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261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其包括主箱体、支架和导流箱,支架顶端固定主箱体,主箱体底端固定导流箱,导流箱置于支架中;主箱体内下部区域固定有工作台面板,主箱体内壁和工作台面板之间设有多个格栅孔,工作台面板的底端固定有集液槽,集液槽的后端开设有长孔,长孔内密封固定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置于该导流箱内,活性炭过滤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或孔板,导流箱的上部且位于主箱体内负压风道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主箱体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主箱体内集成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
技术介绍
一般生物安全柜根据其标准要求需配备高效的HEPA或ULPA及以上级别过滤器,其作用是拦截空气中大于0.3um尘埃粒子,过滤效率达到≥99.995%,以保证生物安全柜操作区间的洁净度。污染气流进入风道系统后约70%气流再循环,约30%气流过滤后排出安全柜至环境中。这种普通生物安全柜可满足大部分的普通实验工作。如果在生化实验中,某些样品或未知样品产生刺激性的有机化合物气体如氨气、苯类、乙硫醇等,HEPA过滤器是无法拦截的。而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不经过净化直接排出到环境及残留在生物安全柜中循环存在。当该类气体排放到环境中时,不仅会刺激到人体的呼吸道,危害到实验人员身体健康,而且会污染整个实验室的环境。当该类气体不断在生物安全柜中循环时,可能导致实验样品的交叉污染而实验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主箱体、支架和导流箱,该支架顶端固定有该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底端固定有该导流箱,该导流箱置于该支架中;该主箱体内下部区域固定有工作台面板,该主箱体内壁和该工作台面板之间设有多个格栅孔,该工作台面板的底端固定有集液槽,该集液槽的后端开设有长孔,该长孔内密封固定有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置于该导流箱内,该活性炭过滤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或孔板,该导流箱的上部且位于该主箱体内负压风道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主箱体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该主箱体内集成有控制器,该压力传感器和该显示屏均与该控制器电连接。较佳地,该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V型框架,该V型框架的两侧均为板状支架,两个该板状支架呈V型,每一板状支架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板式活性炭过滤器,该V型框架的顶部设有方形框架,该方形框架上固定有防护网板。较佳地,该集液槽的前端为大于设定容积量的集液区域呈水平状,该集液槽的后端呈倾斜向上状,该集液槽的后端侧壁上部开设有该长孔。较佳地,该主箱体内底端且位于该主箱体内负压风道的下方固定有导流框。较佳地,该导流框为钣金结构。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污染气体进入主箱体风道系统之前进行改进处理,去除或降低有毒有害物质,既能充分保护环境又能充分保护样品,在安全等级上高于原生物安全柜,在使用用途方面也更加广泛,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活性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生物安全柜气流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其包括主箱体1、支架2和导流箱3,该支架2顶端固定有该主箱体1,该主箱体1的底端固定有该导流箱3,该导流箱3置于该支架2中。该主箱体1内下部区域固定有工作台面板19,该工作台面板19上开设有多个格栅孔,该工作台面板19的底端固定有集液槽21,该集液槽21的前端为大于设定容积量(例如4升容积)的集液区域呈水平状,该集液槽21的后端呈倾斜向上状,该集液槽21的后端侧壁上部开设有长孔,该长孔内密封固定有该活性炭过滤装置12,该活性炭过滤装置12置于该导流箱3内,该活性炭过滤装置12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或孔板10,该导流箱3的上部且位于该主箱体1内负压风道7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该主箱体1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17,该主箱体1内集成有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接收该压力传感器11传输来的压力值并控制该显示屏17显示该压力值。其中,如图2所示,该活性炭过滤装置12包括V型框架,该V型框架的两侧均为板状支架121,两个该板状支架121呈V型,每一板状支架121上通过固定件122固定有板式活性炭过滤器123,该V型框架的顶部设有方形框架124,该方形框架124上通过螺母125固定有防护网板126。本实施例中,工作台面板19底端的集液槽21设计为倾斜加下凹式结构,目的为当用户进行实验时,如不慎将液体瓶倾倒或泼洒进入集液槽21后,液体不能进入活性炭过滤装置12中,须沿着倾斜的集液槽21流到前端下凹式结构中,便于用户进行清理。集液槽21后端倾斜部分设计有一个长形方孔,可将活性炭过滤装置12逐个安装在预留的位置上,并固定及密封。所有污染气流均需先进入活性炭过滤装置12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为实现风道系统的改进,在主箱体1的下端设计有一个钣金结构导流框25,即,该主箱体1内底端且位于该主箱体1内负压风道7的下方固定有导流框25,作为本技术风道系统的重要一个环节,需密封安装于主箱体下部,其可将已经过处理的气流导入到主箱体的风道系统中。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活性炭过滤装置12设计为V形结构,可逐步相互叠加安装,以保证整个风道系统的密封,保证所需处理的所有气体全部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12处理后在进入主箱体风道系统。本实施例为保证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寿命及处理效率,在每个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前端均设计有带条形口也可以是圆形孔的护板或护网,可避免如餐巾纸或薄膜等较大杂物进入活性炭过滤装置而影响气流处理效果。本技术为让用户随时了解活性炭过滤装置的使用情况,在活性炭过滤装置后端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采样点进行压力监控,并在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包括设计有寿命报警功能。如图1所示,操作区域20为洁净区域,为用户进行样品操作的安全空间区域,其左右后壁为一体成形的不锈钢内侧板9组成,角落均为大圆角设计,易于清洁且美观。操作区域上端为均流板16,其作用是保持下降过滤器15垂下来的风的均匀性,使得操作区域20离工作台面板19上面30cm位置高度均匀分布的各点风速均匀性保持在20%以内。如果生物安全柜均匀性不好,可能导致产品得不到安全保护或存在有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的风险可能。在操作区域20的前端为上下可移动的玻璃门18,一般开启高度为16至25cm,该生物安全柜设定的开启高度为20cm,该高度是通过大量实验结论得出,因开启高度不同,生物安全柜水平进风风量则不同,根据II级A2型生物安全柜原理,外排风量等同于水平进风量,其又和下降气流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考量整机总风量及配比关系以及生物安全柜的人员保护要求,水平风量需大于0.5米/秒,所以综合来说,该生物安全柜的玻璃门18开启高度设定为20cm较为合适。在内侧板9后壁右上端设置有微风速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8,其目的是监测及稳定操作区域20的平均风速及温度,使操作区域20的风速始终保持在设定的风速值范围,确保安全保护。并且,实时风速均可显示在前盖板14前下中部的液晶显示屏17上,用户在进行操作时可直观观察。如果风速超出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支架和导流箱,该支架顶端固定有该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底端固定有该导流箱,该导流箱置于该支架中;该主箱体内下部区域固定有工作台面板,该主箱体内壁和该工作台面板之间设有多个格栅孔,该工作台面板的底端固定有集液槽,该集液槽的后端开设有长孔,该长孔内密封固定有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置于该导流箱内,该活性炭过滤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或孔板,该导流箱的上部且位于该主箱体内负压风道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主箱体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该主箱体内集成有控制器,该压力传感器和该显示屏均与该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处理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支架和导流箱,该支架顶端固定有该主箱体,该主箱体的底端固定有该导流箱,该导流箱置于该支架中;该主箱体内下部区域固定有工作台面板,该主箱体内壁和该工作台面板之间设有多个格栅孔,该工作台面板的底端固定有集液槽,该集液槽的后端开设有长孔,该长孔内密封固定有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置于该导流箱内,该活性炭过滤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或孔板,该导流箱的上部且位于该主箱体内负压风道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主箱体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该主箱体内集成有控制器,该压力传感器和该显示屏均与该控制器电连接。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妙林王永建王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