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洋专利>正文

一种三维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91489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支架,它是可降解的天然生物材料与可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复合生物材料;三维多孔支架具有孔洞均一、相互贯通、分布规则的三维有序多孔结构,其孔径为80μm~35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结合了乳液微流控技术与复合生物材料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维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具有孔径适宜、相互贯通、可降解、可压缩、可塑形、有效引流的特点,为药物运载和缓释、细胞生长和代谢以及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空间,复合材料的成分比例和密集分布的孔洞确保其具有像海绵一样良好的压缩和回弹性能,能更好地适应宫腔或其他需要预防粘连部位的形态,达到有效预防粘连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宫内粘连(IUA),也称为Asherman综合征,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宫颈或子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其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继发不孕,反复早产,流产,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甚至胎儿死亡,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虽然经宫颈粘连切除术(TCRA)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但术后粘连的复发率仍然很高,严重的宫腔粘连复发率高达60%以上。因此,有效防止分离后的再粘附仍然是其治疗中的主要挑战。寻找和开发合适的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方法,而基于乳液微流控制备的三维多孔支架在预防宫腔粘连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组织工程支架在预防宫腔粘连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探索。然而透明质酸水凝胶、聚四氟乙烯(PTFE)、小肠粘膜下层(SIS)等生物材料,存在不可吸收、在体内降解速率过快、缺乏弹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410629406.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分子聚合物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多孔支架为可降解的天然生物材料与可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复合生物材料;所述三维多孔支架具有孔洞均一、相互贯通、分布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其孔径为80μm~35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多孔支架为可降解的天然生物材料与可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复合生物材料;所述三维多孔支架具有孔洞均一、相互贯通、分布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其孔径为80μm~35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的天然生物材料与可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量比为1~4:1~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的天然生物材料为海藻酸钠、胶原、壳聚糖、丝素蛋白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甲基丙烯酸酐明胶、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多孔支架还包括光引发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光引发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复合生物材料的重量比为1:2:2:10~5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多孔支架能够按使用目的和需求制备成不同形状和大小。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分散乳液液滴的制备步骤:利用微流控装置、外相和内相制备得到粒径可控的单分散乳液液滴,对单分散乳液液滴进行清洗并收集;其中,外相为复合生物材料;外相和内相互不相溶;乳液液滴模板的制备步骤:将收集到的单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洋周晓萍蔡云朗吴方媛余筠茹
申请(专利权)人:吕洋周晓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