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76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结构包括外部保护外壳、底部物件传送机构、电路控制机构、螺母传送装置,所述外部保护外壳设有工件卸料口、工件进料口,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设有传送导轨、气动控制器、气动传送台,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装置、电源固定装置、齿轮组控制机构,所述螺母传送装置设有螺母传送台、安装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内部承接联动的方式控制螺母进行上料和安装,能够满足螺母从侧面安装的需求,不需要人工进行按压和敲打,省时省力,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同时也节约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表表底装配方螺母的工装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时间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缓解我国日趋尖锐的电力供需矛盾,调节负荷曲线,改善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全面实行峰、平、谷分时电价制度,“削峰填谷”,提高全国的用电效率,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国内部分省市的电力部门已开始逐步推出了多费率电能表,对用户的用电量分时计费。在电能表制造业中,常规情况下表盖通过封印螺钉拧入表底固定,表底上的螺纹结构常采用:表底注塑后,再装入方螺母与表底过盈配合。目前,因为现有的传统装方螺母方式是手压压床或手动敲打的方式,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中,员工操作费时费力,易疲劳,产品也会被破坏造成报废,特别是方螺母从表底内侧放入的结构,装配时方螺母放置和压入更不方便,效率更低,这些缺点给生产带来很大不便,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结构包括外部保护外壳、底部物件传送机构、电路控制机构、螺母传送装置,所述外部保护外壳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部物件传送机构外部,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螺母传送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路控制机构上方,所述外部保护外壳设有工件卸料口、工件进料口,所述工件卸料口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一侧外表面上,所述工件进料口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另一侧外表面上;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设有传送导轨、气动控制器、气动传送台,所述传送导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气动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送导轨上,所述气动传送台嵌设于传送导轨上;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装置、电源固定装置、齿轮组控制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源固定装置垂直焊接于第二传动装置上方,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传动齿轮组上方,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螺母传送装置设有螺母传送台、安装螺母,所述螺母传送台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源固定装置上方,所述安装螺母均匀等距嵌设于螺母传送台上。作为优化,所述气动控制器设有控制器、通电连接弹簧、通电小圆球,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送导轨上方,所述通电连接弹簧连接于通电小圆球与控制器之间,所述通电小圆球通过通电连接弹簧连接于控制器侧面上。作为优化,所述气动传送台设有气压主杆、气压支杆、工件加工台,所述气压主杆嵌设于传送导轨上,所述气压支杆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气压主杆上方,所述工件加工台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气压支杆上。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设有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一齿轮传送带、第一传动小齿轮、第一齿轮转杆、螺母吸附磁铁、第二齿轮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大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传送带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与第一传动小齿轮之间,所述第一传动小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转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小齿轮侧面上,所述螺母吸附磁铁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齿轮转杆上,所述第二齿轮传送带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与第二传动装置之间。作为优化,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有第二传动大齿轮、第二齿轮传送带、第二传动小齿轮、牵引线转轴、第二传动小滑轮、第二传动牵引线、第三传动小滑轮、控制平衡支杆、平衡杆转轴、通电金属球,所述第二传动大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二齿轮传送带连接于第二传动大齿轮与第二传动小齿轮之间,所述第二传动小齿轮通过螺纹与第二传动大齿轮啮合连接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牵引线转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二传动小齿轮侧面上,所述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牵引线连接于控制平衡支杆与牵引线转轴之间,所述第三传动小滑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源固定装置下方,所述控制平衡支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平衡杆转轴上,所述平衡杆转轴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通电金属球垂直焊接于控制平衡支杆一端。作为优化,所述电源固定装置设有总控制电源盒、固定连接导线、固定支撑杆、控制传动电机、反转电路控制器、正电路连接头、反转电路连接头,所述总控制电源盒垂直焊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固定连接导线连接于总控制电源盒与反转电路控制器之间,所述固定支撑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总控制电源盒与螺母传送装置之间。作为优化,所述控制传动电机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总控制电源盒上方,所述反转电路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总控制电源盒下方,所述反转电路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正电路连接头嵌设于反转电路控制器上,所述反转电路连接头嵌设于正电路连接头正电路连接头上方。作为优化,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设有启动推杆、第一复位弹簧、弹簧固定杆、第一牵引线固定环、第一传动小滑轮、第一传动牵引线、第二牵引线固定环、齿轮控制卡杆、卡杆转轴、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启动推杆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外壁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弹簧固定杆与外部保护外壳之间,所述弹簧固定杆垂直焊接于启动推杆上下两侧。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牵引线固定环垂直焊接于启动推杆一端,所述第一传动小滑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牵引线连接于第一牵引线固定环与第二牵引线固定环之间。作为优化,所述第二牵引线固定环垂直焊接于齿轮控制卡杆顶端,所述齿轮控制卡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卡杆转轴上,所述卡杆转轴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齿轮控制卡杆与外部保护外壳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齿轮控制卡杆与外部保护外壳之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进行工作时,通过设有一种气动控制器,所述气动控制器设有控制器、通电连接弹簧、通电小圆球,当通电小圆球嵌入控制器中后,气动传送台的电路被连通,从而驱动气动传送台上下升降;通过设有一种气动传送台,所述气动传送台设有气压主杆、气压支杆、工件加工台,当通过传送导轨使气动传送台传送到第一传动齿轮组下方时,工件加工台推动通电小圆球嵌入控制器中,使气动控制器进行工作;通过设有一种齿轮组控制机构,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设有启动推杆、第一复位弹簧、弹簧固定杆、第一牵引线固定环、第一传动小滑轮、第一传动牵引线、第二牵引线固定环、齿轮控制卡杆、卡杆转轴、第二复位弹簧,当推动启动推杆时,同时也带动第一传动牵引线拉动齿轮控制卡杆脱离对齿轮组控制机构的控制,从而使齿轮组控制机构进行工作;通过设有一种齿轮组控制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设有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一齿轮传送带、第一传动小齿轮、第一齿轮转杆、螺母吸附磁铁,当第一传动大齿轮带动第一传动小齿轮转到最高点时,螺母吸附磁铁也被旋转到最高点,与螺母相接触,从而将螺母吸附下来,呈水平状态,在螺母吸附磁铁旋转到最低点时与工件加工台上的工件相接触,从而将螺母固定进工件内,完成螺母安装的工作;通过设有一种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有第二传动大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结构包括外部保护外壳、底部物件传送机构、电路控制机构、螺母传送装置,所述外部保护外壳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部物件传送机构外部,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螺母传送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路控制机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护外壳设有工件卸料口、工件进料口,所述工件卸料口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一侧外表面上,所述工件进料口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另一侧外表面上;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设有传送导轨、气动控制器、气动传送台,所述传送导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气动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送导轨上,所述气动传送台嵌设于传送导轨上;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装置、电源固定装置、齿轮组控制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源固定装置垂直焊接于第二传动装置上方,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传动齿轮组上方,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螺母传送装置设有螺母传送台、安装螺母,所述螺母传送台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源固定装置上方,所述安装螺母均匀等距嵌设于螺母传送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结构包括外部保护外壳、底部物件传送机构、电路控制机构、螺母传送装置,所述外部保护外壳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底部物件传送机构外部,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螺母传送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路控制机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护外壳设有工件卸料口、工件进料口,所述工件卸料口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一侧外表面上,所述工件进料口嵌设于外部保护外壳另一侧外表面上;所述底部物件传送机构设有传送导轨、气动控制器、气动传送台,所述传送导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部底面上,所述气动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送导轨上,所述气动传送台嵌设于传送导轨上;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装置、电源固定装置、齿轮组控制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源固定装置垂直焊接于第二传动装置上方,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传动齿轮组上方,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所述齿轮组控制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螺母传送装置设有螺母传送台、安装螺母,所述螺母传送台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电源固定装置上方,所述安装螺母均匀等距嵌设于螺母传送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器设有控制器、通电连接弹簧、通电小圆球,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送导轨上方,所述通电连接弹簧连接于通电小圆球与控制器之间,所述通电小圆球通过通电连接弹簧连接于控制器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传送台设有气压主杆、气压支杆、工件加工台,所述气压主杆嵌设于传送导轨上,所述气压支杆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气压主杆上方,所述工件加工台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气压支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设有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一齿轮传送带、第一传动小齿轮、第一齿轮转杆、螺母吸附磁铁、第二齿轮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大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外部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传送带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与第一传动小齿轮之间,所述第一传动小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转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小齿轮侧面上,所述螺母吸附磁铁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齿轮转杆上,所述第二齿轮传送带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与第二传动装置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螺母快压气动工装,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枫雅轩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