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35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摄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天线单元,壳体包括呈圆柱状的中心壳体及连接于中心壳体两端且呈半球状的罩体,天线单元贴近中心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囊内窥镜的天线单元贴近中心壳体的内表面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省胶囊内窥镜内部有限的空间,提高胶囊内窥镜内部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天线单元的设置不会影响摄像单元的布局,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
技术介绍
胶囊内窥镜由于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目前已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有效设备,受到了国际医疗器械领域的高度认可。胶囊内窥镜具有摄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无线传输单元等,通过由被检者从口中吞服,能够在通过消化道系统的过程中对胃或肠等器官进行拍摄,并将拍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到外部接收装置,这些信息被外部接收装置接收,然后显示在显示设备上。在无痛苦、无创伤的人体胃肠道蠕动状态下,医护人员可根据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图像对被检者进行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相比较传统内窥镜检查,无线传输形式的胶囊内窥镜具有更好的受检体验效果,并可以呈现更形象的消化道影像。然而,无线胶囊内窥镜由于其系统局限于小小的胶囊型壳体内,因此对无线传输单元往往有很高的要求,在可有效增强无线信号接收灵敏度及准确度的前提下,需要更小尺寸、更优化的结构,从而可以集成到有限的胶囊壳体内部。现有的胶囊内窥镜在无线信号收发上还有很多问题,导致胶囊内窥镜存在图像数据不连贯、图像丢包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胶囊内窥镜无线信号不稳定、天线性能一致性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问题,给胶囊内窥镜的诊断增加了困难。现有技术涉及一种柱状天线,为了提高天线性能,在胶囊内窥镜的一端设置了两个天线,一方面,需要占用胶囊内窥镜内部很大一部分空间,另一方面,柱状天线具有上下空间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出现数据丢包等现象。现有技术涉及另一种圆极化天线,天线采用金属辐射板构成,相比较柱状天线可节省一部分空间,但始终会出现无线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同时,此种天线需要放置在胶囊末端,对于采用前后双镜头的胶囊内窥镜不适用。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胶囊内窥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其可以节省胶囊内窥镜内部有限的空间,提高胶囊内窥镜内部空间利用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摄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天线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呈圆柱状的中心壳体及连接于所述中心壳体两端且呈半球状的罩体,所述天线单元贴近所述中心壳体的内表面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柔性基材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上的天线,所述天线环绕所述中心壳体的轴线且沿轴线方向螺旋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上具有最大距离的两个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形成的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壳体的轴线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天线单元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天线呈线状布设于所述柔性基材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壳体与两个罩体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交界区及第二交界区,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交界区,所述第二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交界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基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部,当所述柔性基材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端部连接呈“Z”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连接段,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连接段途径所述连接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囊内窥镜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交界区及所述第二交界区的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摄像单元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罩体内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的长度范围为30mm~32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的宽度范围为0.1mm~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内窥镜的天线单元贴近所述中心壳体的内表面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省胶囊内窥镜内部有限的空间,提高胶囊内窥镜内部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天线单元的设置不会影响摄像单元的布局,适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胶囊内窥镜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处于缠绕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参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胶囊内窥镜100的剖视图。胶囊内窥镜100包括壳体10及位于壳体10内的电路板组件11、摄像单元12、照明单元13、射频传输单元14、天线单元15、永磁体16、运动传感器17、电池18及数据处理单元19。壳体10包括呈圆柱状的中心壳体101及连接于中心壳体101两端且呈半球状的罩体102。这里,中心壳体101为不透明壳体,罩体102为透明壳体,中心壳体101及罩体102可以分别成型后再组装至一起,但不以此为限。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并不限定于为如图1所示的胶囊型壳体,也可以呈橄榄球型或其他形状。中心壳体101与两个罩体102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交界区S1及第二交界区S2。电路板组件11包括位于第一交界区S1及第二交界区S2的第一电路板111及第二电路板112。这里,第一电路板111及第二电路板112均为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电路板组件11还包括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111及第二电路板112的柔性电路板(未图示),如此,第一电路板111及第二电路板112可以相对柔性电路板弯折而分别位于第一交界区S1及第二交界区S2。第一电路板111及第二电路板112可为圆形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可贴近中心壳体101的内表面1011设置,以减小电路板组件11所占用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路板111及第二电路板112可以是独立的电路板,也可以包括多个电路板,例如,根据胶囊内窥镜100内部元器件的布局及需求设计,第一电路板111包括多个小电路板,且多个小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摄像单元12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罩体102内的第一摄像头121及第二摄像头122。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摄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天线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呈圆柱状的中心壳体及连接于所述中心壳体两端且呈半球状的罩体,所述天线单元贴近所述中心壳体的内表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摄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天线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呈圆柱状的中心壳体及连接于所述中心壳体两端且呈半球状的罩体,所述天线单元贴近所述中心壳体的内表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柔性基材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上的天线,所述天线环绕所述中心壳体的轴线且沿轴线方向螺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上具有最大距离的两个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形成的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壳体的轴线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天线单元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天线呈线状布设于所述柔性基材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壳体与两个罩体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交界区及第二交界区,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交界区,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繁华丰波王蓉陈云王新宏段晓东肖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