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及制何首乌技术

技术编号:1991452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35
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及制何首乌,属于何首乌炮制领域。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包括:取何首乌块用第一份黑豆汁拌匀,第一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一次干燥,得到预制何首乌。将预制何首乌用第二份黑豆汁拌匀,第二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二次干燥,得到制何首乌。经过两次蒸煮及干燥,对何首乌的炮制充分,使由上述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制何首乌断面角质样明显、品质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及制何首乌
本专利技术涉及何首乌炮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及制何首乌。
技术介绍
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何首乌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何首乌的块茎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近代还用于高血脂症。主要适宜人群是脂肪肝、三高、肥胖症、失眠、脱发、少白头及亚健康人群。将生首乌炮制为熟首乌是现有技术中对何首乌的常规加工工艺。但是,目前何首乌炮制工艺得到的制首乌其性状断面角质样不明显有些甚至不出现角质样,其加工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工艺简单、可控,制得的何首乌断面角质样明显、品质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何首乌,其断面角质样明显、品质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包括:取何首乌块用第一份黑豆汁拌匀,第一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一次干燥,得到预制何首乌;将预制何首乌用第二份黑豆汁拌匀,第二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二次干燥,得到制何首乌。一种制何首乌,由上述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采用黑豆汁作为炮制辅料,何首乌经炮制后变黑色,黑引药入肾,味甘质厚性温入阴,使滋补作用更加明显,既能降低何首乌生品的毒性,又能增强其补肾填精的作用。采用两次蒸煮及干燥,对何首乌的炮制充分,使得到的制何首乌断面角质样明显、品质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何首乌,由上述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制得,相应地具备断面角质样明显、品质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制何首乌的断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提供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制何首乌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及制何首乌进行具体说明。一种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包括对何首乌的炮制,具体地:取何首乌块用第一份黑豆汁拌匀,第一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一次干燥,得到预制何首乌。将预制何首乌用第二份黑豆汁拌匀,第二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二次干燥,得到制何首乌。对何首乌的炮制过程中,采用黑豆汁作为炮制辅料,何首乌经炮制后变黑色,黑引药入肾,味甘质厚性温入阴,使滋补作用更加明显,既能降低何首乌生品的毒性,又能增强其补肾填精的作用。采用两次蒸煮及干燥,对何首乌的炮制充分,使得到的制何首乌断面角质样明显、品质高。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何首乌块由何首乌洗净后得到,何首乌块可选地切成5-10mm的厚片,如其厚度可选地为5mm、6mm、7mm、8mm、9mm、10mm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但不限于此。在保证蒸煮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何首乌的质量稳定可控。第一份黑豆汁和第二份黑豆汁由黑豆加水熬汁得到。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黑豆熬成的黑豆汁按照一定质量比分为该第一份黑豆汁和该第二份黑豆汁两份,熬制操作简便;第一份黑豆汁和第二份黑豆汁浓度、成分等均相同,质量可控性更好。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黑豆按照一定质量比分为两份分别熬制第一份黑豆汁和第二份黑豆汁。进一步地,第一份黑豆汁和第二份黑豆汁的质量之比可选地为11-14:11-14,优选地为12-13:12-13,更优选地为12.5:12.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可选地为11:11、11:12、11:13、11:14、12:11、12:13、12:14、13:11、13:12、13:14、14:11、14:12、14:13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何首乌与黑豆的质量比为100:8-12,优选地为100:9-11,更优选地为100:1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可选地为100:8、100:9、100:10、100:11、100:12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黑豆的加水炮制包括:将黑豆加水熬煮3.5-4.5h,得到第一熬汁和豆渣;将豆渣加水熬煮2.5-3.5h,分离渣料得到第二熬汁;将第一熬汁和第二熬汁混合得到黑豆汁。对黑豆进行两次熬汁,使黑豆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充分地熬煮至黑豆汁中,能够提高对黑豆汁对何首乌的炮制效果,从而提高何首乌的品质。进一步地,第一熬汁与黑豆的质量之比为13-17:8-12,优选地为14-16:9-11,更优选地为15:10。第二熬汁与黑豆的质量之比为8-12:8-12,优选地为9-11:9-11,更优选地为1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蒸煮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8-12h,压力为0.15-0.25MPa,第一次蒸煮后闷润时间为10-14h。上述蒸煮的温度可选地为90℃、91℃、92℃、93℃、94℃、95℃、96℃、97℃、98℃、99℃、100℃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蒸煮的时间可选地为8h、9h、10h、11h、12h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地为9-11h,更优选地为10h。蒸煮的压力可选地为0.15MPa、0.16MPa、0.17MPa、0.18MPa、0.19MPa、0.20MPa、0.21MPa、0.22MPa、0.23MPa、0.24MPa、0.25MPa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地为0.18-0.22MPa,更优选地为0.20MPa。蒸煮后的闷润时间可选地为10h、11h、12h、13h、14h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地为11-13h,更优选地为12h。蒸煮操作在蒸煮锅中进行,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每次每锅原料的处理量200kg,该处理量是指何首乌及与其拌匀的黑豆汁的总质量,保证蒸煮充分过心。进一步地,第二次蒸煮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8-12h,压力为0.15-0.25MPa,第二次蒸煮后闷润时间为10-14h。第二次蒸煮各工艺条件较佳地与第一次蒸煮的各工艺条件相同或相接近,方便蒸煮操作,同时方便控制制何首乌的品质。在一些可选地的实施方式中,何首乌蒸制完成后,将蒸制后的何首乌置于炕盘内,推入热风循环式烘箱进行烘干及干燥。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干燥采用热风循环烘干,烘干温度为57-63℃,烘干时间为4-6h,烘干后焖40-80min再通风干燥40-80min至干燥产品的含水量≤11%。第一次干燥将蒸制后的何首乌烘干至含水量≤11%的预制何首乌,使预制何首乌能够充分浸透第二份黑豆汁,有利于提高第二次蒸制的炮制效果。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当预制何首乌的含水量较高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何首乌块用第一份黑豆汁拌匀,第一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一次干燥,得到预制何首乌;将所述预制何首乌用第二份黑豆汁拌匀,第二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二次干燥,得到制何首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何首乌块用第一份黑豆汁拌匀,第一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一次干燥,得到预制何首乌;将所述预制何首乌用第二份黑豆汁拌匀,第二次蒸煮并闷润至内外均呈棕褐色,第二次干燥,得到制何首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蒸煮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8-12h,压力为0.15-0.25MPa,第一次蒸煮后闷润时间为10-1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蒸煮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8-12h,压力为0.15-0.25MPa,第二次蒸煮后闷润时间为10-14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干燥采用热风循环烘干,烘干温度为57-63℃,烘干时间为4-6h,烘干后焖40-80min再通风干燥40-80min至干燥产品的含水量≤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干燥采用热风循环烘干,烘干温度为57-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王广强王明星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张仲景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