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30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壳体、带电部、集尘部和洁净部,所述壳体限定出一净化腔,所述净化腔一端设有出风口,另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带电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所述集尘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出风口,所述集尘部包括若干正压集尘管和正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正压集尘管与正负离子发生器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正压集尘管表面均布穿透性小孔,所述带电部与正负离子发生器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洁净部设于壳体外表面,所述洁净部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蒸汽管路分为多个出水口且每个出水口与正压集尘管上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集尘装置,方便清洁正压集尘管的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集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静电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集尘装置主要安装于空气净化器、制冷机或制热机等空气调节器来使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等异物的被过滤的装置。静电集尘装置包括:用于形成电场的带电部,用于带电灰尘粒子被集尘的带电部。随着持续使用静电集尘装置,灰尘等异物逐渐积累于集尘部,如不及时清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现有的需要拆开装置后拿出集尘部进行清理,保养作业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维护清洁的静电集成装置。本技术公开的静电集尘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壳体、带电部、集尘部和洁净部,所述壳体限定出一净化腔,所述净化腔一端设有出风口,另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带电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所述集尘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出风口,所述集尘部包括若干正压集尘管和正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正压集尘管与正负离子发生器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正压集尘管表面均布穿透性小孔,所述带电部与正负离子发生器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洁净部设于壳体外表面,所述洁净部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蒸汽管路分为多个出水口且每个出水口与正压集尘管上端相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带电部包括若干负压极板,所述负压极板均匀排列在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所述负压极板上均匀圆形穿透孔且孔壁周边布满针状突起。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集污盒,所述集污盒上端开口且固定于壳体底部,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与集污盒相通的通槽,所述集污盒侧边开设有排污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底部上表面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分别设于出风口和进风口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底部上表面四周向通槽倾斜,所述通槽处于倾斜端最低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污口设置有排污阀。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于壳体侧边且位于出风口端。本技术公开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带有灰尘的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内。正负离子发生器工作,使带电部和集成部分别带相反的电荷,一般带电部带负电荷,正压集尘管带正电荷。气流经过带电部时,灰尘被带上负电荷,再通过集尘部时,吸附在带正电荷的正压集尘管上,除去灰尘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吹出。当正压集尘管上的灰尘较多时,关闭正负离子发生器,打开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汽,水蒸汽通过蒸汽管路导流分流至各个正压集尘管,通过正压集尘管表面的小孔喷出,将吸附在正压集尘管上的灰尘吹落,达到清洁正压集尘管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静电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静电集尘装置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壳体15、带电部、集尘部和洁净部,壳体15限定出一净化腔,净化腔一端设有出风口,另一端设有进风口,带有灰尘的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净化腔,再通过出风口吹出净化腔。带电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集尘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出风口,且带电部与集尘部的设置保持安全距离。集尘部包括若干正压集尘管19和正负离子发生器13,正压集尘管19与正负离子发生器13正极电性连接,正压集尘管19表面均布穿透性小孔,正负离子发生器13工作时,使正压集尘管19带正电荷。带电部与正负离子发生器13负极电性连接,正负离子发生器13工作时,使带电部带负电荷。洁净部设于壳体15外表面,洁净部包括蒸汽发生器12和蒸汽管路11,蒸汽管路11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12相连,蒸汽管路11分为多个出水口且每个出水口与正压集尘管19上端相连,蒸汽发生器12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从蒸汽发生器12流向蒸汽管路11,蒸汽管路11分流至各个正压集尘管19,通过正压集尘管19表面均布穿透性小孔喷出。带电部包括若干负压极板18,负压极板18均匀排列在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负压极板18上均匀圆形穿透孔且孔壁周边布满针状突起,通过负压极板18使通过的气流中的灰尘带上负电荷。还包括集污盒17,集污盒17上端开口且固定于壳体15底部,壳体15底部开设有与集污盒17相通的通槽,集污盒17侧边开设有排污口16,落入壳体15底部的灰尘通过通槽进入到集污盒17,再从排污口16排出。壳体15底部上表面设有挡水板20,挡水板20分别设于出风口和进风口侧,挡水板20使随着蒸汽吹落的灰尘落入壳体15底部后不会向出风口、进风口溢出,使灰尘通过通槽落入集污盒17。壳体15底部上表面四周向通槽倾斜,通槽处于倾斜端最低处,使随着蒸汽吹落的灰尘能通过通槽快速进入集污盒17。排污口16设置有排污阀,使排污盒内的灰尘的排出变的可控。还包括过滤网21,过滤网21固定于壳体15侧边且位于出风口端,过滤网21对气流起到再次过滤的作用,使气流的净化更彻底。上述方案中,带有灰尘的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15内。正负离子发生器13工作,使带电部和集成部分别带相反的电荷,一般带电部带负电荷,正压集尘管19带正电荷。气流经过带电部时,灰尘被带上负电荷,再通过集尘部时,带负电荷的灰尘吸附在带正电荷的正压集尘管19上,除去灰尘后的气流经过过滤网21再次过滤后从出风口吹出。当正压集尘管19上的灰尘较多时,关闭正负离子发生器13,打开蒸汽发生器12,通过蒸汽发生器12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汽,水蒸汽通过蒸汽管路11导流分流至各个正压集尘管19,通过正压集尘管19表面的小孔喷出,将吸附在正压集尘管19上的灰尘吹落,吹落的灰尘通过壳体15底部的通槽进入集污盒17,再通过排污口16排出,达到清洁正压集尘管19的目的,使用方便且方案简单。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一净化腔,所述净化腔一端设有出风口,另一端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电部、集尘部和洁净部;所述带电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所述集尘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出风口;所述集尘部包括若干正压集尘管和正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正压集尘管与正负离子发生器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正压集尘管表面均布穿透性小孔;所述带电部与正负离子发生器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洁净部设于壳体外表面,所述洁净部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蒸汽管路分为多个出水口且每个出水口与正压集尘管上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一净化腔,所述净化腔一端设有出风口,另一端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电部、集尘部和洁净部;所述带电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进风口;所述集尘部设于净化腔内且靠近出风口;所述集尘部包括若干正压集尘管和正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正压集尘管与正负离子发生器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正压集尘管表面均布穿透性小孔;所述带电部与正负离子发生器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洁净部设于壳体外表面,所述洁净部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蒸汽管路分为多个出水口且每个出水口与正压集尘管上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部包括若干负压极板,所述负压极板均匀排列在净化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双林谭岳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普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