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黄葛兰用于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新用途,提供了一种黄葛兰、紫荆皮为原料,制备用于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紫荆皮2‑10份、黄葛兰2‑80份。该药物组合物制备方式简单,疗效明确,对皮肤刺激小,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属于药物领域。
技术介绍
蚊虫叮咬人体后,轻则起小红点,重则鼓包红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这种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称为虫咬性皮炎,是夏季皮肤科的常见病症。蚊虫在叮刺人体时,其唾液腺中的唾液注入皮肤,唾液中含有多种抗凝血的化学物质,使得在叮咬部位的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同时,蚊虫的唾液中含有唾液过敏原、天然抗原蛋白、腺苷脱氨酶等变态反应相关蛋白,这些物质使得人体被叮咬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在蚊虫叮咬局部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丘疱疹、瘀点瘀斑等,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自觉有不同程度的刺痛、灼疼、奇痒,其中以皮肤瘙痒最为常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目前治疗药多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局部麻醉药、局部刺激药等抗炎性药物,用药复杂,治疗周期长,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给患者增加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黄葛兰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黄葛兰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黄葛兰提取物为白酒和/或白醋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含有黄葛兰MicheliaeAlbaeFlos或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其中,所述的原料还含有紫荆皮kadsuraeLongepedunculataeCortex,其重量配比为:紫荆皮2-10份、黄葛兰2-80份。其中,所述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紫荆皮2-10份、黄葛兰2-80份。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葛兰包括黄葛兰鲜品或干品。其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葛兰为鲜品,与紫荆皮的用量配比为:紫荆皮2-10份、黄葛兰10-50份。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葛兰与紫荆皮的用量配比为:紫荆皮6份、黄葛兰45份。其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葛兰为干品,与紫荆皮的用量配比为:紫荆皮2-10份、黄葛兰2-10份。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葛兰与紫荆皮的用量配比为:紫荆皮6份、黄葛兰10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是由紫荆皮、紫荆皮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溶媒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其中,所述的辅助性成分包含白酒、白醋,其重量配比为:白酒100-200份,白醋10-100份,优选地:白酒125-150份,白醋50-75份。优选地,所述外用制剂是搽剂、酒剂或酊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紫荆皮、黄葛兰;b、直接打粉、或加入溶媒浸泡,即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活血散瘀功效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单用黄葛兰能够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由紫荆皮、黄葛兰两味原料药置于白酒和白醋混合液中,密闭浸泡制备而成。配方中紫荆皮具有活血通经,消肿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过敏作用,外涂可治疗蛇虫咬伤;黄葛兰味苦性凉,花中富含芳香性挥发油、杀菌素、抗氧化剂等物质,具有芳香宜人,杀菌止痒之功;白酒、白醋按一定配比混合浸泡紫荆皮和黄葛兰,能提取药物的有效成份,对局部病灶发挥直接的治疗;酒为百药之长,具有活血之功,能载药直达病所,药力借助酒精的作用渗透迅速,其活血散瘀,解毒止痒,消肿止痛作用发挥更加迅捷;白醋味酸性涩,缓急止痛,能减少酒精对皮肤的刺激。诸药合用,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作用迅速,对皮肤刺激小,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各类人群的虫咬性皮炎,尤其适合婴幼儿的虫咬性皮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原料:紫荆皮6g、黄葛兰干品10g。2.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置于125ml白酒(50-70。)和75ml白醋混合液中,密闭浸泡,即得。3.使用方法: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7天1个疗程。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原料:紫荆皮6g、黄葛兰鲜品45g。2.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置于125ml白酒(50-70。)和75ml白醋混合液中,密闭浸泡,即得。3.使用方法: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7天1个疗程。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原料:紫荆皮6g、黄葛兰干品20g。2.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置于125ml白酒(50-70。)和75ml白醋混合液中,密闭浸泡,即得。3.使用方法: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7天1个疗程。实施例4单独使用黄葛兰的实例1.原料:黄葛兰鲜品50g。2.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置于125ml白酒(50-70。)和75ml白醋混合液中,密闭浸泡,即得。3.使用方法: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7天1个疗程。实施例5单独使用黄葛兰的实例1.原料:黄葛兰干品10g。2.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的原生药材,置于150ml白酒(50-70。)和50ml白醋混合液中,密闭浸泡,即得。3.使用方法: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7天1个疗程。以下通过具体临床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例1单用黄葛兰对蚊虫叮咬性皮炎的疗效观察1.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3年5月观察病例共100例。主要为蚊、毒虫叮咬致病病倒。其中婴幼儿75例,成人25例;病程为15min-24h,均无化脓感染病灶;病情按损害程度和特征分均属轻型:皮损直径为0.5-1.5cm的红斑或风团,顶端有点状渗液或结痴。2.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痒感基本消失;有效:皮损消退≥30%,有轻度痒感;无效:皮损消退≥10%,痒感不减轻。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3.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药物。具体给药方法为:给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使用方法。4.治疗结果100例治疗1个疗程,治愈96例,占96%;显效4例,占4%。治疗过程中发现3例患者在治疗1天后,其痒痛等皮炎症状显著改善,但出现了轻度皮肤红肿,即停止用药,未作其它任何处理,于停药当日肿症状自行消退。见下表。治疗结果[n(%)]:实验例2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1.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6年5月收集病例共526例。主要为蚊、毒虫叮咬致病病倒。其中婴幼儿398例,成人128例;病程为15min-24h,均无化脓感染病灶;病情按损害程度和特征分三型,轻型:皮损直径为0.5-1.5cm的红斑或风团,顶端有点状渗液或结痴,共377例;中型:皮损直径为1.5cm以上的红肿,其上有丘疹或丘疤疹,共103例;重型:皮损呈黄豆大至蚕豆大水泡或血疤,其基底部红肿,共46例。2.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痒感基本消失;有效:皮损消退≥30%,有轻度痒感;无效:皮损消退≥10%,痒感不减轻。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3.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药物。具体给药方法为:给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4.治疗结果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葛兰Micheliae Albae Flos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葛兰MicheliaeAlbaeFlos或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葛兰提取物为白酒和/或白醋的提取物。3.一种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黄葛兰或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还含有紫荆皮kadsuraeLongepedunculataeCortex,其重量配比为:紫荆皮2-10份、黄葛兰2-80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紫荆皮2-10份、黄葛兰2-80份:其中,所述的黄葛兰包括黄葛兰鲜品或干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葛兰为鲜品,与紫荆皮的用量配比为:紫荆皮2-10份、黄葛兰10-50份;优选地,所述的黄葛兰与紫荆皮的用量配比为:紫荆皮6份、黄葛兰45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葛兰为干品,与紫荆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张梦雪,段成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