所述耐热硅橡胶手套V[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军王钧卿
申请(专利权)人:林耀军王钧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